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自行车的特点很明显,相比于公路赛车,山地车的外胎更宽更厚,外胎上布满凹凸不平的橡胶颗粒,以对应复杂多变的山地路况。
除了山地胎之外,有种零件也必须要装在山地赛车上,那就是避震器。
几乎每一辆山地自行车都会配置避震前叉,这种车俗称硬尾。而xc赛车通常还会加装后避震器,这种前后都安装了避震器的自行车,俗称软尾。
硬尾、软尾的俗称很形象,只配置了避震前叉的硬尾车,在山地骑行时会感觉到明显的车轮震动感,全避震的软尾车骑行起来则会带给车手更温柔的感受。不装避震器就去玩山地赛,蛋蛋肯定会被震碎掉一地。
经过反复挑选,杜柯选择了一辆山地车做为自己的胯下坐骑。
这辆marin的车架选用铝合金材料,车架颜色涂成了巧克力色。它的避震前叉规格为短行程xc,后避震器则是油气型。铝架是比较常见的,铬钼钢车架则又要高端一些,对应训练,铝架车差不多了,钢架车则带出去参加正式比赛。纵观各国车队,即便是再豪门的车队,训练中都用便宜车,参加比赛才用好车。训练强度很大啊,隔几天就整废一台好车,再不差钱也不能这么浪费,最关键的是,真正牛逼的钢架山地车不是花钱就能随时买到的,有的时候还得等待到货周期。
和造型美艳的场地车、tt车相比,山地车就是个糙老爷们,但也只有粗犷的糙老爷们能适应艰苦的野外环境,美艳姑娘去到荒山野岭,不到几分钟就会爆掉。
车已选好,杜柯推车去到室外,一路骑行到了山地越野训练场,开始试车。
呈贡训练基地内的这条山地越野赛道,一周全长是3025米,设上下坡路段、沙土路段、涉水路段、泥地路段、石板路段、碎石路段、台阶、桥梁、林地路段等等各种路段,完全符合奥运会、世锦赛、洲际锦标赛的赛道设置标准。
唯一的不足就是,呈贡训练场的赛道略短,才3公里多25米。
正式比赛中的xc山地赛道,一圈长度在4.5~5.5公里之间,车手们围着赛道骑行7到8圈,骑行里程通常在30~45公里之间。
里约奥运会山地赛的赛道地图已经公布了,里约赛道一圈长4.85公里,比赛设7圈,总计骑行里程为33.95公里。
呈贡赛道和里约赛道在长度差了近2公里,但也没办法了,先练着呗。山地赛的训练赛道每加长1公里,扩建成本加日常维护成本高达千万元以上,就路段设置而言,呈贡训练赛道已经是国内最好的山地赛道了。
接下来的时间,杜柯和他唯一的山地赛队友王桢,他俩每天都围着训练赛道绕圈骑行,每人每天平均骑行二十几圈。
关于杜柯,朱指导每天都有惊喜的发现。杜柯刚开始几天的时速在15公里/时以下,过了几天,杜柯完全熟悉了赛道,时速已经到达了20公里/时。
到了4月底,杜柯在这条训练赛道上的时速已能稳定在23~25公里/时。
在山地赛中,能稳定在这个时速,那就是世界级水平了。
山地赛世界排名前50位的选手,在任何赛道中,他们都能将自己的时速保持在20公里/时左右。22.5公里/时,这是世界前20的水平。25公里/时,那至少是世界前五的水准了。
“杜柯,你也太吊了吧……”今天的训练结束后,王桢难以置信却又不得不服的对杜柯说到。
王桢今年26岁,是最近几年冒出来的山地赛新秀。对于男子山地赛车手而言,26岁算是比较年轻了,当然了,22岁的杜柯更加年轻。王桢在这条训练赛道上的时速在16~18公里/时左右,他目前排名世界第165位。
以里约赛道33.95公里全长来估算,王桢最快要1小时53分钟完成比赛,而杜柯最慢用1小时28分钟就能搞定。
同样的赛道,25分钟的时差,这大概就是国际顶级车手和中国顶级车手之间的差距,套圈的话,杜柯都能套王桢好几圈了。
“毕竟这只是训练,一条赛道上就咱俩在玩,而去参加正式比赛,我们要跟四五十位外国选手竞争,不一样的。”杜柯看上去比较理智和淡定。
是这个道理,里约奥运男子自行车山地赛的报名总人数为44人,假设杜柯、王桢二人获得了亚锦赛的冠亚军,他俩同时拿到了里约门票,那么在里约奥运上,他们将面对其他42位国外选手的挑战。
一群人同时绕圈和两个人玩,当然是不同的。如果杜柯一出发抢不到领先位置,他在正式比赛中的时速不可能会比训练中更快,在山地赛的某些狭窄路段,有其他车手卡在杜柯前面,超车几乎是难以做到的,只能跟骑。
山地赛世界排名前50位的选手,在任何赛道中,他们都能将自己的时速保持在20公里/时左右……这句话的主语是世界排名前50位的高手,第一关键词是“任何赛道”,第二关键词才是“20公里/时”。
在任何比赛、任何赛道中,能稳定骑出20公里/时以上的时速,这样的车手才算高手。
在训练中一个人玩,一个人孤独着牛逼着,这没用啊。
“朱指导,你是否得拉上队伍,带我和王桢出去练练啊?最好是能和国际上的车手们切磋切磋,在实战中找差距,这是最为有效的检验我们训练成果的方式。”杜柯询问朱指导,必须要去参加一些正式的山地赛,试试水才行,否则直接去马六甲参加山地车亚锦赛,杜柯心里也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