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汉末三国志>第022章 意想不到的背叛

【流浪的吕布】

李郭二人打下长安之后,吕布率领残军逃出关中,从武关离去准备投奔袁术。吕布原以为杀了董卓,替袁术报了仇,袁术会厚待自己,哪知袁术讨厌吕布的反复无常,拒绝接纳他(注1)。

吕布只得带着人马又北上投奔袁绍。袁绍接纳了他,并与他一起去常山攻打张燕。

张燕有精兵万余,骑兵数千。吕布有一匹良**,名叫赤兔。吕布与他的亲信将领成廉、魏越等一起,冲锋奋战,大破张燕的军队。吕布击败张燕后,乘机扩大自己的势力,加之他手下的将士也时时抢劫、掠夺,袁绍开始疑恨他。吕布也感到袁绍不会重用他,于是去见了袁绍,请求离开。袁绍同意了。

吕布刚一离去,袁绍害怕他反戈加害自己,想派壮士夜里悄悄杀死吕布,但壮士们没能找到吕布。此事被吕布知道,他急忙去了河内,与张杨联合。袁绍再次派兵追杀吕布,那些士兵都害怕他,追上了也没有一人敢逼近。

吕布去河内时经过陈留,太守张邈派人迎接吕布,对他大加款待,临分手时两人握住对方手臂发誓结好。

吕布来到河内之后,张杨对吕布非常之好。那时李傕、郭汜控制了朝廷,要求张杨把吕布杀掉,但张杨表面上答应了实际上最终却把吕布保护了起来。

李催等人下令悬赏捉拿吕布后,张杨的手下将领都在打吕布的主意。吕布很害怕,就对张杨说:“我与您同乡,眼下杀掉我,您的功劳未必很大。不如将我活着献出去,可以大大得到李催等人的封爵和宠幸。”张杨认为吕布说的很对,此事随罢。

因为李傕、郭汜的威胁,尽管张杨对其百般维护,吕布还是在河内呆不下去了。然而就在此时,兖州出了大变动,兴平元年(194)曹操再次出兵徐州,张邈和陈宫趁机反叛,迎吕布作兖州牧,吕布率军趁势进入兖州。

【意想不到的背叛】

曹操在历史上完全想不到张邈和陈宫会背叛自己,因为在他看来这根本是不可能的。

张邈是陈留太守,在讨伐董卓之时还是曹操的老上司,跟曹操的关系是非常老的。张邈以前就和袁绍、曹操是朋友关系,朝廷征召他做官时,他以出色的应考成绩被任命为骑都尉,不久又被任命为陈留太守。

反董联军成立之后,袁绍成为了盟主,时常表现得傲慢矜持、不可一世,张邈经常直言责备他。袁绍对其非常不爽,曾经要曹操杀掉张邈,曹操没有答应,反而责怪袁绍说:“孟卓(张邈的字)是我的好朋友,无论如何都该容得下他,如今天下大乱,不应自相残杀啊!”张邈知道这件事后,更加敬重曹操了。

在曹父曹嵩被徐州人杀害后,曹操决定讨伐徐州,在出兵之前,曹操对自己的家人说道:“我如果回不来,你们可以去投靠孟卓。”

战后曹操凯旋而归,与张邈相见,两人相视而泣。当时曹操和张邈的关系就亲密到了这种程度。

至于陈宫,那就不说了,当年就是陈公台一手把曹操推到了兖州牧的位置。

曹操在兴平元年(194)讨伐陶谦时知道张邈、陈宫反叛,迎立吕布的消息之后可以说彻底的懵了。

那么张邈和陈宫等人为什么会反叛曹操呢?

陈宫是投靠曹操的第一批谋士,并且在后面亲手将曹操推到了兖州牧的位置,可以说一开始陈宫绝对是对曹操忠心耿耿的,曹操也对陈宫非常信任,据说当时人评论“曹氏待公台如赤子”。可见曹操对陈宫真可谓是青眼有加,极为宠信。陈宫又为什么会背离曹操呢?

很可惜关于这点历史材料上面并没有明确记载,但我们依然可以从那些蛛丝马迹当中找出缘由。

这要从曹操成为兖州牧之后说起了,曹操称为兖州老大之后,用人不拘一格,破格提拔了很多的人才,但当时兖州世家势力很大,和曹操用人的政策有冲突,再加上世家代表之一名士边让说了一些批评曹操的话,被曹操借题发挥,杀了边让全家,并牵连了很多世家子弟,让士族势力受到了极大的伤害。而陈宫作为一名士族,又是边让的好朋友,对曹操的作为非常不满。

另一方面,曹操在讨伐徐州时杀戮甚多,过于残暴,当时徐州在曹军所过之处,几乎十室九空。这些行为也使得兖州的士族们非常不满,认为曹操是一个暴君。

所以当时陈宫、许汜、王楷等一些人就密谋起来,在曹操再次出兵讨伐徐州之际准备利用兖州的空虚反叛曹操。

而在历史上张邈之所以背叛曹操实际上和曹操本人并没有多大的关系,张邈是因为害怕袁绍才反叛曹操的。

尽管张邈以前和袁绍是朋友,但在董卓讨伐战时张邈就把袁绍得罪的很惨,这个时候袁绍就已经对张邈动了杀心,甚至都有了行动,但遭到了曹操的阻止才罢休。

后来张邈又在袁绍放离吕布后派人迎接吕布,对他大加款待,还和吕布发誓结好,这使得袁绍大为愤怒,张邈得知之后更是忧心忡忡,而当时曹操是袁绍众所周知的亲密盟友,袁绍甚至曾经要求过曹操杀死张邈,尽管曹操拒绝了,但在张邈心中实际上仍然未能放下此事。

而曹操当上兖州牧之后,先杀光了边让全家,又把兖州的士族几乎清理了一遍,更是在徐州屠戮无数,曹操的杀意更让张邈感到恐惧,此时张邈又想到了曹操和袁绍之间的亲密关系,他的内心已经动摇了。

在曹操再次讨伐徐州后,张邈的弟


状态提示:第022章 意想不到的背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