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汉末三国志>第044章 冤死的邓艾

艾是三国时代的名将之一,他在西线抵御姜维,多次将其击退,并且领兵灭蜀,立有不世之功,然而因为被钟会陷害,邓艾遭遇不幸。 ? ? .?ranen`

【生平】

邓艾,字士载,义阳棘阳县人。邓氏曾经是南阳新野一带的大族,不过邓艾从小就失去父亲。曹操攻破荆州后,他也迁移到汝南,为当地农民放牛。十二岁那年,邓艾随着母亲来到颍川,读到故太丘长陈的碑文,其中有两句话,叫:“文为世范,行为士则”邓艾深受感动,于是自己取名叫“范”,字士则。他的宗族亲戚中已有叫此名字的,所以他又改掉了这个名字。

之后邓艾历任典农纲纪,因为被司马懿所赏识,征召他为太尉府的掾属,后升任尚书郎。司马懿后来还采纳了邓艾在淮南大规模屯田的提议,邓艾亲自指挥了屯田,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正始四年(243),邓艾出任参征西军事,转任南安太守,开始参与到西线对蜀战事之中。早先邓艾跟随郭淮、陈泰一起讨伐姜维,取得了不少胜利,邓艾也表现都很不错。邓艾因功被赐爵关内侯,加讨寇将军,后又迁升城阳太守。

当时,并州右贤王刘豹把匈奴合成一部,改变了当年曹操分匈奴为五部的格局,邓艾就此上书劝谏,认为应该多加以防范。

司马懿死后,大将军司马师新出任辅佐政事,对邓艾的建议多所采纳实行。不久,邓艾改任汝南太守,被调回到南线。诸葛恪在东兴之战后很快再次伐魏,遭遇失利,邓艾就此判断其命不久矣,还对司马师说明了理由,之后诸葛恪果然被杀,不久,邓艾迁升兖州刺史,加振威将军。

丘俭、文钦叛乱时,邓艾随司马师出兵讨伐,他抢先奔赴乐嘉城,建造浮桥,这样司马师到达后,才得以占据乐嘉。后邓艾又亲自领兵追击文钦至丘头。吴国丞相孙峻来袭后,魏镇东将军诸葛诞派邓艾据守肥阳。邓艾认为肥阳离敌太远,非要害之地,便转移到附亭驻扎,并派泰山太守诸葛绪等在黎浆拒敌作战,击退了吴军。

正元二年(255),邓艾进封为方城乡侯,代行安西将军职务,重新回到西线。这一年姜维大败雍州刺史王经,征西将军陈泰未听邓艾建议,出兵救援逼退姜维。战后,众人都认为姜维应该在短期内不会再出兵,唯独邓艾看法不同,他认为姜维很可能再次来袭,于是加紧备战。

次年(256),姜维再次杀来,在段谷大败蜀军,魏帝曹髦下诏褒奖邓艾,命邓艾为镇西将军、都督陇右诸军事,进封邓侯。分五百户封子邓忠为亭侯。

甘露二年(257),诸葛诞在淮南叛乱,东吴参与其中,姜维响应盟友再次出兵北上,邓艾和司马望坚守城池。甘露三年(258)诸葛诞覆灭后姜维退兵,因功升任征西将军,前后共增食邑六千六百户。(注1)

景元三年(262)姜维再次伐魏,在侯和被邓艾击败。这一年司马昭下定决心灭蜀,任命司隶校尉钟会为镇西将军前往关中整军备战。邓艾一开始反对,后来被说服。

景元四年(263)魏军分三路伐蜀,钟会率领主力部队,邓艾和诸葛绪各自带领一路偏军,他们先是击败了姜维,攻取了汉中,后钟会在剑阁被拦下,邓艾偷渡阴平,一举杀入敌后,打败诸葛瞻,迫降了刘禅,就此灭亡蜀汉。事后朝廷策封邓艾为太尉,增加封邑二万户。封其两个儿子为亭侯,各得封邑千户。

【被擒被杀】

邓艾在灭蜀之后,就有点骄傲自大了,在巨大胜利面前,他擅自循东汉将军邓禹以前作法,以天子的名义,任命大批官吏。他拜刘禅行骠骑将军、蜀汉太子为奉车都尉、诸王为驸马都尉;对蜀汉群臣,则根据其地位高低,或任命他们为朝廷官员,或让他们领受自己属下的职务。

邓艾还任命自己亲信的部下师纂兼领益州刺史,任命陇西太守牵弘等人兼领蜀中各郡郡守。派人在绵竹把作战中死亡的战士跟蜀兵死者一起埋葬,修筑高台作为京观,用以宣扬自己的武功。

邓艾建此大功,深感骄傲,并且常常显示夸耀,引以为荣。他曾对蜀国士大夫们说:“诸位幸亏遇上我,所以才有今日。如果遇上像吴汉(东汉名将,灭蜀屠城)这样的人,你们早被杀掉了。”他还说:“姜维自然是一时的雄杰,但与我相遇,所以穷途末路。”有识之士见他如此矜夸,背地里往往嘲笑他。

这些都给了钟会攻击他的借口。当时钟会准备谋逆,然而却害怕在成(c)都的邓艾,于是钟会修改了邓艾发给朝廷的文书以及朝廷回复邓艾的文书,钟会还和监军卫一起密报邓艾意图不轨,于是司马昭下令卫逮捕邓艾父子,用槛车将其送到京都来,邓艾束手就擒。

据《魏氏春秋》记载,被抓后,邓艾仰天长叹:“我是忠臣啊,居然到这种地步,白起的境遇,于今又重现了。”

邓艾被抓后,钟会和姜维在成(c)都作乱,双双被杀,邓艾的部下趁机救出了他,然而卫因为趁机参与过诬陷邓艾,就派护军田续追杀邓艾父子于绵竹,司马昭之后默认了这个事情,邓艾在洛阳的余子也被诛杀,邓艾妻和孙子都被发配到西域。

据《汉晋春秋》记载,当初邓艾出兵南下江油的时候,田续领兵不前,差点被邓艾所杀,后来卫派田续追杀邓艾,对其说到:“可以报江油的耻辱了。”

泰始元年(265),晋代魏。晋


状态提示:第044章 冤死的邓艾--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