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开着几艘舰船往来于撤离区和k11,为虫群搜集最新的情报,魔王才知道人类投入了战略情报舰也就是一类侦查舰,本来就人少虫多的魔王们对前线指挥延迟的劣势进一步被放大,预定的战术不得不暂时搁置,回到稳步推进的路上。
人类在k11有单点防御优势,本来不应该太着急,可是战略级舰船的出现让魔王们嗅到了危险。
有一就有二,然后还有三四五。战略情报舰的出现说明人类被逼急了,k11的防御力量可能会在短时间里大幅增强,说不定还会投入其他什么奇怪的武器,比如说反物质机雷什么的。
快速推进受阻,人类还在后方搞名堂,魔王必须做出选择。
左右两翼一起,不留后路的一波把k11推了?看似很容易,可是后续会变得很难办。
太空战的密度一旦高到一定程度,人类就算打不赢,同归于尽的手段比虫群多的多也更强悍。虫群一旦损失太大,即使占领了k11,玩家背后那两个npc国家倾巢而出,怕是瞬间优势就会转为劣势。
剩下的办法无非是想办法到人类防线内部或后方去捣乱。
捣乱则有两个选项,其一让那些人类狗腿子直接穿过防线去闹事,可是狗腿子数量有限,闹不出多大动静。
或者让变异人类舰队甚至直接出动虫群,穿过冰区跑去mr星团内部!
这条路一次投送的力量足以影响到整体局势,为难的是虫群的定位能力比人类更差,穿过冰区的时间无法估计,跨星团移动中定位误差更大,说不定一个月都到不了,时间上难以和前线形势形成配合。
二选一,结果很明确,唯一的问题是谁去干这件大事。现在能参与作战的魔王就那么几个,面粉肩负着普通虫群无法取代的任务,似乎只能从左翼的三魔王中选择。
实际上穿越冰区直捣黄龙的行动,很早就成为了魔王们战略推演中的一个选项,拖到现在,也只是因为之前他们没办法在不影响整体局面的前提下,凑出规模足够影响战略格局的虫群。
若不是一类侦查舰入场,本来还要在拖延一阵的。预期的最理想时刻,是人类再次习惯虫群占领区扩张后,双方进入冷对抗的时刻。
……
就在魔王们密谋大行动时,人类抵抗虫群的第一线,k11终于等来了久违的新武器,舰载反活体武器!
人类战舰已经搭载的粒子型全尺寸主炮中,中子炮勉勉强强能算的上反活体武器。但是这种效果只不过是打击目的之外由粒子特性而产生的附加作用,在杀伤活体目标方面,和真正受星际条约禁止的反活体武器是不能相比的。简单区分,中子炮只是线杀伤,而本次投入的是面杀伤武器,至于具体效果还需要上战场看看。
本次向各造船厂授权的反活体武器分作三类共十二个型号,能满足30年内发布的各类型舰船中90型号的搭载。
对应各种类型舰船的具体型号就不一一介绍,三类分别是主炮型、外挂型与投射型。
主炮型反活体武器顾名思义,就是用于造新船时取代常规主武器的,与常规主武器的区别是它们的射程较短,单次打击的有效面很大。以全尺寸炮型反活体武器为例,单次打击,在25到30万公里间的有效杀伤面直径在五千公里左右,扩散波的形式使得它们在30万公里外,单位区域照射强度锐减,到35万公里就毫无威胁了。
外挂型是专为已经在役的舰船准备的,比起主炮型,外挂型的打击距离缩短了很多很多很多,而且会破坏舰船原有的外形。破坏原有外形会不会让舰船在更远的距离被虫子发现,暂时还没有明确的结论,不过肯定会影响到护盾性能,再加上打击距离的比主炮型明显短很多,肯定让它们不会太受欢迎。
之所以射程远不能合主炮型比,因为正常的舰船都无法向外挂装置提供主炮级的能量,其中涉及到内部线路甚至能量供应体系的问题。奇葩的是bu计划部居然还为外挂型附带了增程方案,增程型会使用更高级的材料,还会让外挂装置自带能源储备槽,不过就算这些达到普通型两倍多售价的增程型,也只能达到同类主炮型三分之二的射程,值得欣慰的是打击面和打击强度倒是都跟上了。
投射型,毫无疑问,对于跟潘文一样不喜欢近距离接触虫子,又没有多余的钱添置新船的家伙们来说,就是最好的选择。
投射型不是单纯的导弹,是导弹舱,两者的区别在于专配导弹舱的导弹,都不是通用结构体,不能用弹头和弹体乱换。反活体系列的导弹不是爆炸类的武器,而是个一次性的短程周波释放器。
接收第一批反活体武器的,不是帝国与联邦联合舰队,而是民团战线和新来的蓝皮肤阿妮克小伙伴们。
显然,他们得替大家执行一次“送死你去”的任务,试试反活体武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