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暴明>第一百二十八章 42年防毒面罩

崇祯十五年闰四月大旱,久祈不雨,非常勤勉的崇祯皇帝又如往常一样发出了《罪己诏》,其中痛心疾首地说道:“我设置官员,本来是为了治国安民,但基层的官员贪赃枉法,搞得百姓生存困难……”这些话表面上做出了时刻自醒的样子,但其实却把所有毛病都推在了别人的身上,实在是不算厚道。

在明朝的历史上,周延儒是一个争议颇多的人,在一部分人眼里,他有着忠臣的一面。特别是他第二次当政之后,确有些革敝出新的举措,甚至也有史书称赞他“中外翕然称贤”。但假如我们通观他的仕途生涯,就可以发现,这个“中外称贤”的人,骨子里实在攀不上那个贤字。玩起政治黑手来虽然不及另一个浑球前任首辅温体仁,但也绝对是一把好手。

二次出山以后,首辅周延儒控制的这些言官清流们针锋相对的“邪恶势力“,主要是朝中的齐、楚、浙三党的残余分子。像提督两广军务吴宣庆,武英殿大学士陈演一个是楚党的残余分子,一个是浙党的领袖。其实这三党也未必见得就是什么组织严密的政治团体,只不过是根据他们各自出身地域的不同进行划分,进而取用的一个比较简单与笼统的概括性称谓。

首辅周延儒所在的东林党,是指神宗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曾任吏部侍郎的顾宪成在无锡东林书院讲学,议论时政,批评人物,而朝中诸多正直之士与之互通声气,由此形成的一个旨在以舆论力量对抗奸党的清流团体。

所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在心“,大抵便可视作东林首倡者们在结社伊始最为原始与崇高的政治纲领。

为什么正义凛然的清流志士东林党人,后期变成了道貌岸然的伪君子集团?因为天启年间的那场劫难,东林党被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打怕了。遭阉党重创后。东林党苟活下来的大多是软骨头,这些软骨头窃取了东林党的领导权。

其次是因为在崇祯朝,东林党本身的毛病扩大化。什么毛病?清议——“空谈之气胜”。有人说,大明亡于东林党。这是言过其实,东林人无心祸国,只是无力救国。

为什么这么说呢?

大家知道,清兵南下以后,史可法。是个抗清名将。他坚守扬州,给清兵以重创,铮铮铁骨,可歌可泣。

当然了,有“正“必有“邪“,要是一个朝廷里全是好人;可惜,这种情形似乎从未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当中出现过。

崇祯十四年九月,周延儒神采奕奕地站在朝堂之上,望着四周自己曾经熟识的事物,他的心中既满足又感慨万千。出于对张溥等东林党人的承诺。周延儒上台初始确实也做了一些好事,温体仁当政时期的一些错误也纷纷得到了切实的纠正。

例如,进京之后不久,周延儒就上疏请求朱由检恩准开释漕粮、白粮的欠户,免除了一部分民间积久拖欠的赋税。凡是曾经遭遇了兵火灾荒的地区,减免当年的部分赋税。苏、常、嘉、湖等诸府因为遭遇洪水袭击,所以他又肯请崇祯皇帝允许灾民们在第二年用夏麦代替当年漕粮。

这些建议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明帝国的内政危机。除此之外经过他的努力,朱由检又下令恢复被革举人的功名,扩大了科举取士的名额,并且又招回了一批因言论错误而被贬谪的官员。刘宗周等被弃用的官员也接二连三地回到了京城。重新围绕在以他为核心的内阁周围。

周延儒的一系列举动,引起了朝野间的广泛赞誉。无论是东林党人还是昔日的对手们都开始以一种期待的目光注视着这位重新崛起的政坛领袖。所以,周延儒指示言官弹劾武英殿大学士陈演,是陈演出走应天府。崇祯也默许了。三月,清军应邀夜攻,松山城破,洪承畴、巡抚邱民仰被俘,总兵曹变蛟等将领被杀。崇祯皇帝闻报当即就傻眼了。

崇祯十五年(1642年),大明帝国所面临的形势已经非常严峻。在东边攻克了松山之后的皇太极。他的军队已经变得空前强大,随时都会对大明朝发动决定性的进攻。在西边围攻开封的李自成的造反大军迅速发展壮大。而面对风雨飘摇的江山,大明帝国崇祯皇帝这一次似乎也真正地想以周延儒的复出为契机,让混乱的大明帝国重新回到安定的轨道上。

这一次,他似乎是真的相信了这位自己亲手轰出京城的老官儿。崇祯十五年(1642年)元旦,举行完庆典之后,朱由检将周延儒等三名大学士召上宝殿,当着其他人的面,他向周延儒深深一揖,满怀期待地说道:“朕以天下听先生!”

四月三十日,夜,“听先生!战狼小队上船!”对了一下银色的怀表,孟保罗上船前要去封开镇江面的鸡笼州时,给以前书生现在是营长的苏明松对了一下时间,就大步流星的上了船。

孟保罗的大沙船而且穿过漆黑的水面,还能听到从封开镇镇子里,发出的喧闹声声。孟保罗站在船头,天空中突然出现了一颗红色启明星,像流星一样发出强烈而短暂的光,照亮了夜空。随后,一切又再次被墨汁一样的漆黑吞噬了。

三更天,快到鸡笼州了,孟保罗的大沙船落锚停在水面上,孟保罗叫来战狼小队的副队长韩亮,交代了几句。副队长韩亮领命回船舱对着三十多位战狼吩咐道,“防毒面罩也都发下去了吧?好!都准备好了吧?好!开始行动!”营长的


状态提示:第一百二十八章 42年防毒面罩--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