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9月15日。莫斯科。
这一段时间里,朱可夫四处灭火。先在西南方向组织反击德军,后来被调到列宁格勒。列宁格勒刚刚好了一点,又被调回西线,组建预备集团军。而现在,有被调回莫斯科,组织莫斯科的防务。
在日军偷袭远东后,朱可夫认为,日军无力西进,最远会道新西伯利亚,不会到乌拉尔山,因此要求,远东军队继续向西调动。
本来命令都发出去了,随着日军的胜利推进,政治局开始倾向于不动用远东部队。
政治局开始了讨论,争论十分激烈。
朱可夫十分焦急,德军的士气因为日军的行动更加高涨,西部的波兰地区似乎认为苏联一定失败,一些投降的军队开始参加德军,或反击苏军,或承担后勤运输。这使得德军的运行顺畅起来。
听到德军到了莫斯科南部,朱可夫大惊,亲自乘车到了莫斯科城南,视察防务。
他已经极其疲劳了,旧日伤口不断地疼痛,使得他不能安睡。
因为原来的防线都在西面,南侧力量薄弱,东方则没有什么防线。看到这一情况,朱可夫之觉得心里一阵烦恶,他感觉天上的太阳格外刺眼,仿佛天空变成了红色。
朱可夫昏倒在前沿阵地上。
朱可夫是个特殊的将军。他有极其敏感的大局观,极其敏感的战略观。他能考虑所有的影响战局的因素,哪怕是最微小的因素。另外,他每每能在逆境的情况下,把一个地方的战局转危为安。他有很强的人格魅力,能在有效地调配军队后,给军队的高级将领们,甚至普通士兵以极大的激励。
不论他到哪里,那里的局面都会有所改观。也就是说,他到哪里,斯大林注意力已经集中到了那个地方。
他的最大的特点是勇于做出决定,胆大心细。其他的将军可能在军事上各自有比朱可夫强的地方,但是从斯大林的角度,朱可夫是他的一只手。斯大林的信任,是别人做不到的。
斯大林使用朱可夫这一只手十分有力,几次用下来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一次听说了朱可夫的情况,十分吃惊,亲自来医院来探望。
医院院长亲自为朱可夫做检查。检查结果刚刚出来,斯大林就来了。院长给的检查结果让斯大林松了一口气。朱可夫的旧伤复发,导致头痛,神经衰弱,长时间的劳累使他的精力透支,昏倒了。
治疗方案是先保守治疗,至于旧伤,是因为上次没有彻底痊愈就投入战斗造成的,在他的体力好了一些后才可以治疗。休息,是最根本的治疗,将军实在太累了。想让朱可夫将军为国家效力,就要让他有足够的休息。
斯大林没惊动朱可夫,悄悄地离开了医院。
回到了会议室,政治局会议再次开始了。
政治局的会议讨论的议题,第一个是应对莫斯科南部德军的进攻。目前,古德里安则了一条不同的道路,他们甚至选择田野作为道路,把村庄里的隐藏的苏军碉堡尽数摧毁后,来到了木斯克南五十公里处,目前在向西进攻,和德军包围防线南部的苏军。
前几天,苏军采用了一个坦克部队年轻将军的建议,把坦克埋伏在德军的必经之路上,用坦克突袭对方第一辆坦克和最后对后一辆坦克,然后消灭德军坦克。
埋伏的坦克在路边一到两百米出挖坑埋伏。
和历史上的情况不同,历史上,这个策略的确收到了很大的成效,坦克埋伏战术的确打击了德军的突击,有的德军坦克一整个部队都被摧毁。
因为现在大量的苏军还没有被消灭,古德里安又希望第一个冲进莫斯科,就绕道从莫斯科南部进莫斯科。这不是德军的必经之路,苏军没有布置埋伏,古德里安的计划很顺利,只遭遇了有限的抵抗。
政治局的几个人都很担忧,因为中央如果再不撤退,那么万一苏军和德军在莫斯科开展巷战,中央就有损失的危险。我们不放弃莫斯科,但是我们要把中央撤退出去。
斯大林对此不表态。
对斯大林有很深的影响的朱可夫病倒了,无人可以那么大胆的跟斯大林顶撞,无人愿意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讨论了一阵,大家安静了下来,都在等斯大林发表最终的意见。
斯大林终于发言了:“不到最后时刻,我们不要离开莫斯科。政x治x局相信,到莫斯科南部的德军不过是小部队,我们已经组织了部队前去阻击,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了。撤离重要的机关是很必要的。把生产机关撤离出去,可以在后方更好的组织生产。但是,我个人是不离开莫斯科的!”
会议上立刻商定了一些生产部门撤离莫斯科,军队不能撤离,中央不能撤离。
会议结束后,命令立刻下达。这时候,已经是半夜了。
1941年9月18日。莫斯科。
昨天,西方面军南北被德军包围,要求撤退。斯大林坚决不相信德军会如此迅速地包围西方面军,不发撤退命令。
今天中午,情报部门依旧发现所谓包围西方面军的德军还在列宁格勒,不可能包围西方面军。不过,飞机侦察,还有地面的部队侦察,地的确确发现了德军大部队。
苏军参谋部这才发现上当了。原来,发电报的人自己在列宁格勒方向,这是欺骗。因为每个发电报的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苏军情报部门未必能够迅速破译,却能迅速地了解其发报的所在地点。德军就是利用了这个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