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
朱顺,是一名黄州卫的新兵!
所谓的新兵,并不是说他在干黄州卫之前还是街头的贩夫走卒,又或是尚在田间地头刨食农夫,只是说他进入黄州卫这支部队的资历尚浅,也不过才一年领两个月而已。
不过,如今正好刚满二十四岁的朱顺,论算起来却已经是有了五年的军龄。
他自然还记得,那时是在靖康元年的年初,当时的他本是在鄂州城中做着走街串巷打井通渠的勾当,听着江对面的黄州城里又按期招募转运差役的消息后,便也咬牙拜别了师傅,再次前来应募。
这样的应募,他十六岁时也曾来过,因为提不起一百斤重的石锁而被淘汰。十七岁时也曾来过,却因为原地转圈十次之后晕头转向找不着北,又给踢了出去。而这一次,经过了层层选拔之后,他倒也如愿被征募进了黄州水陆转运衙门的差役队伍。
不过一入转运衙门,便是每月足足两贯钱的薪俸,还有里、外、作训、公差等六样四件套的公服,并且每月还有四斗米粮的补助,以及每月从几百文到几贯不等的所谓“津贴”,当真是一人当差,全家不饿。
虽然成为了转运差役很是辛苦,先是三个月的集训,而后便是经年不断的外出押运,最远时他曾经用了四个月的时间,将黄州产的罐肉运送去了西北的边关、东南的沿海和西南的苗蛮之地。
直到三年服役、一年留队期满,他也才依依不舍的解除军役回到故里,却是发现自己竟再也不适应那市井平淡的生活,反倒怀念起了每日行车在途,枕冰卧雪,刀头添血的日子。
后来,当半年后昔日的队将找到了已经对平淡日子感到了厌烦的朱顺,劝他一块“上山”入伙一个名为“黄州卫”的秘密组织时,他竟然想都没想便也答应了。
要说“黄州卫”这个秘密组织,其实在黄州转运衙门的老差役当中并不陌生,只要干了两三年的转运差役,便多少能从边边角角的窃窃私语中知道这个组织。进而也就知道,并非是是有的老差役都能进入黄州卫或是被黄州卫看上,每年黄州转运衙门征募的新差役是五百人,每一年退役回家的老差役也是五百人,而据说能够被黄州卫邀请的却只有寥寥数十人。
并且,听说在进入了黄州卫之后,一不要你去打家、二不用你去劫舍、三不用你跑马行船,每日只有专门的教头教导你武艺,每月还有足足五贯钱的薪俸和比转运衙门更为全面和丰富的福利待遇,却只为了有朝一日为保卫黄州、保卫大宋出力。
所以朱顺自然不用考虑什么,便也答应了下来。
此后的一年半中,朱顺远离了家人与亲友,时而身份是龙山的茶农,白日里在山间采茶,夜晚勤练武艺。时而又是江上的渔夫,以船为家奔波在长江上下,南北两岸。直到这月前,当北上勤王的军令以十万火急的方式传达到他面前时,他也才相信黄州卫这个秘密组织,当真是以保家卫国为己任的秘密组织。
而此时此刻,他眼瞧着视线里越来越近的金军,却是不由在心中算起了小帐来。
成为黄州卫一年又七个月,支取的薪俸按一年六个月算便是九十贯,每月的各项福利、补助和津贴折算下来也有差不多三贯钱,这便又是六十贯。如今外出作战,薪俸按双倍计算不说,杀敌的犒赏也是一枚首级五贯来算。不过这等犒赏往往是以中队的总战绩来平摊,并且各个中队虽然将各自负责的防区做了仔细的划分,不过按照以往在转运衙门时出外勤的惯例,若是大胜仗的话,总战绩的平摊可能要上升到大队的层面。
再有便是,每人高达足足三百贯的阵亡抚须!
当然了,这阵亡抚须也不是说只要你战死了便能拿到,除非得有战友证明你不是自杀和送死,的确是因为力战不敌而亡才能拿到,甚至苛刻到若是被敌人从后背砍死也都有可能被取消资格的地步。
而黄州卫的将主,也是大宋的驸马,黄州城的骄傲黄杰,却是每次都对大家说什么,只有打了胜仗,只有好好的活着,才能杀更多的敌人,拿更多的犒赏,对这三百贯的阵亡抚须却是十分的老大不情愿,甚至扬言要是被他查出谁要是故意跑到敌人的刀口下自杀骗抚恤,定然重惩不说,说不定连原本该得的杀敌犒赏也得给他扣光了。
想到黄将主当初与大伙儿说这话的模样,朱顺便也忍不住轻笑起来,不过笑归笑,他却再一次紧了紧左手握着的盾牌,并且低头又看了一眼已经用绷带和手掌紧紧缠在一起的战刀,忍不住又把绷带的头儿挪到嘴边用牙咬着又紧了紧。
朱顺知道,黄将主的话虽然说得小气,可他当真是个大气的人,不然谁会舍得每年花上几十、上百万贯钱财养着一群只会打仗的军汉,只为有朝一日北上勤王、保家卫国。
是的,虽然一早听了有关黄州卫的传闻,以及自己亲自进入了黄州卫之后,虽然听来的说法都是说这支部队是为有朝一日可能发生国难的危机而准备,但即便是朱顺这等并未读过书人也都知道当年宋太祖代周的故事,又如何可能不曾怀疑这黄将主的真正用意究竟如何?
只是,在这一刻,但看到眼前那些或面目狰狞或惊慌失措或肝胆俱裂的女真人正一步步的逼近时,朱顺也才完完全全的相信,黄将主的用心当真是为了大宋,是为了这家与国。
“低头!”
瞧着眼前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