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正月十五,那个千呼万唤,万众期待的黄道吉日总算到来了。
皇上赐的婚,自然是寒酸不得。
宛家嫁女儿,嫁妆又怎么能少得了?
裴澧夜又是皇上极力想要拉拢的人,多少人看着,盯着,找不到机会送礼,这次,不一次送个够本怎么行?
最“慷慨大方”的是裴澧夜本人,对送礼的,几乎来者不拒,不管多么贵重的礼物,都让账房记下,顺便收下。
这个世上就有那么一种人,你把家里最好最贵的东西送给他,他收下了,你还乐得屁颠屁颠的,生怕他瞧不上。
裴澧夜凑巧就是这种人。
你鄙视他也好,仇视他也好,你就是无法无视他。
这也算是一种本事吧?
宛若卿一夜没睡,即使对这门婚事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可真的要走上花轿,离开宛家的前一刻,她还是会有一些心绪不宁起来。
卯时(现代五点的样子)不到就起床,梳洗完毕,进来一个德高望重,多子多孙的嬷嬷,给她梳头。为的是沾喜气,一边梳一边念口诀:
一梳梳到尾;
二梳我的姑娘白发齐眉;
三梳姑娘儿孙满地;
四梳老爷行好运,出路相逢遇贵人;
五梳五子登科来接契,五条银笋百样齐;
六梳亲朋来助庆,香闺对镜染胭红;
七梳七姐下凡配董永,鹊桥高架互轻平;
八梳八仙来贺寿,宝鸭穿莲道外游;
九梳九子连环样样有;
十梳夫妻两老就到白头。
梳头完毕,又有喜娘进来给她开面,用绞合的双线绞去她脸上汗毛,剪齐额发和鬓角,修眉毛装扮。
据说女人一辈子,只会开一次面,就是在出嫁这一日。
宛若卿叹口气,她这辈子,大概也就只绞这一次面了吧?
等娘不再需要她照顾,她就会离开御世堡,去过自由自在的潇洒日子。
披上霞帔,戴上凤冠,红盖头就落了下来。
由喜娘扶着,大红的绣鞋踩在上好的红毡毯上,先到爹娘处,拜别父母。
这个母亲,自然不会是那梨香院的六姨娘,自然是上房的正妻乔氏。
宛若卿叹口气,人生在世,身不由己,果然是全应在她身上了。
到上房假哭一顿,这是礼仪必须做到的。
可刚出梨香院的门,便听得珍珠的声音传来:“姨娘,别站着了,风大,九小姐已经出了门了。”
“风这么大,也不知道九小姐身上的衣服穿得够不够。”燕凤月的声音传了过来,一字不差,全落入宛若卿的耳中。
狠狠心,淡漠了悲痛的心,却是止不住眼泪如断了线的珠子一般落了下来。
只有亲娘,才会在女儿攀得好人家的时候,还会想着,天这么冷,不知道她身上穿的可还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