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难择路>二百四十七章 一命抵一命

把自己这五十三个孩子全都培养成精锐骑兵,就是李得一下一阶段的目标。李得一带着那十三个先迈入气壮境的孩子上过战场之后,就发现这十三个气壮境高级骑兵所发挥出的效果,非同一般,往往能正面击溃数倍于己,骑术也更加强悍的突辽精锐骑兵。

这十三个孩子所组成的骑兵能够如此强悍,与李得一现在所采用的这种密集阵式骑兵冲击方式,也有很大关系。这种墙式冲锋,对骑兵最大的要求,就是严守军纪,必须做到军令一下,面前就算是刀山火海,骑兵也要一往直前,决不能后退半步。而这严格遵守纪律和无条件服从、令行禁止,恰恰就是长久以来,李得一给孩子们灌输最多,要求最高的一块。李得一甚至把对纪律的无条件服从,深深印到了他们脑海中,使其成为一种下意识反应。

所以这次这十一个刚迈入气壮境的孩子,回头只要经过简单的骑术训练,甚至不用学会骑射,立即就能组成战力彪悍无比,能与突辽骑兵正面相抗的精锐骑兵。李得一甚至为自己手下这支精锐骑兵想了个响当当的名字,就叫“背嵬军”。当然了,现在统共仅有二十四个孩子迈入气壮境,李得一还不打算把这个名字拿出来,他要等到所有孩子都迈入气壮境的那一天。

说实话,李得一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突然想起“背嵬军”这么个名字,去请教师父,师父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说这“嵬”字,乃是说山之高大巍巍,用来给一支骑兵命名,倒也合适。孙老医官显然也知道,自己这小徒弟当初极力建议,并且强硬坚持之下,才成立的这支纯气壮境骑兵,在洛都城下一战,立功不小。徒儿的坚持有了效果,孙老医官自然乐见其成,并给予适当的支持。

可不要小看孙老医官这不显山不漏水的支持,当初李得一力排众议,不肯把十三个孩子放下去当基层军官,在威北营中着实引起了不小的非议。要知道,威北营的一等战兵地位相当之高,别看李得一是副团长,一等战兵见了他,也只需行个军礼即可。李得一那个决定,直接导致威北营下层军官缺少,也间接影响了后来定北守备团的战力。

若是李得一成立的这支骑兵打不出战绩,现在恐怕就要承受极大的压力。不说别人,就是那帮退役老兵,就够李得一喝一壶的。可曾记得,当初一帮老兵闹着要娶媳妇,连孙老医官都觉得此事过于棘手,不敢贸然处理,只能巧言安抚。最后还是李得一识海冒出个点子,才给办了这事。

这次李得一新成立的骑兵,在洛都城下打出惊人的战绩,仅凭十三骑,就能力敌数倍于己的突辽骑兵,并且战而胜之,这实在是不可思议。守备团骑兵再精锐,遇上同等数目的突辽骑兵,也是一场苦战,绝不会赢得如此轻松。孙老医官又在这时表态支持徒弟,自然而然的,那帮老兵也就不再闹腾,至于新晋升的那些一等战兵,上了李得一的课程之后,早就统一了思想,哪会反对。

李得一经过几次与突辽精锐骑兵交手之后,发现王壮彪的金砖绝学,确实好用。这趟回来,他干脆就给每个学生都配备了一只皮兜子,里面装着河边捡来的鸡子儿大小一块块卵石,以后每逢出战,就装十几块在兜里。

本来李得一是想给那几个气壮境的学生配备实心铁蛋的,但与钢铁学堂的三位夫子一商量。三位夫子直摇头,说如今钢铁产量严重不足,实在没有富余的铁来做这实心铁蛋。不得已,最后李得一只好用河边的卵石代替,反正这东西小清河边有的是,便宜量又足。

把这次迈入气壮境的十一个孩子单独训练一番之后,李得一终于把前后两批,总共二十四个气壮境的孩子汇合到一起,开始集中训练。这些孩子到底是迈入气壮境,训练起来比普通兵士要省力许多。李得一没费多少工夫,就成功把前后两批孩子融合到了一起。

想想也是,这些孩子近十年间吃住在一起,每天一起上课,一起练习队列,一起修原气。朝朝暮暮,彼此之间,早就培养出了深厚的感情和默契。现在训练起来,事半功倍,也是自然。

然而这种事,也就在李得一这里能行的通。如今天下间能修原气的,要么是世家大族权贵出身,要么是军功赫赫的精锐兵士。这些人都有自己的傲气在身,修了原气,就是为了将来当将军,能够更进一步,哪里肯接受李得一这种训练,像普通骑兵一样拼杀在前,冲锋陷阵。

瞅着这二十四个孩子,瞅着他们列出两排整齐的阵势,骑在马上,齐头并进勇猛冲锋,瞅着他们那股一往无前的气势,李得一直觉自己这么些年来的努力,没有白费。

这是李得一当初与突辽骑兵拼死作战,救回这些孩子的回报;这是当初李得一拿着师父给的识字书,手拿滑石,一笔一划在自制的黑板上写下那个“人”字,每日坚持不断交给孩子们识字的回报;这是李得一这么些年来,坚持不懈给学生开蒙,绝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回报。

苍天不负苦心人,劳心劳力终有收。

当年种下的种子,终于生根发芽,如今长成了茁壮的幼苗,在将来,必然会长成参天巨木,绿树成荫,遮蔽一方。

李得一这天正在与孩子一起训练骑兵的协同作战,忽然接到传令兵的紧急通知,说师哥让他立即去一趟。李得一下令孩子们各自回去休息,骑着“屋外。

进屋时,李


状态提示:二百四十七章 一命抵一命--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