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水山稍远,马车走了半个时辰之后,总算抵达青水山山麓。
剩下的路便要自己走了,苏禧方才在马车上看了一眼,这座山不高,便是爬到山顶也用不了多久。她的体力好,走了半个时辰之后依旧面色如常,而苏凌蓉和苏凌芸就不像她这般轻松了,俩人累得面色酡红,气喘吁吁,一个扶着另一个,艰难地爬到了山顶。
远远瞧见有一座竹制的小屋,屋前一片竹林,简单地围了一圈篱笆,院里种着几块菜地,这谷桐先生倒像是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苏禧三人走到门前,门前站着一位穿青色贴里的小童,她问道:“谷桐先生可是住在此处?”
小童道:“正是,几位姑娘找我家先生何事?”
苏禧便把自己的来意说了,那小童想必见多了这种事,习以为常地说去通传。苏禧叫住他,把姬先生写的拜帖从荷包里拿出来,“请把这个拿给谷先生。”
苏凌蓉和苏凌芸也让丫鬟掏了出来。
小童这才认真看了苏禧一眼,道:“三位姑娘请稍等,我这就进去。”
过不多久,小童去而复返,将苏禧、苏凌蓉和苏凌芸请入一旁的偏室,道:“我家先生正在接见客人,三位姑娘先在这儿等会。”
小童奉上茶水。苏禧做在竹制藤面藤面交椅上,耐心地等了起来。两刻钟后,苏凌蓉和苏凌芸都有些坐不住了,小童只说谷桐先生在待客,这客要待到什么时候,该不会要她们在这儿等一天吧?
又过了两刻钟,苏凌蓉问小童道:“谷先生何时会见我们?”
小童道:“先生的客人尚未离开。”
这就是要继续等的意思。
苏凌蓉面色不大好看。好在苏禧听说古铜先生“脾性古怪”时便做足了心理准备,这会儿虽然有些着急,但还是可以等下去的。
过了一会儿,小童端着一个竹盘放到八仙桌上,上面摆着几张宣纸和一支笔。小童拿出一张纸铺在桌上,对苏凌芸道:“请姑娘把手放在纸上。”
苏凌芸不解,“这是什么意思?”
小童没多解释,只说是谷桐先生的意思。苏凌芸一听是谷先生的吩咐,便二话不说把手放了上去,只见小童持着毛笔,绕着苏凌芸的手型临摹了一圈。然后是苏凌蓉和苏禧,小童依次临摹了三人的手型,将画有手型的纸放回竹盘,又端着退了出去。
苏凌芸问道:“姬先生说得不错,这谷先生真古怪,他为何要画咱们的手?”
苏禧也不大懂,所以没有接话。
苏凌蓉道:“许是故弄玄虚。”她对这位谷先生不大认可,之所以跟着一块来,不过是为了跟苏禧较劲儿罢了。凭什么只能苏禧见谷先生?她倒要看看这谷先生是何方神圣。
不多时,童子回来对苏凌蓉和苏凌芸道:“谷先生说两位姑娘可以回去了。”然后走到苏禧跟前,道:“苏姑娘请跟我来。”
苏禧愣了愣,微微有些诧异,没想到谷桐先生连面都不见,就筛掉了两个人。
苏凌蓉睁圆了眼睛,拦在小童面前:“这是为何?谷先生为何只见她,不见我们?”
小童看了苏凌蓉一眼,实言道:“先生说两位姑娘手指不够纤长,不适合弹琴。”顿了顿,又道:“先生让你二人日后都不必来了。”说罢,留下一脸错愕的苏凌蓉,领着苏禧往竹屋而去。
*
小童掀开竹帘,苏禧见谷先生坐在黑漆嵌螺钿小桌后面,年过而立,面无白须,瞧着精神矍铄,只是眉眼锋利,看起来不大好相处。谷先生面前摆着一张纸,上头正是画着苏禧的手。
苏禧跽坐在谷桐对面,恭敬地道:“先生。”
谷桐抬眼向她看来,开门见山道:“姑娘为何想跟我学琴?”
苏禧琢磨了一下,选择先说几句好话:“姬先生道您的琴艺登峰造极,学生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谷先生抬了抬眉毛,没有动容,又问:“那是为何想进步?进步到什么程度?”
这个问题就犀利了。苏禧沉默片刻,犹豫是继续说漂亮话还是诚实一些,可是一想到自己曾被说是“东施效颦”模仿傅仪,便有些沉不住气道:“不瞒先生,学生想让世人看见琴时,便想起我的名字。”
半响,谷先生开口道:“回去吧,我不收你这样急功近利的学生。”
苏禧惊讶地抬头,不甘心道:“先生……”
谷先生一点情面也不留,打断她的话道:“回去。”
苏禧后半句话生生憋了回去,跟着小童走出了竹屋。苏禧一步三回头,始终没想明白自己哪儿说错了,她耷拉着脑袋,来时的一腔热忱被谷先生狠狠打击了,这会儿很有些郁郁不得志。
原来她与苏凌蓉和苏凌芸一样,无论谷先生见不见她,结果都被赶回去了……
刚坐上回程的马车,苏禧如梦初醒般猛地坐起来,谷先生只说叫她“回去”,可是没让她以后都不必来了呀!苏禧一高兴,脑袋“砰”地撞在马车顶棚上,疼得她呜咽一声,泪花儿都从眼角蹦出来了。“呜呜,好疼。”
听鹭一边轻轻给她揉脑袋,一边问道:“姑娘想起什么事这么高兴?”
苏禧咬着嘴角,摇了摇头。
回府后,殷氏得知谷先生没有收苏禧为弟子,安慰她道:“不收也无妨,娘再为你找别的先生,这天底下弹琴好的人多得是。”
苏禧夹了一筷子清蒸鲥鱼,面上看不出一点失落,反而还道:“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