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三国之化茧>第三十二章 新年新气象

225年春,农历腊月二十九,除夕。

天下“太平”,魏蜀吴三国难得停战近两年,各国努力积蓄力量,五谷丰登,风调雨顺,仿佛回到了盛世。

中华大地过年这个节日由来历史悠久,有人说是为了“打怪兽”,有人说是为了庆丰收,期盼来年风调雨顺。

不过自汉朝汉武帝开始,汉武帝命天文官制定了一部“太初历”,规定一年中最冷的时节即正月为一年的开始,从那时起,过年的时间才确定下来。一直沿用至今天。

汉朝百姓们的新年很简单,祭祀完风神雨神后全家团圆,聚集一起吃饭。正月初一这天为鸡日,也就是吉日,百姓们为辟邪是要在门口杀一只鸡的,寓意去邪后将吉祥留下。

群臣这天朝拜贺喜,君臣同乐,喝“屠苏酒”。意为屠绝鬼气,苏醒人魂。一直到初五,也就是“破五”,这个时候是要开始春耕了,商人们这天也开业,这个习俗活动俗称“送穷”

自黄巾起义以来,多少年了百姓们饭都吃不上,哪还什么吃鸡喝酒?这两年天下平静,百姓日子马上好过起来,有些战争波及不大的地方,过年时候的人气甚至都有些火热。

比如曹魏的都城邺城。

自曹操去世后,曹丕在邺城称帝就没挪过窝,群臣心领神会,不断上表请求迁都,将都城许昌迁至邺城,已应对孙刘两家的不断进逼。

曹丕“坚决”反对,群臣都已经知道这家伙是什么德行,所以毫不在乎他的反对,最后曹丕“不得已”在曹操的灵前哭述了一番,最后将都城迁到了邺城。

这是迁都邺城后的第一个新年,曹丕为显示魏国的新气象和自己的政绩所以组织了很多活动,整个邺城热闹的很,他在群臣朝拜会上还赋诗一首,将气氛弄得热热闹闹的。

百姓们生活勉强过得去,前几年曹丕到处平叛,收了不少税,今年没有加征税赋,百姓算是踹了口气。

初一晚上,曹丕被闹哄哄地群臣灌得伶仃大醉,曹丕拉着大臣太尉钟繇就不放,非要一起聊聊天,两人被架回住处后,靠在榻上,仔细看去两人哪有什么醉意。

“太尉,您对刘备弄地那个什么应科举制怎么看?”曹丕看着钟繇严肃道。

他什么态度都没有表明,就是想听听这个老牌世家对科举这件事情的看法。他不相信这些老狐狸看不出科举对世家的重要影响。

曹丕揣着明白却装着糊涂将大臣们骗了过去,群臣们都不知道,其实在他内心深处,他是十分羡慕刘备的,羡慕他管辖的地盘居然没有这些能够制肘自己权力地世家,尤其是刘备根据廖化的提议弄了个什么科举之后,他是感觉到了这其中深深的寒意。

难怪老父生前说天下英雄只有他和刘备呢,还真是不能小觑啊!

刘备天然地拥有非常好的条件,现在他非常清晰地认识到了世家这个潜在的问题,推行科举制将危险化解于无形,这以后刘备势力范围内估计是没有世家地生存余地了。

刘备可以集中力量一条心地对付自己或者孙权,然而自己要对蜀汉用兵,还得考虑什么哪家要打压,哪家要扶起,各方面适合的将领还得考虑能力行不行,这还只是选将方面,更别提什么后勤供应和地方地安靖了。

哦,对他杨家有利地,杨家就配合,对杨家不利地,那就要看看,再商议商议,拉上几个关系好的或者利益攸关地家族一起在朝堂上讨论讨论,最后想法子把事给搅糊喽?

曹丕其实是很有些焦头烂额的,上次打孙权,他都不敢将军权下放,牢牢地抓在曹家的曹真曹休手中。

魏军看似强大,可是隐患多多。

最后淮南一战,即使夺下淮南也没啥好处,补给线拉长给国家北方造成了很大的负担又没什么意义不说,还得防备南阳的刘备随时会出兵。

打这一仗的目的其实是出了口气的同时,向天下证明他曹丕对淮南是重视的,给内部一个交代,给各方面各世家一个交代。

目的达到了,那么他在前线一听到南阳有动作后,他不“生病”还在淮南待着干什么?

所以现在曹丕就想看看这些世家们都看到有人挖他们的根基地时候,他们是个什么样的态度。

更深地用意就是看看这中间有没有什么利可图。

这钟繇也是个老狐狸,他摸不清楚曹丕心里想的什么,但他问的这个问题直点自己愤怒害怕地地方,他又怎么不能引起警惕呢。

他生怕曹丕在魏国也学刘备来一个科举制,学他老爸曹操来个唯才是举,那大家就别玩了。

所以钟繇答道:“刘备真是胡闹!真是闻所未闻,高祖皇帝在世时,选才任人不论德行,选任地有才能地人都不一定能担当重任,最后事实上证明有些人果然都是些奇淫技巧之徒,于国于民毫无用处,反而引起了不良地风气,更何况他刘备?难道他刘备比得上高祖皇帝?所以陛下千万不可学他,所谓纲常有序,怎可随意打破?这刘备简直是在作死!”

曹丕点了点头道:“太尉说的有道理,那看来刘备是在作法自毙(典故:商鞅实行户籍连坐制度最后出逃秦国时,旅店见他没有户籍不让他留宿反而举报了他,商鞅被抓后死在了他的政策之下。),没什么好担心的,那寡人也就放心了。”

这曹丕也是焉坏,不是左倾就是右倾,一会要学刘备的一副样子,一会又一副摒弃刘备,不在乎刘备任其发展


状态提示:第三十二章 新年新气象--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