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大清巨鳄>第八百二十一章 处心积虑
>“这些年已经在倭国套换了大量的金银......。”解修元迟疑着道:“在纸币快速贬值的情况下,怕是没人愿意用金银兑换纸钞。”

“当然不是用纸钞套换,而是用粮食之类的实物。”易知足缓声道。

“大掌柜——。”赵烈文犹豫着道:“如此做,会否影响元奇纸钞的声誉?”

“不会。”解修元解释道:“元奇在倭国发行的纸钞与大清流通的纸钞不是一个版本,战后即可宣布作废,当初在倭国推行纸钞之时,大掌柜早就考虑到了这一点。”

对于倭国,易知足堪称是处心积虑,没人比他更清楚这个孤悬海外的蕞尔小国一旦强大起来会给大清乃至世界带来深重的灾难,所以从第一次征伐倭国之后,他就开始精心布局,维护幕府统治,极力支持并积极协助闭关锁国不过是明面上的。

金融经济的布局则是暗地里的,从一开始他就利用幕府的财政拮据对幕府大额借贷,随即借助幕府的力量实行金融渗透,将元奇银行分号开遍倭国,然后发行专属倭国的纸钞,从而彻底掌控倭国的金融。

经济方面,他利用金融优势和垄断对倭贸易的便利,大量输入粮食,一步步引导倭国逐年扩大茶叶和黑砂糖的种植规模,积极发展蚕桑扩大生丝产量,加大对金银铜矿的勘探和开采,从而让倭国对元奇的商贸形成巨大的依赖。

正是因为元奇完全掌控了倭国的金融经济命脉,一决定对倭全面开战,他率先就下令断绝对倭国的商贸,超量发行纸钞崩溃倭国的金融,这会让倭国陷入全面的混乱和恐慌,再实施军事打击,则可收事半功倍的效果。

京师,紫禁城,养心殿,东暖阁。

出兵二万协助元奇征伐倭国?慈安瞥了一眼跪在珠帘后的奕訢,语含讥讽的道:“皇叔这几日在府中养病仍然关心国事,实是公忠体国之楷模。”

奕訢离京是以身子不适,在府中静养为由,慈安这话明摆着是猜出他前往上海了,不过,这事能做却不能认,他当即起身离座跪下摘下顶戴轻轻叩首道:“皇太后谬赞,臣实不敢当,不过臣忝为辅政大臣,不敢不以国事为重。”

慈安也知道现在不是撕破脸的时候,强自压下心头的不快,道:“元奇从去年起就断了对朝廷的多项补贴,国用不足,皇叔莫非不知?”

“回皇太后。”奕訢从容的道:“臣与易知足电报往来,已商议妥当,朝廷出兵,一应军费开支,枪支弹药概由元奇支付,这等若是让元奇再为朝廷装备两万新兵。”

听的这话,慈安也不由的有些心动,略微沉吟,她才道:“区区倭国,元奇还须朝廷出兵二万协助?”

“皇太后明鉴。”奕訢连忙道:“征伐倭国,以元奇新军的实力确实无需朝廷协助,是臣主动提出,易知足之所以同意,应是不愿意放弃西北的扩张......。”

慈安冷声道:“皇叔为何要主动提出协助征伐倭国?”

“回皇太后。”奕訢态度恭谨的道:“津京之战,征朝之战,朝廷派兵协助皆是大为受益,臣窃以为,若能协同出兵征伐倭国,也必然是受益匪浅,是以在判断元奇将大举征伐倭国之后,臣便赶紧去电商议.....。

易知足承诺,征服倭国之后,将循朝鲜例,由朝廷遣官驻军全面治理倭省,元奇东海舰队只需要两个军港即可。”

听的这话,慈安不由的为之动容,这易知足好大的气魄,要说不相信,朝鲜却是活生生的例子,元奇征服了朝鲜在之后确实是信守承诺,主动撤军将朝鲜拱手送给朝廷,朝鲜建省遣官,元奇也没插手。

可以说,出兵两万协同征倭,朝廷占尽了便宜!尽管如此,她还是有些拿不定主意,凭直觉,她觉的这事没那么简单,当然,反对的话她也说不出口,她很清楚,这个消息一旦泄露出去,八旗新军和北洋水师的将领必然会积极请战,毕竟对他们来说,这是难得的获取战功的机会。

“兵者,国之大事。须的慎而又慎。”慈安缓声道:“皇叔暂且上个条陈罢。”待的奕訢躬身退下,她思忖良久,才吩咐道:“宣醇亲王觐见。”

老七奕譞原本是醇郡王,是道光三十年晋封的,因得慈安器重去年晋亲王衔,领侍卫内大臣兼管神机营,神机营属于八旗新军之列,兵额三万,在八旗新军中地位最高类似天子亲军。

听的太监传旨,奕譞匆忙进宫,一路寻思已是隐然猜到可能与元奇征伐倭国有关,这几日京师早就有传闻,说是元奇欲大举出兵征伐倭国,对于这个传闻他是深信不疑的,毕竟是元奇的老套路了。

进的养心殿东暖阁,见礼之后,便听的慈安声音温和的道:“元奇欲大举城池兵征伐倭国一事,皇叔可有耳闻?”

“回皇太后。”奕譞沉稳的道:“微臣略有耳闻,元奇兴兵,必先舆论引导以正兴师之名,已成惯例。”

听的这话,慈安暗自汗颜,她在这方面的反应就有些迟钝,看到报纸上质疑倭王孝明的死因,她压根就没反应过来,元奇这是要对倭国用兵。略微沉吟,她才道:“朝廷协同出兵伐倭,是否妥当?”

朝廷协同出兵伐倭?奕譞心里一沉,这可不是小事,他不敢不谨慎以对,稍稍沉吟,他才斟酌着道:“微臣斗胆,敢问此议是元奇提出的?还是......?”

“恭王主动向元奇提出,协同出兵。”慈安缓声道:“易知足已然同意,并承诺


状态提示:第八百二十一章 处心积虑--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