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大明的脊梁>第一章 狗蛋

正德八年,内廷八虎把持朝政,专党弄权,士绅兼土短粮国库频危,朝堂上下乌烟瘴气正直之士如于谦等中正之臣亦不得不退隐乡里避而其锋。

社稷垂危之际,江浙首善之地更是频频被倭寇侵袭,杀人放火犹如无人之境,不仅仅如此,黄河泛滥沿河两岸百姓流离失所千里饿殍凄惨无比,一时间有图谋者揭竿而起天下震动!

...

然而在蜀中射洪,蓬溪,三台三县交集处,有一古镇名曰:青堤。

传闻三大圣僧之一的目莲和尚便出生在这里,由青堤向东沿着小路左行十来里便有着一个小小的村庄,庄上百来户人家前有涪江后有青山,清幽自然。

此时已是黄昏时分,西边的红霞染红了半边天空与远处的江河连在一起,波涛起伏碎金点点如诗如画。

庄子里陆陆续续冒起了炊烟,小孩子们在屋子的周围嬉笑打闹着,凭添了几分热闹人气。

在距离村口不远的河岸边,一个半大的娃子正呆呆的躺在水边的石头上,看样子不过四五岁年纪,这时候才慢悠悠的睁开了眼睛看了看天色赶忙一骨碌的翻身爬起来便朝村子跑去。

该死,居然睡着了,这下屁股可要遭罪了!杨铭不禁一阵郁闷,一个成年人扮小孩真不是个好活,而且还是一个穿着开裆裤的。

跑到村口,一个妇人正往着山里张望着,脸上有明显的焦急之色,看到杨铭火急火燎的跑来脸色才好了几分。

“娘!”

杨铭明弱弱的喊了声,小手一扬拿出一把小花,这是刚才在路上随便采的他知道如果送上点礼物或许可以逃过一劫。

“你还知道回来?”夫人本来很生气,不过一看到儿子送给自己的花束心里一暖,小家伙还知道疼娘,巴掌本已经高高扬起确突然拐了个弯将杨铭一把托了起来,笑骂道:“以后再跑远看我不打烂你的屁股!”

杨铭呵呵一笑,问道:“我妹妹呢?”

“你奶奶正抱着呢,你看你一天上下就知道到处乱跑,你爹也是憨货我上辈子不知道造了什么孽,真是欠你们杨家的!”

陈氏走了几步显然累了,一把将儿子放了下来牵着走,这孩子还挺沉的。

整个庄子将近三成姓杨,在村里也算得上根深叶茂,说来都是一个老祖宗繁衍下来的子孙整整几十号丁口,和张姓并列为两大姓。

杨铭家便是杨姓其中的一户,除开爷爷奶奶之外下面有三兄弟,老大杨存正,老二杨存义和他爹杨存才。

三兄弟安家后除了杨铭有兄妹二人之外大伯二伯都有一子可谓是人丁兴旺。

当然,这人丁兴旺之后吃饭便是个大问题,所以虽然有几亩薄田但是那里够的上一大家子的吃喝?

为了吃饭,所以还租种了里长的十来亩土地,即使这样也是天天一把米就着一大篮子野菜喝粥,吃不饱也饿不死。

男人都在干活,即使是女人也不例外,除了劳动之余还要做家务,像杨铭这样的半大孩子自然是到处乱跑,几乎家家户户都是这个模样也没人担心走丢了,毕竟就这么一大块地方人能走到那儿去?即使是河边也有不少庄子上的渔夫,想要耍水,人还没下河就得被大人拉住狠狠的几个巴掌然后送回家接受再教育。

这也是为什么杨铭能够天天疯跑的原因。

刚走几步,就碰到邻居张家婶子,正一脸笑呵呵的看着俩母子:“杨老三家的,又去抓狗蛋回家啊?”

狗蛋!

你全家都是狗蛋!

杨铭心里诅咒了这婆娘一万遍。

都说穷人家的孩子就要贱养,有个贱名阎王都不收,从穿越过来其这个名字就一直背在他的身上抗议了好多次都被老爷子驳回,一个半拉大的孩子谁会在意他的想法?每次听到这可恶的两个字杨铭只能暗暗告诉自己、再大一点,再大一点就能自己做主了,到时候再争取个好点儿的,比如狗剩?可好?这事....急不得。

老娘完全没有注意儿子纠结的眼神,也笑眯眯的和张家婶儿拉着家常.....

女人唠家常往往没有时间概念,内容也是千奇百怪。

从村口的光杆子树杈能聊到隔壁村的二傻子,也不知道她们的脑子里都装的什么,你说人家周八金家的鹅不就下了一双黄蛋么关你几个老娘们什么事?就值得你们调侃半天?

“娘,我饿了……”

杨铭实在是受不了两个女人东拉西扯的谈话,拉了拉母亲的衣袖示意该回家了。

何氏有些依依不舍,看了看天色一脸惋惜:“那他婶儿,你瞧这天也不早了狗蛋这家伙直闹腾,咱们明天有空在唠?”

告别了张大婶,回到家。

家里人都到齐了,大伯、二伯和老爹都默不作声坐在桌子左右两方,杨老爷子一脸严肃似乎在想着什么。

屋里非常的沉寂,女人都躲在厨房天知道她们在忙活什么。

杨铭朝着下方看去,俩堂哥也是唯唯诺诺的看着老爷子大气都不敢出,她们已经十多岁了算半个劳力平日里就跟着父亲在地里帮忙,虽然干不得什么体力活但是也能做些除草之类的轻活算是半个劳力现在正坐在下首一脸兴奋又有些担忧。

“爹,就买了吧!不就五贯钱吗?咱们把粮食再卖些,再向隔壁老张家借点也能凑够,如果买下了咱们就能再去找李管事租二十亩地只要干两年咱们就白赚头牛啊!”大伯终于打破了沉默。

不待大伯说完,杨铭老爹也附和道:“


状态提示:第一章 狗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