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六朝云龙吟前传>第八章 一个不漏

程宗扬听得有些心动,三百金铢啊,平常人一年的收入也就十个金铢左右,三百金铢什么概念?不过转念一想,这任务根本就不可能完成,就是给一万金铢也是白搭。

卢景没有任何感情的声音响起,“五百。”

“可。”姓唐的中年人一口应诺,“不过限在十日之内。超过十日,每找到一人只得三百金铢。一月之後就不须再找。”

“先付六成。”

姓唐的中年人二话不说,拿出三卷封好的金铢,每卷一百枚,“还有一事要嘱咐先生,言不传六耳,你我之外,此事切不可有第三人知晓。”

卢景忽然道:“你不怕我拿了金铢远走高飞吗?”

“疑人不用,用人……”那人停顿了一下,“自然不会有疑心。”说着又强调道:“务必请先生全部找到,一个不漏。”

双方约好传递消息的方式,姓唐的中年人告辞离开。

程宗扬从屏风後出来,“这人是开玩笑的吧?”

“你觉得呢?”

“身份一看就是假的。什么做的小生意?随手拿出三百金铢,眼都不眨。而且你看到没有?他走的时候,一点都没有如释重负的样子,倒是满脸忧心忡忡,我瞧着,他根本就没指望你能找到那些人,说不定他从头到尾编的都是故事,那些人压根就不存在。”

“金铢可是真的。况且,”卢景拿起一封金铢掂了掂,说道:“颍阳侯可不是喜欢开玩笑的人。”

“谁?”

“那人虽然换上布衣,但鞋子来不及换,鞋尖有根扯断的线头,断痕尚新,显然上面原本嵌着明珠。他右手中指有茧,是常用刀笔留下的痕迹。一般书吏穿不起珠履,穿得起珠履的极少会用刀笔。穿珠履又擅用刀笔的,只有权贵家的门客或是家奴。”

“那你怎么知道是颍阳侯呢?洛都的王侯起码有几十个吧。”

“你记得他说那句’疑人不用,用人……’,”卢景停顿了一下,然後道:“是不是有些古怪?”

程宗扬回忆了一下,“是有些奇怪。’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这样顺口的话,他居然说不出来。”

“不是说不出,是因为避讳。”卢景道:“颍阳侯吕不疑的名讳。”

程宗扬对避讳并不陌生,也知道汉国极重避讳,尤其是名讳。通常情况下,与帝王名字相近的名词一律都需要改动。比如月宫的嫦娥原名姮娥,吕不韦的相国原本是相邦,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原本是启蛰,都是因为帝王的名讳而改动。有些还能改过来,像是王昭君,为避司马昭的名讳,改成王明君,因此关于她的诗都叫明妃?明妃曲,好歹本名还在,只是多了一个别名。而同样避讳的蔡文姬,就很少有人记得她本名是蔡昭姬。

帝王以下,子女对父母,门客对主人,同样需要避讳。前者如李贺,其父名晋,连考进士都受世人非议,以至郁郁而终。还有杜甫,传说诗圣的母亲名字是海棠,所以终生不咏海棠。後者最有名的例子是冯道,他的门客读老子,“道可道,非常道”一句,读成:“不可说可不可说,非常不可说。”

姓唐的中年人对“不疑”二字的迟疑,显然是出于避讳,卢景能从中找出事主的名字,也算是敏锐。不过程宗扬在意的是另一件事,他皱眉道:“吕氏家族的人?”

“不错。”卢景道:“吕家这一代都是废物,倒是这位颍阳侯有好学之名,人称礼贤下士,有君子之风。”

卢景语带讥诮,对吕不疑这位君子十二分的看不上眼。不过这是卢五哥的家风,就算把孔圣人搬到他面前,也照样给白眼。倒未必是吕不疑并非君子。

程宗扬道:“难道颍阳侯真遇上什么世外高人了?”

卢景弹了弹手指,“谁知道呢?”

程宗扬忽然闪过一个念头,“能让一位王侯都在意的世外高人——会不会是那位严君平?”

卢景道:“何出此言?”

“没有理由。”程宗扬坦白说道:“我只是觉得这事挺蹊跷。以颍阳侯吕不疑的身份,能被他看重的世外高人,整个汉国也不会有多少。而这样的高人多半是成名人物,想要去查,并非难事。颍阳侯遇到却难觅踪迹的高人,很可能是哪位成名人物隐名埋姓。严君平销声匿迹,会不会藏身在客栈之中呢?”

卢景不置可否,为了寻找严君平的下落,他和斯明信几乎把洛都翻了一遍,如果坐在屋中就有人送来线索,机率比天上掉馅饼还小。

程宗扬道:“五哥,这生意你接不接?”

“为什么不接?”卢景道:“找到一个五百金铢——营里的兄弟一个月也就是一枚金铢的开销,五百金铢够我养一个营的。”

“钱是不少,可一点头绪都没有,怎么找?”

“我怎么知道?”卢景翻着白眼道:“赶紧睡觉,明天早点跟我出门!”

…………………………………………………………………………………

洛都四周雄关林立,最有名的莫过于函谷、虎牢、伊阙和轘辕四座雄关。上汤位于洛都与函谷关之间,距都城三十余里,是洛都西行的必经之地,也是西行的第一个落脚点,因此市镇人口虽然不多,却颇为繁华,单是客栈就有十余家。

黎明时分,平安客栈还没开门,便传来一阵粗暴的擂门声,“开门!官爷查案!快着些!”

店主慌忙出来,刚卸下门闩,房门便被人一脚踹开,店主一个踉跄,险些跌倒


状态提示:第八章 一个不漏--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