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百人会之关东局>第433章 叶项心结,皖南难变

1941年2月16日。皖南事变爆发了。

这是大战之前的一年,各国都相对平静。大家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做着准备。山西的彭总也没想到,他的破袭战的计划,竟然小小地影响了日本,导致日本争取老蒋投降计划的彻底失败,导致日本大量从中国战区抽调部队的计划有了一些扰动。

不过,亚洲的强国日本的计划还在顽强地进行,为了南进计划作者准备。

欧洲也是大战前夕,比亚洲紧张多了。很快,德国就要入侵苏联了。欧洲的领袖们都很紧张,都在整顿军备,都在刺探军机,都在欺骗对方,放出假消息。欧洲的局势,一如乌云翻滚的天空,虽然没有雷电,没有下雨,时刻都会变化,突然雷电交加,突然狂风大作,突然冰雹倾泄,突然大雨如注。

中国呢?中国似乎和欧洲一触即发的大战没什么关系,在欧洲人看起来的一些微不足道的闹剧一般的战事此起彼伏。长江中下游的事变,苏北的摩擦闹剧,还有东北的暗箱操作,都在一只看不见的手操纵下,为欧洲大战作着准备。

这只手还要操作,在延安,在东北,在重庆,在昆明,在苏联远东,甚至在莫斯科。都要做一些事情,要让中国在这个大事变中获得巨大的好处。

在大战爆发后,这一只手还会开始操作,那时候就是关键时刻了。

关键到什么程度?只要把握好时机,亚洲和中国的战局就会急转弯。以前,不论路小明这只小蝴蝶如何煽动翅膀,甚至把电脑里的资料交给延安,样延安和他一起煽动翅膀,对历史进程的影响也是极其有限,甚至根本不起什么作用。

而1941年就不一样了。

1941年的欧洲,仿佛一个巨大的火药库,里面有几十个极其伟大聪明的领袖拿着火把,在里面争夺,在里面划分利益。时刻有爆炸的危险。

而亚洲,特别是东北,日本人和苏联人也把大批火药对方在边境,只不过在火药库里拿着火把的只有两个人,他们都想避免火药爆炸。堆放的火药是吓唬人的。

只要一个小火星儿,就可以把这个火药库点燃。

那样,历史就会巨变。

|

这个事件终于爆发了,虽然晚了一个多月。

在这件事情里,小路根本没有参与,因为他知道,陕北因为他提供的电脑,一定会作出很周密的安排,甚至会派人去监督执行,皖南是便应该不会有历史上的悲剧。

周公从莫斯科回中国之后,回到重庆,就一直处理新四军的事情。叶参谋长等人也协助他处理,前一段听说新四军的情况好了很多。

到了历史上皖南事变的时间,小路还没听到这件事,以为事情避免了,没想到,事变还是发生了。

可能是百团大战的第二阶段战役发起的原因,事情后延了。

新四军是和八路军有些不同的军队。新四军是国共合作后,红军留在江南的游击队组建成新四军。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谈判,达成协议,于37年10月将在湘、赣、闽、粤、浙、鄂、豫、皖8省的中国工农红军游击队和红军第二十八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

共方要项英为军长,而国方则不认可,正踌躇之际,陈诚给老蒋带来了一个消息:已经脱离共党十年的叶挺,愿意出来抗日。

老蒋安排这个脱离中共十年的人做新四军军长,叶挺因为广州起义失败,受李立三王明斥责而退出出党,长期和国民党左派在一起活动,和广东派系交往也很深,后来长期流亡国外,蒋以为可用。叶挺亲赴延安和毛公长谈,毛公也认可他。

结果,叶挺获得双方认可。

老蒋之所以对新四军很忌惮,是有深层次的理由的。新四军活动的地区在江南,在江西浙江等地。这个地区一向是老蒋的地盘。换句话说,他的金主都在这里。这些金主用大量的金钱支持他起家,自然要老蒋保证他们的财产安全。

虽然日本人占领了长江中下游,这里还是那些金主们的地盘,明里暗里的联系还在。金主们有的去了重庆,有的还留在老家。他们怕新四军,多过于怕日本人。

老蒋自然要控制这里。这里的游击部队也是他的人,其中就有戴老板的忠义救国军。新四军是个既成事实,是一只部队,他自然要控制在手里,至少要对这一支部队有影响。

于是有了如下的结果: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张云逸、周子昆分任正、副参谋长,袁国平、邓子恢分任政治部正、副主任。

同时成立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第四军分会,项英为书记,陈毅为副书记。辖4个支队,共一万余人。改编后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深入华中敌后。

军党领导两条线,项英等人都在两条线上,而叶挺则仅仅在军不在党。这种差异,为新四军高层埋下了祸根。新四军大事都是党决定的,很多决策叶都不能参与,很是苦闷。苦闷多了,就成了大问题了。

还有一个不一样的地方,就是这些个部队没有师或者旅的番号,只叫支队。

1937年12月25日在汉口建立军部,1938年1月6日移驻南昌。同年3月和4月,根据国共指示和命令,军部和第1、第2、第3支队到皖南歙县岩寺地区,第4支队在皖西霍山进而向皖中。接着,第1、第2支队进苏南茅山。第3支队留在皖南。第4支队在皖中、皖东游击。

这一年里,因为叶挺跟项英不合,


状态提示:第433章 叶项心结,皖南难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