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周鼎记>第七十二章 并马而行

刘福早已让人准备好了四匹备好马鞍的突厥马,这四匹突厥马品种优良,身长体壮,比中原马高出一头。(..)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从马上得天下的君王,对突厥战马十分熟悉。贞观二十一年,他对骨利干贡献的名马,作过一项"伯乐式"的相马鉴定:

"观其骨大丛粗,鬣高意阔,眼如悬镜,头若侧砖,腿象鹿而差圆,颈比凤而增细,后桥之下,促骨起而成峰,侧鞯之间,长筋密而如瓣,耳根铁勒,杉材难方,尾本高丽,掘砖非拟,腹平肷小,自劲驱驰之方,鼻大喘疏,不乏往来之气。”

对突厥马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上行下效,长安城内的官宦人家多养突厥马,用于平时打猎,驾车之用。

四匹马身上都用布袋将所带弓箭包个严实。

除非特殊情况,平民是不准私带弓箭之类的东西的,就像现在公共场合不准携带**一样。

四人牵着马往东走,经安兴坊、永嘉坊,就到了长安城东门通化门了。

在长安城内是不能骑马的,长安城是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市,人口过百万,交通管制是当时朝庭要抓的一项重要事务。

按照《唐律》规定,在没有任何公私缘故的情况下,在街道和巷子的人群中,快速驾马或者驾马车的,事主将处以用竹板或者荆条打50次脊背的处罚,唐太宗听说脊背是人的经脉聚集处,因此大发慈悲,改为打屁股。

如果出现严重交通事故,造成了人员伤亡,就对照斗殴杀伤人的罪行减一等处理。当然,对于交通事故性质轻重的衡量,也是有量化处理的。

而因为以下缘故在人群中快速驾马的可以免于处理:公文传递、朝廷命令发布、有病求医,急于追人。如果因此造****员伤亡的,交钱赎罪,其实就是罚款。

守城侍卫看他们四人都牵着马,且马上布袋内带有东西,就拦住四人要检查,尉迟循毓亮出鱼符,说有公事出城。

守城侍卫见是百骑军的铜符,不敢怠慢,急忙放行。

牵着马折身向南,出了长安城。

四人翻身上马,掉转马头向南驶去,尉迟阿敏虽是女子,但生在武将之家,从小就学会了骑马。

安和后世在去内蒙大草原的一次旅游中骑过一次,还差点掉下马来,从此一见到马心里就发怵。

这次骑这么高大威猛的突厥马,心里更加忌惮,试了几次,迟迟不敢上马。

尉迟阿敏看在眼里,看哪样子,也不像是装的。

心想:这个安和,怎么什么都会,偏偏不会骑马呢?

掉转马头,走到安和跟前,翻身下马,吐气如兰,好奇地问安和:

“怎么,你不会骑马?

安和苦笑着摇了摇了头。

“你……你怎么可能连马都不会骑?”

尉迟阿敏有些诧异,因为她从小出身在武将之家,家中的人几乎没有不会骑马的。

而就最近的对安和的观察来看,没有这少年不会做的事情,他怎么可能不会骑马?

安和被她的这句话逗笑了,反问道:

“我为什么就一定要会骑马呢?”

尉迟阿敏俏面一红说:

“哪….我来教你。”

说完用手抓住马的缰绳,让安和骑上去。

安和双手抓住马鞍,就像一只狗熊在爬一座山包一样笨拙的爬上马去。

尉迟阿敏用手轻捂玉唇,差点笑出声来。

强忍着对安和说:

“骑马最忌的就是紧张,心要放松下来,全身要收紧,不要松松垮垮,从身体到灵魂,都要和马贴在一起,完全没有缝隙,马的身体就是你的身体,你的意志就是马的意志。

说着又纠正了一下安和骑马的动作。

“双腿要用力,不然的话,马若突然加速,你很容易摔下去。”

安和说:“我一骑在这马上,心里就害怕。”

尉迟阿敏说:

“当你感觉到害怕时,你就没在马上。当你骑马时,你必须百分之百都骑在马上。否则,你永远也不会知道,什么是骑马。”

脆音绕绕,安和一阵迷醉。

看着侃侃而谈的尉迟阿敏,安和浅浅地问道:

“你骑马地时候都百分之百骑在马上吗?”

尉迟阿敏不解地说:“是啊!”

“难道,就没有一点,在另外的地方?”

“不在马上,还能在……;另外什么地方?”

尉迟阿敏更加迷惑了。

安和又问道:

“除了在镜子里,你还在其它的地方看到过你吗?”

“没有啊?”尉迟阿敏确信不疑地说。

安和看着他突然笑了:

“在我眼里啊。不信你自己看!”

安和俯下身,睁大自己的眼睛就往尉迟阿敏的脸上凑。

尉迟阿敏俏脸一红,皓腕轻抬,用手推了一下安和的脸,轻声怨道:

“你呀,哎,真是难教!”

说完走到自己的马前,翻身上马,马鞭轻扬,绝尘而去。

安和骑在马上按照尉迟阿敏说的,心松身紧,身体与意识全集中在马上。

夹紧马肚,用马刺轻踢,那马箭一般地射了出去。

耳边是风声呼呼,树木纷纷向后面倒去。

不一会就赶上了尉迟阿敏。

尉迟阿敏虽然也早就盼望着这一刻的到来,可刚才听到安和含蓄的表白,仍是芳心大乱,忙骑马奔离了安和的视线。

可看安和一直没有撵上来,心中更乱,心想:

他不会是认为我不讨厌他吧


状态提示:第七十二章 并马而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