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泱泱大隋>第八章 且走且看
子为什么在上次见面之后一味的开始疏远陶家?总管和他说了什么吗?”窗外闪电不时闪过,老先生脸上阴晴不定,旋即拿起拐杖敲了敲地板。

楼下一位童子听到声响匆匆上楼,“陶方,去二少爷那儿把陶适带来。”

童子应声而去不提。

借来一把油纸伞,范遥慢悠悠地踱着步子往家的方向走去。

硕大的雨滴打在油纸伞上的声音不知为何更加凸显出寂静。

范遥的脑袋飞速运作着,良久,似乎放下了什么心思,脚步也变得轻快起来。

“嫂子!嫂子!我回来啦!”不知不觉到了家,抖落了伞上的水珠,把伞放在屋檐下,迈进了家门。

“哎~雨这么大,没淋湿吧?”大嫂从里屋探出头来。

“嗯,从陶家借了把伞没事的。”范遥回答了一句,径直进了自己的房间。

床边有些漏雨,一个木盆放在那里已经接了一小盆了。

雨依旧哗哗地下着,似乎小了一些,迟梅雨就是这般来也匆匆去也匆匆,降雨量确实极大且集中。

范遥躺在床上,看着漏雨的地方水珠渐渐凝结,变大,然后落下,在盆里发出一声清脆的声响。

连陶家都已经下了赌注,看来杨广当上太子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先依附杨广几年,取得跻身之阶再说吧。不过杨广近在眼前,比接近远在天边的李渊容易多了。隋末之时,千里迢迢前去得不到李渊的重视不说,还有可能被怀疑为细作。况且就现在来看,似乎杨广不是传说中残暴不仁的形象啊,是因为在装好孩子以谋求太子之位的原因么?是不是应该尝试着劝诫一下杨广,辅佐杨广成为明君,把隋末的战乱扼杀在摇篮之中呢?

范遥想到这里,轻轻地叹了一口气,杨广已经二十多岁了,行事准则肯定都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判断,而且自己人微言轻,何谈劝诫辅佐。想必杨广在心底根本不会看得起自己的言论吧。更何况若是现在离杨广太近,到时候劝诫不成,两面不是人,想改换门面去投靠李渊都不可能了啊。可惜了陶家,不知会不会在这隋末的战乱中成为无辜的祭品。

范遥用力地拍打了一下双颊,自己都照顾不过来,还有心思担心陶家,想那么远做什么,还是顺其自然吧,船到桥头自然直。毕竟还有十多年,总之现在杨广和陶家都不可过分亲近,但也不可明显地表现出疏远,若即若离最好。嗯,若是一定要形容这种状态的话,徐庶的身在曹营心在汉比较贴切吧。

范遥想通了这件事,心里顿时轻松起来,走了一天的疲倦涌上身子,终于沉沉地睡了过去。

但是范遥想了这么多,似乎忘记了一个人。

“昭儿,明日你带着这封信亲自去一趟陶家。”杨广在书房与杨昭会谈。

“父王,这是对陶家的回复?难道不是您亲自去比较好么?”杨昭建议道。

“时势不同往日,前几日如此无视本王,今次不能轻易地便宜了陶家,这是雅集文会的请帖。你去的时候姿态适当放低些,但也要表现出文会的势在必行。”

“文会?这……是不是太过了?陶家既然已经透露出相助之意,何必表现得如此不信任?况且陶家毫无疑问是第一望族,文会只能增加陶家的威望啊。”杨昭犹豫道。

“不会,我晋王府也会参加这场文会,只需说是为了选拔文采最佳的才子来主持各县县志编纂之事便可。到时候各凭本事,陶家也无话可说。”杨广志得意满地说道,“告诉他们,名士也不是必须的,晋王府有这个实力。想要讨价还价的价码不可能要的太高。”

杨昭张了一下嘴,最后还是说道,“儿臣知道了。”


状态提示:第八章 且走且看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