笔趣阁>军事历史>清末1909>第二百八十二章 一揽子计划

(第二更)

在叶开的筹划中,黄浦江东岸的大批闲置土地将会成为浦东新区的所在地,集工业,商业,金融,居住,休闲于一体,打造成一个全新的多功能城市,当然,和后世那个巨无霸相比,现在规划还是保守了很多,面积大概只有三分之一不倒。

不过,即便是这样,也在最大程度上给了叶开一次大胆试验的机会,作为穿越者,叶开最大的优势就是理念层次,所以在建设浦东新区时,必然会全盘移植后世的先进经验。

最重要的就是功能分区。

按他的构想,浦东新区至少有四部分组成,工业区,商业金融区,休闲娱乐区,以及舒适的居住区。

只有分区合理,才能保证整个城市的运行通畅,所以不能马虎,这关乎日后几十年的发展。

当然,建设一个新城市涉及到了极复杂的管理规划学,靠叶开一个人是远远不够的,放眼中国,也没几个人懂这行,所以,想来想去,最稳妥办法是聘请洋人,毕竟,在这一方面人家已经提前走了近百年,考虑到这块地区日后要建百层的摩天大楼,叶开最后选择了美国人,由纽约工业设计局的设计师操刀整个城市规划,排水系统则由德国人负责,在这方面人家一向是有口皆碑。

为此,叶开打算成立了一个总体规划局,由中美德三国共同组建,这样也有利于中国人边拿边学,方便以后的独立自主。

说一千,道一万,要想完成这个庞大的工程,都离不开一个字,钱!

无论是前期设计,还是后期施工,都是一个烧钱的活儿,就按张謇的话来说,没一千万两打底根本拿不下来。

“看来,良督是想干一番大事业。”张謇抚着胡须道:“钱的事,想必良公心中已经有数了。”

“按謇公的说法,一千万两确实是一笔巨款,我即便是两江总督,坐拥东南富庶之地,短时间内也拿不出来啊,所以,建设计划,我打算分为三期完成,第一期工程,主要以工业园区为主,在加上一些基础工程,我私下算了算,大概需要四百万两。”

“四百万两?同样不少啊。”张謇道。

“是不少,眼下财政吃紧,上海的府库又没有闲银,这笔款子的确不好办。”

叶开缓缓说道,张謇是江南咨议局议长,自然对财政状况知根知底。

“所以良督的对策是?”

叶开脸上添上一抹心知肚明的笑容。

“发行公债,数额两百万两。”

发行公债在清末不是什么稀罕事,但是上海刚刚经历了股票风潮,正是人心惶惶的时候,老百姓好不容易揣在口袋里的钱,可不愿意在买什么债券了。

“股票风波初停,不好办。”

“那也要办,謇公,总不能因噎废食吧。”叶开道,股票,债券,储蓄,这些东西总有一天要办,既然如此,晚办不如早办。

张謇皱了皱眉,不看好。

“謇公的担忧,本督清楚,这次不是以官府的名义筹集公债,而是银商联合会,联合会拥有货币发行权,还有铸币权,回收权等等,实力不容小觑,眼下联合会正在发授新银币,白花花的银子从他们那里出来,老百姓见了自然买账,信誉要高得多。”

叶开极力说服张謇,联合会的招牌一定要打响,这是一次好机会,同时,也为他们带来第一笔不小的业务。

“良督要试一试?”

叶开点点头,“謇公可愿驻我一臂之力?”

张謇默认。

说了半天,钱的事情终于解决了,接下来就是人的问题了。

“浦东新区设立后,不按照现有官制设立管事机构,毕竟新区比其他地方要特殊的多,我打算仿照英美租界的工部局,法租界的公董局,设立一个最高董事局,由政府委派一位总董负责常务事务,董事局还有董事若干,除了官府委派外,一部分可以由新区的百姓自由推戴,局下面设立各办事处,总之,比照着英法的例子,机构要精简一些。”

叶开这么做,是为了避免新区管理部门,沾染清廷的官僚习气,算是一个小小的尝试吧。

“这个董事长,我打算让謇公来当。”叶开郑重其事的说道。

“老朽?良督高看了,老朽垂垂老矣,不堪大用。”张謇摇了摇头,算是婉拒。

“謇公不愿意么?”

“良督恕罪,老朽手头杂事颇多,实在脱不开身,南通的一片产业,还有咨议局的事务,有负良督的重托了。”

“也是”叶开想了想,没有字继续追问下去,张謇身兼多职,让他抛下手头一切活儿,道荒芜之地来开垦,的确难为他了。

“良督,这个总董的位置,有人比张謇更合适。”张謇忽然道。

“謇公请说?”

“上海总商会协理,浙人朱佩珍,商会中,他产业最大,年岁最高,通晓金融,实业,有他来做这个总董,良督的大业就成功了一半。”张謇缓缓说道。

“朱佩珍?”叶开对此人有些陌生。

“朱葆三年逾花甲,德高望重,是沪上当之无愧的商业领袖。”謇公接着道。

“好,既然是謇公极力推荐的,想想应该错不了,不过,此人能来吗?”对于这样的实业家,请得动请不动,叶开心里打鼓。

“这事好办,我和葆三兄相识甚久,商场上联系颇多,等回去之后,我就代良公亲自登门拜访一次,或许能卖我一个面子,出山做这个新区的总董。”


状态提示:第二百八十二章 一揽子计划--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