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三国之袁家庶子>第754章 缓兵之计

虎豹骑四处搜寻,又怎可能搜的到马飞等人

率军驰援邺城,首战失利,袁尚对击退曹军更没了信心。

眼看邺城将破,袁尚心如乱麻。

坐于帅帐内,袁尚满面愁容。

帐帘被人掀开,崔琰走了进来:“公子因何面露愁容?”

抬头见是崔琰,袁尚叹息道:“邺城被围,眼看将要城破,我等前往驰援却遭大败,某当如何,方可保得河北?”

“曹操所欲无非河北而已。”崔琰说道:“长公子为求自保已投曹操,河北在公子之手,倘若公子前往投效,他怎会不允?”

脸色一片灰暗,袁尚说道:“某投曹操,待到百年之后,有何面目去见父亲?又如何面对袁家列祖列宗?”

“不过权宜之计,公子无须在意。”崔琰说道:“河北日渐凋敝,倘若可投曹操,彼必将河北交托公子。公子可休养生息,此消彼长,待到曹操势衰,公子再帅河北猛士一举将之击破,又怎会无颜面见列祖列宗?”

想了一想,觉着崔琰说的并非毫无道理,袁尚点头说道:“崔公此计也是可行,只不知何人前往最为妥当?”

“倘若公子不弃,某愿前往!”早先劝降袁谭未果,崔琰始终耿耿于怀,代袁尚向曹操投诚,他自当鼎力而为。

“崔公愿往,必将事半功倍!”袁尚站起,躬身行个大礼说道:“河北存亡,交托崔公!”

“公子放心!”崔琰回了一礼,退出帅帐。

片刻之后,袁军军营走出数骑快马。

当先一人正是崔琰。

由几名卫士簇拥着,崔琰一路往曹军军营奔去。

眼看快到曹军营前,迎面过来数名曹军。

带人迎上来的曹军军官抬手喊道:“来者止步!”

勒住坐骑,崔琰朝军官拱了拱手说道:“某奉袁家三公子之命前来求见曹公,还请阁下代为通禀!”

“报上名姓,自当通禀!”军官回了一句。

“崔琰!”崔琰报了名姓。

“等着!”军官丢下一句,令几名兵士看着崔琰等人,他则往军营奔去。

曹操正与郭嘉等人商议如何破城,得知崔琰来到,他向众人问道:“诸公以为崔琰来此何干?”

“袁尚领军驰援邺城,新遭我军挫败。”郭嘉说道:“彼必认为河北难保,崔琰此行,无非前来投诚而已。”

“你等以为如何?”看向众人,曹操问道。

“奉孝所言甚是!”荀攸说道:“袁尚穷途末路,崔琰此行必为其说客!”

“既是投诚,某当允之。”曹操说道:“袁谭已是投诚,倘若招募袁尚,河北战事可定!”

“决然不可!”郭嘉说道:“曹公一旦允准袁尚投诚,袁谭便无时机反叛,河北仍在袁氏手中,日后必生祸患。”

“奉孝以为理当如何?”

“断不可允准袁尚投诚,我军正处上风,将之击溃,袁谭自会招募袁尚旧部。”郭嘉说道:“届时曹公击破袁谭,也是有了口实。”

捻着下巴上的胡须,曹操微微颔首:“依着奉孝,只是袁显歆已然夺取许都,不日他必将领军北进……”

“袁显歆夺取许都必是难守。”郭嘉说道:“待他北上,曹公可令人自后发难,断其后路。如此不仅可夺许都,汝南也将平定!”

扫了一眼众人,曹操说道:“你等若无异议,便依奉孝之计!”

众人纷纷说道:“我等并无异议。”

麾下众人口径一致,曹操向卫士吩咐:“请崔琰来此相见!”

在军营外等候许久,崔琰才得到召见。

进入军营,一名卫士引领他前往曹操帅帐。

才入帅帐,他发现帐内坐满了人。

众人目光全都落在他的脸上。

向曹操行了一礼,崔琰又朝众人拱了拱手。

与他见了礼,曹操问道:“崔公不在袁显甫身旁,因何来此?”

“某来此处,正是奉了显甫公子之命!”崔琰说道:“曹公大军进击河北,如今已是数月有余。将士疲敝苦不堪言,曹公何不偃旗息鼓,解将士倒悬之苦?”

“偃旗息鼓?”曹操淡然一笑:“崔公说笑。战事一起,如何偃息?”

“显甫公子愿投效曹公,自此牵马扶鞍。”崔琰说道:“曹公眼下虽是兵锋正盛,然而显甫公子麾下兵马也是不少。且审配镇守邺城,等闲难以破得,倘若厮杀下去,两军将士苦不堪言,曹公也将陷于两难。”

“如何两难,愿闻其详!”曹操比划了个手势。

自从崔琰来到帐内,郭嘉等人只是听着他高谈阔论,并未与之辩驳。

见无人反驳,崔琰说道:“曹公欲得者乃是河北,长公子不过坐镇青州一地,虽是投效曹公,河北却在袁家之手。三公子有心投效,倘若曹公许其一线生机,公子必将感念恩德,自此效死追随。听闻许都已遭五公子夺取,曹公若可定下河北,挥兵南下,何愁许多不会失而复得?”

崔琰说的头头是道,倘若不是早先郭嘉等人已有料断,曹操还真可能被他说服。

曹操嘴角勾起浅浅笑容并未言语,郭嘉起身问道:“敢问崔公,曹公倘若允了袁显甫投诚,河北一地刺史,当由何人担任?”

“河北一地向来归于袁家。”崔琰说道:“曹公另行委派他人并非不可,只是袁家在此时日久远,若由三公子领河北一地,曹公当可事半功倍。”

郭嘉摇头说道:“崔公此言底气不足,显见倘若安chā_tā人


状态提示:第754章 缓兵之计--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