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第684章 助学(二)
冯丹一边说着,我就在心里默默算账,总的128名学生、6位老师,每名学生每天的伙食费就按10块钱计算,以当地物价衡量应该算是马马虎虎了,一年算300天,那么学生的伙食费用支出一年总的也不到40万。 .t.文具、衣物、被服等等,以每个学生每年500块计算,一年也就是6万多块钱。6位老师每人每月500,一月就是3000,按照教师一年十三薪计算,也就不到4万块。也就是说正常资助这两所学校,一年大约只需要50万,并不算太多,这样即便接下来沈和良因为这事一弄,进去了,不能继续捐助了,要找个接替者也不难,甚至是我们自己来资助也未尝不可。
我点点头,又说道:“如果这回这事真按着咱们的构想发展下去,往后沈和良很可能就不能再捐助这两所学校了,这两所学校还能维持吗?”
冯丹撇了撇嘴,说道:“光靠他们当地估计很困难,甘南那地方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又全是藏族,除了挖点虫草之外,也没个像样的产业,穷着呢。如果没有了外界的资助,光靠他们当地财政的话,即便能勉强维持,学生的生活水平也肯定会大幅度下滑,老师能不能稳定得下来也都是问题。不过常哥你也不用担心这事,回头看看吧,要真到了那一步,我让我爸想想办法找一两家企业去资助一下就是了,一年几十万的资助费用,以我爸的面子应该能搞定。”
“不用劳烦你爸了,他一位高级干部插手企业捐资助学的事情,好说不好听,咱们弄出来的事情,还是咱们自己来解决。”我摇头笑了笑,说道:“其实我心里已经有几个方案了,只是还没打定主意具体用哪一个,还在权衡优劣。但不管用哪个方案,只要沈和良退出来,我这边随时都可以接上去。”
“哈哈,既挖掉一个利用捐资助学逃税的蛀虫,又不影响当地学校的受助,这样当然最好了。”
又说了几句闲话,冯丹就告辞出去了,我就开始时琢磨安排记者去甘肃的事情。
我第一个想到的当然是兰沪,不过转念一想就放弃了。一来甘南那地方已经属于青藏高原了,虽然我没去过,但是凭想象也能知道,条件肯定非常艰苦,到了当地还得去乡下、去学校等等,所以还是不让她去吃这种苦头了。其次,兰沪是个财经记者,这事虽然和财经也有那么点关系,但主要还是属于社会新闻方面的,让她去有些不合适,由她来曝光这事,明眼人一看就能看出来是有人故意设计、故意针对沈和良的。另外,假如最终坐实了沈和良通过捐资助学的方式逃税,那么法律上肯定要惩罚他,但是就社会舆论角度而言,却未必会一边倒的抨击他,甚至可能还会有不少人替他鸣冤叫屈。兰沪来曝光了这事、最终沈和良遭致法律处罚,可能会对兰沪的职业声誉有一些负面影响。
很快我就想到了一个合适的记者——沈浪。
在发有偿新闻的事情上我已经放他一马了,也就是说他干了坏事却什么惩罚都没有,还赚了钱,这不合道理,正好让他去捅一捅沈和良这事,也算扯平了。而且他是门户站记者,让他去报道这种社会新闻也更合适。
打定主意,我就给曹映雪打了个电话,把事情跟她说了一遍,将那位县长的方式给她,让他沈浪尽快去甘肃进行新闻调查。
十一点四十多,锦秋和叶兰就来叫我去吃午饭了。多数时候我们都是去公司食堂吃午饭,不过今天因为我有点事情想要和锦秋商量,所以我们就没去同事众多的公司食堂,而是去了附近一家餐厅。
到餐馆找位子坐下,随便点了几个小菜,不一会儿功夫菜就上来了,我们三人就边吃边聊了起来。
我对锦秋说道:“宝贝,沈和良通过捐资助学逃税的事情,很快就要进入舆论视野了,这很可能会影响到他对那两所学校的捐助,进而影响到学校的正常运转。我想了几个接替沈和良的方案,要跟你商量一下,因为其中一个方案涉及到咱们家。”
“涉及到咱们家?”锦秋笑道:“你别跟我说你要扣我的零花钱去捐资助学啊,偶尔一次还行,这种长期的,门都没有,咱家还没富到那份上呢。你往叶兰身上琢磨一下我倒是挺支持,她一个单身大龄剩女,也花不了几个钱,帮周文娇管理资产,挣的却不少,正该拿点出来积德。”
“滚!”叶兰笑骂道:“再说我是剩女,我就**你老公,让你变剩女!”
“你们俩别闹了,我在说正事呢。”我笑道:“我算过一下,捐助那两所学校一年大概要50万左右,并不算很多,我初步想了三个方案。一是找**,这是最方便的一个办法,他名下本来就有个慈善基金,每年的捐资额度都在2000万以上,往这边挤出50万是很简单的事情。第二个办法是让富通集团、或者是田大哥私人来接替沈和良资助学校,接下来沈和良这事会是个舆论热点,富通集团此时出手,也是个很好的宣传机会,挺划算的。第三个方案,我是想用咱们团队经费来资助,不过团队经费没那么多,每年可能还有一半左右的缺口,那就咱们家自己掏钱来补上。”
我们公司投行团队的团队经费是每个团队的一笔自主费用,由每个团队的执行总监负责管理,我们团队的就是我管理了。这笔钱一般都是用在团队聚餐、旅游之类的集体活动上。这笔经费由两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