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都市现代>重生之凤舞九天>第四十一章 看大戏

甘蔗,在拜年中算是比较大的礼,拿着这个,就是启发别人家也给这样的礼,主人家不给的话,是比较尴尬的,说明人家小气。

夏灵凤小时候拜年,就谨记母亲的话,有甘蔗就拿回家,放家里了再去别家拜年。不管多远,都要回来。

秦继英和夏母看夏灵凤又抱着青青回来了,都问怎么这么快啊。

又看到手里拿了甘蔗,就问:“拜了几家?哪家给的甘蔗?”

夏灵凤说:“拜了两家!这甘蔗是金录四叔家的!”

夏母说:“你金录四叔也不富裕,人家就是大方!”

夏母和四叔四婶关系不错。喝猪血汤,就特地叫了四叔呢!

青青又献宝似地从口袋里拿出红包,递给秦继英:“给,藏到枕头下!”

秦继英一看:天啊,还有红包呢!

这个时代,大家生活都不富裕,走到哪里都不兴给红包的,给一点糖果和瓜子就不错了。

夏灵凤就笑起来:“她活学活用得好啊!一到四叔家,我都还没有教她说话呢!她一哧溜就从我身上溜下来了。噗通就跪下了,‘拜年!拜年!膝盖包子要上前,馍馍饼子都不要,只要一块压岁钱!’”

众人哄地大笑起来,尤其是夏母,开怀大笑,“哈哈哈哈”飞出了房子,飞进了周遭的家家户户,周围的人疑惑:“这个陈大拍子,又得了什么彩?这么高兴?”

母亲一把把青青搂在怀里:“我的性乖啊!你怎么这么机灵啊!”

夏母和秦继英都说,不要让青青跟去了。免得让别人破费!

青青挣了红包,又挣了甘蔗,不知道多高兴呢!看到三姑姑走,忙又要奔过来,夏灵凤赶紧说:“我上厕所!上厕所!”赶紧就溜出门去了。

夏灵凤到每家坐坐,来来回回的,这一上午,走了二十多家。

正月初一下午演今年的第一场大戏。

李洲大队有一个文艺宣传队,每年过年的时候,会为全大队的人们免费送上几出新戏。

传统的戏目有《卷席筒》,《秦香莲》《醉打金枝》《姐妹易嫁》《白金庚私访》。

今天演的是《卷席筒》,是一个传统的曲剧节目。

夏灵凤一到戏场子,哇!人山人海啊!

这是内外两个世界,外圈是头挨着头的人群,里圈是稀稀落落的凳子。老人、孝、女人都要早早地扛着凳子来抢座位。

夏灵凤上午在拜年,没有时间来抢座位。

汪安安是外来户,没有多少亲戚,只给相熟的最近的几家拜过年,姐妹几个就来到这里抢座位。

共搬来三条凳子,其中一条是夏灵凤家的。

夏灵凤低着头,看见人缝就像泥鳅一样往里钻。

于是有人吆喝:“挤什么?挤什么?”

夏灵凤仗着自己是孝子,也不说话,埋头苦钻,一股脑就钻进去了。

这个节目是老的剧目了。大家看过几次了。

从76年组成宣传队以来,正月初一下午开始,到正月初八,每年都上演大戏,《卷席筒》是每年必演的。

这时,没有什么娱乐节目,每年的过年看大戏,是最大的娱乐,甭管看过的没看过的戏,都要早早地来到场子里,哪怕来凑个热闹,也是必须来的。

仿佛就为了这个拥挤的氛围,为了这个焦急的等待,还有那锣鼓家什响起时那心中的欣喜。

外面有人喊:“灵凤!灵凤!三丫头!三丫头!”

夏灵凤知道是嫂子哥哥侄女来了。二姐是不和她们一起看的,二姐和一帮姐妹站在外围看,同伴们一起看,一起议论,有意思多了!

夏灵凤忙站到凳子上答应道:“青青,我在这里!”

青青举起小手招呼,大声喊道:“三姑!三姑!”

又是一番挤,一番推。

夏立勇好在人高马大,肩膀上扛着孩子,边挤边说:“让一下!让一下!我的凳子在里面!我的凳子在里面!”

好不容易,挤进来了!青青大声地出了一口气:“唉!”

夏灵凤刮了刮她的鼻子:“还把你累着了啊!”

青青小大人似地说:“好累啊!”

大家吵吵闹闹,一直闹到了两点钟。

忽听得高台上锣鼓咚咚作响:“咚咚锵,咚咚锵,咚咚咚咚——”

好一番锣鼓喧天!

众人心情激动,坐正身子,伸长脖子,焦急眺望着拉紧的布幕:“好戏就要开始了!”

啊,总算开场了!

大家倏地一下安静下来。

都不再说说笑笑了,坐直身子,伸直脖子开始等待。

演曹林的演员出来了,这是一个骨瘦如柴的中年男人,唱的时候,脖子上青筋暴起。

汪安安转过头来,对夏灵凤说:“你看他脖子上的青筋,走,我们去摘豇豆!”

夏灵凤一想:“嗨,这比喻还真够准的啊!可不是嘛!这脖子上的青筋可真像一根根的豇豆。”

遂笑着指了指汪安安:“真损!”

汪安安笑了!

小苍娃是这部戏的主角,这个扮演者却是文艺宣传队最老的一个人,扮演的时候都四十多了。

在十五岁的夏灵凤和汪安安的眼中,就是老头子了。

汪安安于是又转过来:“是老苍娃!不是小苍娃!”

夏灵凤双手把她的头转过去,说:“有得看就不错了!别挑三拣四的了!”

坐在这里看戏,哪怕冻得发抖,也是一种享受。

就想感受这种热闹的气氛,这种淳朴的民风。


状态提示:第四十一章 看大戏--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