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弘看了一眼旁边的李绩,顿了顿,开口说道。
“戴师知道,府兵制始于何时?”
后者眉头一皱,开口答道。
“自然是知道的,府兵制最早由西魏大臣宇文泰所创,尔后因为能够节省军费,提高战力,而被历朝沿用,经历北周,前隋,到我朝已有一百余年,只是老臣不明白,府兵制如今已有一百余年,其建制完备,为何会在这上面出了问题?”
要说戴至德虽然不懂军事,但是却是饱学之辈,对于前朝的史实自然也是十分了解的。
所以李弘一提起府兵制,戴至德便不假思索的回答出了这些。
只是话到最后,却是又将眉头皱了起来,开口问道。
“问题就出在这里!”
李弘叹了口气,说道。
“西魏之时,正值动乱,天下四分五裂,百姓朝不保夕,府兵制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百姓能够生存下去,也是他们安身立命,寻求显达的最好途径,而对于当时的君主来说,能够有固定的战力强劲的军队,还可以节省军费,自然是求之不得!所以府兵制才应运而生!”
这下子不只是戴至德,就连李绩和裴行俭也沉默下来。
他们之前不过是知道府兵制存在问题,但是却始终不得要领,不知道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故而一直难以解决。
如今听这位太子殿下一分析,两人皆是有所明悟。
不过李弘却是没有注意到这一点,顿了顿继续说道。
“而后天下仍旧是分裂四处,直至前隋文帝重新统一中原,天下方才安定下来,百姓开始逐渐休养生息,而与此同时府兵制的弊端也慢慢显现出来。
不过终隋一朝,不过文,炀二帝,三十余年而已,炀帝暴虐,我朝高祖皇帝愤而兴兵推翻炀帝,方才建立了大唐!
加之高祖皇帝,太宗皇帝皆是一代明君,我大唐逐渐富庶起来,百姓也安居乐业,国泰民安!”
说起这段历史,李弘的声音就变得严肃了许多,不过言语当中仍旧是挡不住对当年乱世的叹息。
“殿下,这不是好事吗?与府兵制有何关碍?”
不过戴至德的重点显然不在此处,直接了当的开口问道。
“这的确是好事!”
李弘这才清醒过来,苦笑道。
“不过戴师莫不是忘了,府兵制是在什么时代创立出来的吗?当时天下动乱,百姓朝不保夕,自然对可保性命的府兵趋之若鹜,加之当时百姓大多无土地,而府兵战时为兵,闲时为农,若为府兵,自可保饥馑无忧!
然而我大唐富庶,百姓安居乐业,各自耕种,又何需再来成为府兵?”
这下戴至德终于明白了李弘的意思,中原经历百年动乱,府兵制不过是适用于乱世之中罢了,而如今大唐承平,府兵制的弊端也就渐渐显露出来了,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军府当中,已经鲜少能够有新的府兵加入……
“而且,军府本是庶人以军功建勋的重要途径,我朝初年也的确有许多为搏军功而来的兵士,但是如今大唐雄视诸国,无人敢来进犯,这些年的大战也越来越少,自然是没有什么军功可赚!
加上大唐百姓大多富庶,不愿离乡背井,虽然愿意以钱财减免服役,而不愿成为府兵。
而一贫如洗之人,又置办不起府兵所用的盔甲武器,自然便有了军府无人之患!”
李弘眉间带着浓浓的忧虑,终于将事情解释清楚。
不过大殿内的几位却同样是面面相觑,眉头紧皱。
实在是这件事情实在太大,且不谈这件事情将会掀起整个朝堂的震动,便是李治对于军方的敏感,也是李弘一直不敢沾手此事的原因之一。
再说了,事情的症结的确是找到了,但是如今的府兵制建制完备,早已是大唐这个精密的机器当中重要的一部分,若是贸贸然换掉,很可能会引起整个大唐的混乱。
即便是要换,又如何换?
难道说还有什么更加适合府兵制的吗?
就算是有,更替兵制也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万一在这期间,有外敌入侵,又怎么办?
还有就是,皇帝陛下很显然这几年一直在努力保持朝堂的稳定,但是若是此事一旦掀起,朝中必然难以平息,而且可以想见的是,这场混乱将会持续不断的时间,皇帝陛下真的会容许这种事情发生吗?
一连串的问题摆在众人的面前,让一干人愁眉苦脸,颇有些不知该如何下手的感觉。
不过到底还是李绩老狐狸,仅仅失神了片刻,便清醒过来。
说起来,在场的人虽然都和李弘关系不错,但是要论最了解李弘的人,非李绩莫属。
要知道,这个小狐狸当初可是连他都坑过,又岂会被这些事情难住?
退一步说,要是真的没有办法的话,恐怕这个主也就不会提起这一茬了,既然他谈起了这件事情,只能说明他早有办法!
再看看今天到这里来的人,除了他和裴行俭两个,就只剩下戴至德一个。
而戴至德和李弘的师生关系是朝堂皆知的,但是将他们两个叫过来就有些奇怪了。
一念至此,李绩顿时心中有所明悟。
恐怕是这位太子殿下又动了什么心思,想要让军方来配合他,所以才故意吊胃口。
顿了顿,李绩懒洋洋的说道。
“殿下,既然到了这个地步,也就不要继续藏着掖着了,有什么法子就说罢!若是我等能够帮得上忙,自然会尽力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