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青春校园>中华古代名人录>君王篇之卫前废公(前719年在位)

卫前废公,姬姓,卫氏,名州吁。卫国第14代国君,前719年在位。

是卫庄公之子,卫桓公之弟,卫宣公之兄,弑兄而立,在位不到一年,为春秋时期第一位弑君篡位成功的公子。曾通过行贿等手段,打着郑庄公胞弟共叔段在卫国避难的儿子公孙滑的旗号,纠合陈、蔡、宋攻打郑国,围郑国的东门,五日而还。后来这些诸侯加上鲁国的羽父一起再次攻打郑国,打败了郑国的步兵,取其禾而还。大夫石碏骗州吁拜访陈桓公,说只要陈桓公在周天子面前说话,就能让周天子承认他为合法的卫国国君。州吁去了陈国,结果石碏写信请陈国逮捕了州吁,卫国派右宰丑前往陈国杀了州吁。之后,卫国人立公子晋为卫宣公。

前任:兄——卫桓公(前734年—前719年在位)

继任:弟——卫宣公(前718年—前700年在位)

1人物生平

卫庄公娶齐庄公之女庄姜为夫人。庄姜无子,庄公又娶陈侯之女厉妫为夫人,生子孝伯早逝。随嫁的厉妫之妹戴妫也得庄公宠爱,生公子完、公子晋。戴妫早逝。庄姜收养公子完,视为亲生,立为太子。庄公另有宠妾生子州吁,生性暴戾好武,善于谈兵,深得庄公宠爱,任其所为。大夫石碏(与“却”同音)忠言相谏:““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骄奢淫逸,所自邪也。(我听说,爱护子女,要有正确的教育方法,不能把他们引到邪路上去。骄横、奢侈、荒淫、放荡,一个人走上邪路,都是从这四个方面开始的啊。)”并以“六逆”,“六顺”陈之。所谓六逆:即“夫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所谓六顺:即“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左传·隐公三年》)。庄公不听,埋下祸根。

桓公十六年(公元前719年),借桓公赴周吊贺之机,州吁与石厚合谋,在朝歌西门外设饯,弑杀桓公取而代之。

州吁弑兄而立,又穷兵黩武,因此卫人都不爱戴他。于是州吁让石厚请教他的父亲石碏安定君位之策。石碏早想除掉二人,于是将计就计,让二人赴陈求桓公朝觐周天子以定其位。遂与陈国联手,拘留二人,由卫使右宰诛州吁于濮,又使家宰獳羊肩杀掉自己的亲生儿子石厚,为卫国除掉两害。众大夫立桓公弟晋为君,是为宣公。

在州吁被诛之前,鲁隐公曾问大臣对公子州吁的看法,众仲认为州吁残暴狠毒,失去亲信的拥护,众叛亲离必定失败。(公问于众仲曰:“卫州吁其成乎?”对曰:“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夫兵犹火也,弗戢,将**也。夫州吁弑其君而虐用其民,于是乎不务令德,而欲以乱成,必不免矣。”)

因为州吁在位不足一年,且不受卫人拥戴,没有谥号,被称为卫前废公。前任:卫桓公,继任:卫宣公。

史臣有诗叹卫庄公宠吁致乱。诗云:教子须知有义方,养成骄佚必生殃。郑庄克段天伦薄,犹胜桓侯束手亡。

2事迹

卫前庄公死后,卫桓公即位。州吁不满,与石碏之子石厚密谋杀死了桓公,卫桓公之弟公子晋逃往邢国。州吁即位后,“将修先君之怨于郑,以求宠于诸侯以和其民”,打着向郑国复仇的旗号,拉拢诸侯,安定民心。州吁讨好宋国,联合陈、蔡,于公元前719年,攻打郑国,“围其东门,五日而还”。秋季,二次伐郑。宋殇公请鲁国发兵,鲁隐公没有同意,但是鲁国的公子翚坚持出兵。这次诸侯联军打败了郑国,把郑国的庄稼收割了才退兵。然而折腾了大半年,州吁还是没能得到国内臣民的认可,便通过石厚询问石碏稳定君位的方法。石碏便告诉他们,朝觐周天子便可以得到合法地位。石厚又询问朝觐的办法。石碏说,陈桓公受到天子的宠信,且陈卫交好,可以请他代为进言。州吁和石厚信以为真,前往陈国。石碏却暗中写信告诉陈桓公二人的恶行,二人到达陈国后便被扣押,九月,卫国人在濮地杀死州吁。十二月,立公子晋为卫侯。

3《卫国风云》之第五回诛逆子大义灭亲157

周王室东迁,主要借助于卫国、郑国和晋国的力量,故周王室与郑国的关系非常密切。郑国武公和庄公两代国君都有雄才大略,他们对内发展经济,巩固国防,对外远交近攻,攻城掠地,国力日益强盛。周平王担心朝政大权会被郑庄公操纵,遂刻意削弱郑庄公的权力,准备将原由郑庄公管理的一些事权交由虢公掌管。郑庄公由是怨恨平王,周平王畏惧庄公,只得否认此事。郑庄公不相信,于是周王室只得通过与郑国交换人质来增强双方的互信,将周王子狐与郑公子忽作为人质互相交换,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周郑交质事件。

公元前720年,周平王驾崩,其孙周桓王姬林即位。周桓王对郑庄公极度不信任,就起用了虢公忌父,打算让他取代郑庄公在周王室的职务。郑庄公对周桓王的做法非常不满,并为此大闹朝廷,导致了郑国与周王室关系的急剧恶化。大闹朝廷后,郑庄公悻悻地回到郑国,觉得怨气还没有发泄完,又派祭足带人割取了王畿之地温地的麦子,接着又强行掠走了成周之禾,周郑关系进一步恶化,史称周郑交恶。周桓王对郑庄公的做法也十分恼火,对郑国也采取了强硬态度。后来,郑庄公


状态提示:君王篇之卫前废公(前719年在位)--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