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青春校园>读档九八>609.第609章 老人的目的

很多著名的公益,实际上就是人生突逢大变后的一种寄托。

比如说斯坦福大学,那就是当年的铁路大亨老斯坦福晚年丧独子,所以就用全部家产建立了一个大学。

最后在老斯坦福死了之后的一段时间,资产被冻结的情况下斯坦福夫人哪怕自己省吃俭用,也要维持斯坦福大学……

为什么!

实际上,这所大学在她们眼里,早已成了代表儿子的寄托了。如果他们的儿子活着,杨帆很难相信斯坦福会把全部家产去建立一个大学。

话说回来,当时的斯坦福大学也没现在这么牛,斯坦福就是最近几十年才开始逐渐牛起来。

怎么牛的?

因为斯坦福越来越有钱。这几十年随着硅谷愈发的发展起来,而斯坦福正处硅谷最核心地区,更准确的是硅谷最开始就是斯坦福对自己的闲置用地的再利用。拥有硅谷核心区近四千公顷地的斯坦福,也就是五,六万亩地,它们自然越来越有钱。只要想想一个大学在上海最繁华的地段有了五,六万亩地当物业,怎么可能没钱。

所以,面对很多人拿什么哈佛,斯坦福举例,说什么美国的慈善很牛,实际上很多都是因缘巧合。

同样,美国玩法,规则跟国内都不一样,就像这么多富豪,今天捐了资产的百分之八十,明天捐了百分之九十九的,可到下次富豪榜为什么资产还这么高。很明显,人家的规则和玩法跟咱们不一样,要是在国内,公众还部立即爆了……

这货标准的诈捐啊!

今天杨帆见到的是一对白发矍铄的夫妻的情形实际也类似。、

老人叫萧睿,看起来很睿智。妻子叫柳新兰,就是一个慈祥的老太太。两人都已经七十出头了,不过看起来身体健旺,精神充沛,也没有太多的悲戚,只是偶尔是能够看到眼底的哀伤的,不过更多看到的确是一种叫希望的东西。

整体的精神状态比起很多老来丧独子的人好的太多了。

杨帆就感觉这对老人的经历大概真的让他们达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层次。不过这反而更让杨帆疑惑了,按说他们这种心态,更不会去卖房子了。

难道是植树造林太多,缺钱了?

大概是看到了杨帆的疑惑,萧老解释道,“我们夫妻并不缺钱,我们在深城那边有产业,可以维持我们在西北那边的植树造林。”

杨帆,“……”

自己只是刚动念头,居然就被眼前的老人看出来了。

对于杨帆的表现,萧老笑了笑,“七十多岁了,总归会有些人生阅历的。”

“至于为什么卖你房子,人生七十古来稀,我们夫妻俩也都七十多了,怕是没几年好活了,既然没了后人,那更要安排好后事。”

说着,老人居然把自己的经历娓娓道来,解放前跟随家里到了美国,改革开放后回归,先是到了深城投资,间隔几年才回到故地,买了自家老宅。而他们的儿子则是绿色组织的成员,对于环境现状忧心忡忡,回国后也经常往北方,尤其是西北干旱地区跑。后来的车祸也是在西北山路上出车祸死的。而在儿子死后,一对老人两三年没缓过劲来,一直到九四年开始从事儿子未完的事业,也算接过儿子手里的旗,就好像在替儿子活着,精神有了个寄托。

说到最后,老人晒然一笑,“也有很多人说过我们夫妻俩具有高尚的情操。有时候我也在想,我们这么做到底是出于什么原因。后来想明白了,这跟高尚不高尚没关系,这只是我们的精神寄托,否则我们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走出那个阴影。”

杨帆想了想说道,“我也不说什么小爱变大爱的虚话,我认为老先生能说这句话,本来就是高尚的体现。”

杨帆说完,老人笑了笑,也不再继续这个话题,而是看了看杨帆,又看了看林瑶,说道,“房子呢,我就不陪你们看了,钥匙我交给中介了,回头让他们带你去看吧。”

“好!”

杨帆点头答应,心道,或许他们是怕回去睹物思人。

“对了,我跟你介绍一下那宅子的背景。”萧老介绍道,“那是一栋有着完整历史的建筑,从万历年间,一直到解放前的地契都保存着。后来我们家举家迁走,只是留了几个人守着祖宅,不过那些人基本都没撑过特殊时期。”

说起这个,杨帆就回忆起那个院落规模,那时候成份划分时妥妥的大资本家,没撑过特殊时期也很正常。

至于地契,房契,杨帆还记得曾经参观时这个房子的地契,包括很多交易手续都保存完好,当年还单有一个展柜展示着这些资料。

“可惜萧家人丁日渐单薄,到了现在……”

说到这里,老人苦笑了一下,眼里泛着泪花,老太太就在旁边拍了拍他的胳膊,老人拍了拍她的手,算是互相慰藉一下。大约这么多年,两人就是这么一路互相扶持,踉踉跄跄走过来的。

到了现在杨帆才算了然,老人最早肯定属于那种归国华侨代表,而且各种手续完好,所以这个老宅子才能顺利完整的收回。

杨帆多跟萧睿聊天,林瑶就在旁边跟柳新兰聊着,聊了半天,不管是谁都没提过价格的问题。

眼看时间已经快走到中午,两个老人也略有些疲惫了,杨帆想了说道,“老先生还有其他想法吧?”

萧睿点了点头,“确实有点想法。”

杨帆做了个请的手势,“请讲。”

“其实我们去年


状态提示:609.第609章 老人的目的--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