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的突然发火,把安毅吓得连忙站起来,挺直腰板一动也不敢动,蒋介石向后一靠,语重心长地说道: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此浅显的道理,想必劳先生早就教诲过你了吧?不错,冯焕章是无法回到中原大战前的风光,可是他的政治影响力仍然存在,这天底下什么最让我等将帅最为忌惮的?是舆论,是口碑,是民心向背啊!自古以来,中国人就信奉名正言顺这一道德哲学,出兵打仗都先讲究个师出有名,自从你为将之后,指挥的每一场战事不也在政治舆论先行方面做得很好吗?怎么到了政治上就这么幼稚了?如今看来,怀着你这样思想的将领不在少数,畅卿先生提倡的七分政治三分军事,如今看来是非常正确,也非常及时的!”
“学生鲁钝,请校长责罚。”
“责罚个屁!”
蒋介石话一出口,就看到安毅满脸的惊讶,忍不住微微一笑,摆摆手示意安毅坐下:“先坐下谈吧!你是我最聪明的学生,个中奥妙想必你只要沉思细想,就能醒悟过来,我今天再送你一句俚语:打蛇不死三分罪!明白吗?”
“是,学生记住了。”
安毅坐下后毕恭毕敬地回答,心中却无比感叹,虽然深切体会到蒋介石的信任与器重,可安毅还是觉得蒋介石在处理冯玉祥问题上的意见有待商榷,如能换个角度,或许就是个利国利民的双赢格局也说不定。
蒋介石喝了口水,捧着杯子静静凝视安毅好一会儿,终于把自己的决定告诉安毅:
“整个北方局势你比其他将领了解的都多得多,而且你的第四厅在北方各地戮力发展卓有成效,今年以来为党国立下了许多汗马功劳,虽然暂时不能将一系列优异成绩向外界公开,也不能给那些身处前线为党国伟业赴汤蹈火的将校们以表彰,但已经放在我心里了。
“按照目前情况分析,经过我和军委几个将帅、畅卿先生等人反复商榷,都认为只有你能胜任军委特派员一职,由你率先秘密前往北方,先和汉卿将军见个面,谋求共识,他现在是进退维谷,六神无主,汪兆铭、孙哲生(孙科)那帮人在政治上给他施加的压力太大,冯焕章将军又在不择手段地挖他的墙角,阎百川将军自从恢复军委委员资格之后,就开始纠集旧部,重振旗鼓,如今实力大增,再次觊觎华北,所以,汉卿如今处境艰难,度日如年,以汉卿如此年纪就承受这么大的压力,实在太为难他了,内忧外患身背骂名,不好受啊!”
安毅看到蒋介石不甚唏嘘,想了想低声问道:“以学生的资历,恐怕不太合适吧?何况北伐时我与汉卿将军之间颇有龌龊,他愿不愿意还是一回事呢。”
蒋介石摇了摇头:“这几天他每天都有个密电给我,希望我尽快派个人去帮帮他,想来想去,你是最好的人选,无论是在全**民心目中的地位,还是你对日本人一贯持有的强硬立场,以及你身后实力雄厚的工商业体系,你去都比别人强,至少能为汉卿减少许多舆论上的压力。
“再者,你只比汉卿小五岁,大家都是年轻人,相互间容易生出好感,形成共识,至于以前的恩恩怨怨,能有国仇家恨让人刻骨难忘吗?
“还有,你先去稳定局势,我在身后支持你们,如今看来不和日本人好好打上一仗那是不行了!可剿匪作战正值决定胜负的关键时期,通过数年来的教训得出这样一个道理:攘外必先安内!要是不先铲除异党就去和日本人拼命,那是要失败的,要亡党亡国的!因此我不能离开一步,必需再接再厉,平息叛乱,以绝后患,方能奢谈抵御外敌。
“你去就行了,代表我,代表我们中央军,我答应你把鲁逸轩十七师并入十七军的要求,再让你的教官和老长官徐月祥(徐庭瑶)做好准备,以我中央嫡系数个精锐师为你坚强后盾,一旦战事突起立即全速北上抗战,在政治上,首先立于不败之地,赢得舆论和社会各界支持;在军事上,由你去配合北方各军主帅共同指挥,我非常放心。冯焕章、李德邻、蔡初贤等人不是整天高呼抗日而营私吗?你去好好打上一战,看看他们有何表示,哼!”
安毅想了想:“学生遵命!不过,在这个时候学生北上,估计会引发中外的种种猜测,也会让嗅觉发达的日本人看出校长意图。”
蒋介石赞赏地笑道:“你在政治上的悟性还是有的,只是要多思考多检验,就能更上一层楼。不错,现在是我们军委和政府该有所表示的时候了,再不有所表示,我们会被国人戳脊梁骨的。你先轻车简从秘密北上,等到本月三十一日,中央将会举行盛大的授勋仪式,隆重表彰淞沪抗战中的有功将校,根据军委特别会议决定,当初指挥抗战的蒋光鼐、蔡廷锴、张治中和你四人,将获得最高荣誉的青天白日勋章,到了那一天,授勋仪式就成了明确信号,日本人也就知道我们下定决心要和他们打上一仗了。”
安毅连忙站起致谢:“感谢校长栽培,感谢军委的鼓励和鞭策!”
“坐下、坐下!”
蒋介石接着说道:“这个信号一旦发出,我们谁都没有选择的余地,你的行踪也就随之暴露……不过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