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青春校园>学霸终结者>第五十四章 决战IPO

在一只股票的证交所基准价定好之后,到最后上市完全成交到二级市场为止;站在募集资金一方(也就是上市公司)的角度来说,它还有两道溢价获利的机会。

第一道,是证交所给出基准价、让各路一级券商机构来报价认购的环节(法律上讲,叫“主要机构投资者”)。

比如就以如今的“初音娱乐”为例,上交所给出的基准价是12块6毛一股、募10亿股。而券商如果觉得这个价格高了或者低了,就可以集合出价,最低不能低于上交所开出的基准价的20。

上交所收到各路一级券商的认购意向价之后,就会调整。暂且把这个价格称为“上交所与券商的协议价”,理论上,这个价的决定权还在上交所手里,但是要听取券商报价的意见。

第二道溢价机会,是最终开盘当日实际开盘价与上交所最终协议价之间的差额。根据《证券法》,开盘价可以比协议价波动正负20,加上开盘当日有20涨跌幅限额(后来新《证券法》实施后,首日首次到10涨跌幅,还要停牌一小时,涨跌幅到20,停牌到下午收盘。)

所以,理论上上市公司可以在协议价的基础上,再多融44(120*120-100)

经过首日的大幅度调整之后,法律上就认为这个公司的股价基本上符合市场对其的真实估计了。再往后,任何涨跌幅都是二级市场上的股民之间的事情了,发行公司并不会直接在股票涨价的过程中多融到钱。

平时炒股的那些股民,接触的都是二级市场,本质上只是一些“零和博弈”的游戏而已。一级市场是给投资机构进入的,那里才是几乎稳赚不赔的地方——巴菲特、索罗斯这些人,接触的才是一级市场。

而从这个角度来说,后世“暴风科技”新股上市后连续几十个涨停板也就没有那么美丽了——之所以后来连续几十个涨停板,那是因为刚开始的上市发行价被严重低估了,经过几十个涨停板后才回归市场的合理预期。

尽管最后暴风科技每一股可能要200块,但是暴风科技的经营者拿到手里的依然只有一开始的6块钱……中间涨上去的部分都和上市公司没关系了。

(除非将来再增发,或者解禁大小非之后,公司原股东把非流通股卖出来。当然,股价上涨对于公司的市值评估还是有好处的,这点不能否认。市值高了之后,将来再融资时,融到同样多的钱,要付出的股权比例就会少。但是本轮ipo融资融到多少钱,已经和后面的股价走向没多大关系,尤其是成交量不高的时候。)

……

顾莫杰在温婉清身上发泄了邪火,觉得整个人冷静了些。后面两天的日子过得古井无波,他甚至每天有时间看看电视,然后等待各轮的价格博弈。

上交所拿出的12块6基准报价,在各路主要投资机构的博弈之后,被竞到了14块8,这个阶段基本可以让顾莫杰满意。

转眼就是周一,最终宣判的时刻来临了。

顾莫杰没有去敲钟,他只是静静地宅在家里,把敲钟的机会让给了陆文君——对方如今名义上也有初音娱乐15的股权,是大股东之一。只要顾莫杰愿意,让她出席敲钟仪式完全可以。

别以为只有纽交所,纳斯达克才有敲钟仪式,国内新股上市也是要敲钟的,只不过主板股没那么花里胡哨,也不太会有电视台跟拍。而后来的新三板则更加形式主义一些,钟上还要张绸结彩,甚至弄n个钟槌、让公司的全部联合创始人一起敲。

或许是创业维艰吧,在很多成功人士眼里,敲钟的机会一生最多只有一次,让谁让出来都不好,于是就有了未来常见的七八个人一起槌的奇景。

顾莫杰不需要争这个,不过是上交所而已。他的“第一次”,将来还可以去纳斯达克。只是一次圈钱之作,没必要大弄。

国内的证交所环境,还是比较“肃穆”的。敲钟仪式的场所,不在交易大厅,也没有电视台和网媒的转播。

最多只有一些平面媒体,而且多半是关系户的证券财经类报社,来点儿人拍下照,顺便采访一下上市公司代表的心情感言——当然,也有些偷懒的时候,直接就拿了人家提前准备好的感言通稿,一句话都不用采访。

不过,今天这种场景,罕见度显然超过了平时别的股票上市。毕竟,国内此前还没有大型互联网公司,在上交所主板成功上市过。

曾经,最接近国内上市成功的案例,是盛大网络。靠着做网游“传奇”赚到的钱,盛大当时在利润率这个指标上凑够了;但是别的规模性指标还是不够,最终还是只能去国外。

初音娱乐主打“魔兽世界”,无论是利润率还是现金流量规模,统统都够了。

……

8点50,上交所。

“卡擦卡擦~”

镁光灯闪烁之间,各路财经媒体的记者纷纷起身,向着敲钟的主席台背后的台阶过道涌了过去。

林轩妮是香港中询的一名记者,仗着公司在财经新闻界的地位,她今天被上交所的人安排了一个最好、最靠前的座位。在里面有人出来的第一瞬间,她也顾不得高跟鞋不稳,飞奔着就冲在第一个。

说起香港中询公司,或许很多圈外人不知道是干啥的,但是提起中询参与办刊的作品,就没人不知道了——美国著名的《财富》杂志,就是位于纽约的美国时代公司,和位于香港的中询公司合办的,其中亚洲区财经动态,都由


状态提示:第五十四章 决战IPO--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