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百人会之关东局>第297章 生死一线间

元帅介绍完满蒙边界的情况,又介绍了斯大林的决定。w出了那句著名的话:“我现在就可以起飞。”这是一个重要的机会。

在电影里,我们看到过:朱可夫同志得到了命令,毫不犹豫,说我现在就可以起飞。这是电影里朱可夫的伟大形象,谁知道他是不是大大地松了一口气?他的真实想法是,我安全了,有战争等着我去指挥,太好了。

5月30日,莫斯科通往飞机场的路上。

现在是春天,前几天,冰雪融化,道路不好,到处都是冰水。这两日大风一吹,道路干燥,轿车走在路上,轻快而平稳。飞机场的道路是专用的,使用的人很少,宽阔的大路上只有朱可夫这一辆轿车。

路两边的绿树发言,一篇新绿,让人觉得心情很好。朱可夫的心情很好,充满了希望。

走在去飞机场的路上,朱可夫开始思考满蒙边界的战斗,根据委员会给自己的有限的资料,分析研究自己应该如何做。

这时候,轿车距离机场不远了,路上几乎没什么车了。坐在前排的副官忽然道:“不对,我好像见到过这辆轿车。对,就是这一辆。”

司机道:“我也好像见到了,一次在火车站,一次在委员会大门外。看,朝我们开过来了!”

副官道:“不好,加速。”

轿车轰然加速,一下子窜了出去。

后面那一辆车更猛,加速,加速,加速,追了上来。车头向朱可夫轿车撞去。

轿车一闪,刚好躲开。再追逐。

那辆车显然动作灵活很多,朱可夫的轿车也很灵活,只可惜,车上有三个人,载重量大,稍微不如人家灵活一点点。

要命的一点点。

第四次,神秘的轿车撞上来了,躲不掉了。

朱可夫的司机想刹车躲避,已经来不及了,只听砰地一下,轿车车尾被撞了一下,晃了几下,滑到路边,停了下来。司机的技术十分高超,硬是没有让汽车翻过来。

那辆轿车也停了下来,一个艺术家模样的人走了下来,他手里拿着手枪,对准后排的玻璃就开枪。

朱可夫的轿车玻璃是防弹玻璃。

自从前些年法国科学家贝奈狄特斯发明了防弹玻璃,一些政要的车窗就换上了这种玻璃。这种玻璃很柔韧,被击碎以后不会产生大片尖锐的玻璃,而是产生一些细碎的玻璃片。因为玻璃中间夹着一层柔韧的薄膜,玻璃不容易碎裂。

副官也拔出手枪,迅速把玻璃摇下,手伸出来对着艺术家就射击。

艺术家中弹了,手枪对着副官开了几枪,副官也中弹了。

这时候,司机冲出轿车,对着艺术家射击。

艺术家对着司机开了一枪,司机摇晃着倒下了。艺术家对后排玻璃又开了一枪,防弹玻璃碎了。再打,没子弹了。

艺术家掏出一个手雷,拉开保险栓,迟滞了两秒,用尽最后一点力气,扔向后排玻璃的破洞,扔向朱可夫。

中弹的副官一下子从座椅上蹿了上来,压在朱可夫身上。一只手伸出去,象推排球一样,把手榴弹打了出去。

艺术家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再晚一秒扔出去就好了。

一声巨响。手雷在半空中爆炸了。

十几分钟后,一辆过路的军车把活着的司机和朱可夫送到机场。这同时,机场警备部队的车也到了。

刺客和副官都死了,司机受伤,道医院后不久死亡,朱可夫受伤。

后来,警察发现,刺客身上中了四弹和三块弹片,中弹部位是胸前等身体前部,两发来自副官的手枪,两发来自司机的手枪。副官中了四弹,玻璃上中了四弹后打碎了,副官后背被炸烂了。司机身上也中了一枪和三四块弹片,不过没死。

朱可夫身上中了两块弹片,有两个口子。鲜血不断流出。送到医院就查清楚了,中了两块弹片,一块在左肩,一块在脖子,其中一块豆粒大的弹片镶嵌在脊柱骨上。

医生感叹道:幸亏这块弹片是穿过副官身体后炸到将军身上的,否则将军就没命了。

朱可夫很快就恢复了知觉。他感觉一切都好,只是有些晕,不过,他头脑清楚,甚至还参加了医疗方案的讨论。

如果马上手术,需要两个月才能上前线。

朱可夫当下征求了医生的意见,决定简单治疗一下,去前线,等战役胜利了再手术。

伏罗希洛夫元帅鉴于战事紧急,只好同意了他的意见,但是派了一个水平很高的医疗队,以便随时为他治疗。

简单地治疗了一下,朱可夫去了战场。

他去战场的行程比历史上晚了三天。

斯大林知道了,同意元帅的决定,对朱可夫的态度很满意,不过,他对刺杀感到很愤怒,道:“看来肃反很不彻底!国家安全总局!叫国家安全总局局长濑见我!”

国家安全总局,就是后来著名的克格勃。

国家安全总局现在的局长是贝利亚。贝利亚1938年9月上任,之后,他对国家安全总局的结构如下:第1局,负责保卫政府。第2局,负责秘密组织保卫工作。第3局,负责反间谍工作。第4局,负责在军事领域的反间谍工作。第5局,负责对外窃取情报。第6局,负责对密码的管理。另外,还有国家安全总局调查处,直属于国家安全总局的部门。

贝利亚是格鲁吉亚人,出生于1900年。在年轻的时候加入契卡,克格勃的前身。

在1933年,度假中的斯大林遇袭,贝利亚用身体掩护了


状态提示:第297章 生死一线间--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