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下意识地向四周看了看,根本看不到任何有关尸体的迹象。我们现在所处的地方,很难和之前经过的那个水潭相比。
可是,如果林熙惠说的没错,那么按理说,那些众多的尸体,现在会将我们由下向上的视线遮挡了,但是我们为什么,现在能从这里看到当时水潭中的那些石球呢?如果之前是被吊尸遮挡视线,此时我们看到的应该也是吊尸才对,不应该看到那些石球。
我越想这个问题越觉得不对劲,总觉得林熙惠说:“筑屾”模式建筑的时候,有什么事情对我们有所隐瞒,并没有和盘托出。
或许林熙惠只是给我讲了一个大概,并没有将“筑屾”更加详细的说明。于是我此时,又再次问向了林熙惠,这筑屾建筑到底还有什么奇妙之处?
没想到林熙惠还没说话,倒是张队开口说了,“筑屾”这类建筑其实并非只能建于水中。只是林熙惠之前用黄帝掬水台来举例子,加上我们现在所经过的水潭,所以容易给我们造成先入为主的错觉,认为“筑屾”这种建筑模式,就是形成水上、水下相互倒映这样一种效果的建筑。
其实实情不然,筑屾这种建筑模式,运用在水中的时候,几乎可以说少之又少。因为在水中建造筑屾建筑,不仅需要每一个工匠都要有极高的手工造诣,而且还要有适合的地点才行,因为之前林熙惠所说的那条,筑屾模式建筑的“分割线”,异常的难以找到。
在张队看来,林熙惠解释说的那条“分割线”,说白了就是一种介质,通过这种介质,可以让上下两座建筑,看起来是连在一起的一种介质,即通过这种介质对光线的作用。使两座建筑,分别可以看到对方。
张队特别强调,这种介质在发生光线折射或者反射的同时,还会将光线的距离拉长。亦或是缩短,使二者目测距离,和实际距离产生较大偏差,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给人的视觉之中。形成一种虚像,便让人觉得看到的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建筑,而是一种“倒映”的象。
不论是掬水台的润玉,还是这里的万年冰,肯定都不是寻常之物,因为中间成像的介质,并不是什么物质都可以充当。这种介质除了表面光滑可见,能透过光线之外,还需要其在表体,有无数相互交叉的暗棱。这些暗棱的相互交错,可以使透过介质的光线不断的折射和反射,从而达到成像偏差。这样的介质想要用手工打造出来,近乎于痴想,因为无论多么精细的手工制品,也不可能在即保持表面光滑透光的前提下,又能有无数反射光线的暗棱。
所以这种介质只能是自然物质。只有自然界的鬼斧神工,才能造就出如此的介质。润玉是这样,这里的万年冰也是这样。统统都是看似光滑,其实其外或是其内。都有无数的暗棱存在。
我不明白的问道张队,既是平面光滑,又需要反射光线的暗棱,这本身就是极为对立的二者。怎么可能在同一事物中出现?
张队反问我,“现在你明白,为什么那种介质难以寻找了吧?就是因为你提出的这个问题。本来看似矛盾的二者,要融为一体,确实不是一件易事。暗棱的交错是有一定规律,这样并不影响暗棱表面的光滑。或者是暗棱在介质的内部,介质的表面通过光线后,内部的暗棱将光线不断的折射,使光线照射透过介质后发生变化。”
听张队这么说完,我低头看着脚下的冰层,张队立刻明白了我的想法,他随即用手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对我说,“小李,别看了,暗棱要是让普通人用肉眼能看到,你想想它的表面还能光滑剔透吗?也就不会起到应有的作用了。所以,介质中的暗棱用肉眼是看不到的。”
随后张队进一步的解释了一下,正是因为筑屾建造的难度太大,除了之前所说的介质,两座建筑相互对称,本来就对房屋的构造及稳定性等要求甚高。
不过,陆上筑屾的记载还是有不少,比如秦王的阿房宫,周武王的凌岫殿等等,这些都是有所记载的筑屾建筑。但是被后人所广泛知晓的就寥寥无几了。大多数人只知道是谁焚烧了阿房宫,却不知道阿房宫正宫之下另有玄机,只不过一切都随着大火化为灰烬了。
“你到底是什么人?你所知道的这些东西,绝对不会是一个普通人能够知道的。”林熙惠小心翼翼地问道张队。
林熙惠的这个问题,也是我一直想问的问题,自从我们来到塔西之后,我就总觉得张队怪怪的,但是具体又说不出到底是什么地方奇怪,只是觉得张队总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而且他整个人在来到塔西之后,和他平日完全是两个样子。
张队依旧没有回答林熙惠的这个问题,只是简单地说了一句,“有些东西我永远都不想再提起,可是现在看来,“它”又回来了。等我们从这个地方离开,我就把你们想要知道的事情说出来。我现在已经有些明白,那口传说中太昊时期的棺椁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说完,张队就让我们加快了脚步。大家也都没有人发问,只是在后面紧跟。
“之前我们在高塔水潭里,见到的那些吊尸,现在怎么都看不到了?这可不是筑屾造成的吧?”我不解的问道林熙惠。林熙惠无奈地摊摊手,告诉我,她也在纳闷这件事情。
这个时候,我突然想起,之前我们在仙山里的水潭中,遇到的那个追逐着我们的庞然大物。既然这里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