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青春校园>清末北洋海军提督>第八百七十七章 让我们敬畏智慧吧!

“喂,三副比绍夫少校,你难道没有听到我以长官的身份,命令你马上,也就是说毫不迟疑的交出你的好东西吗?”二副列卡斯基中校将手叉在了腰上,这样好增加说话的分量。让部下看到自己的这个架势的话,感到有种畏惧感。

但是,二副列卡斯基中校显然是低估了对方的力量,也过高的估计了自己的力量。因为,三副比绍夫少校非但没有什么动作,竟然连点反应都没有。“喂,三副比绍夫少校,难道你的耳朵聋了吗?是不是还要你的领导再说第三遍呢?”

“别装腔作势了,列卡斯基中校,你没有权力要求我这样做。我只听从二赖子司令官还有大副柳巴斯基大校的话,当然了,还有刚刚受到重用的灭鼠特别行动大队长巴巴罗夫少校,至于你吗?我认为还是不要太嚣张的好。”三副比绍夫少校轻蔑的说道。

什么?这个家伙太目中无人了!竟然连我这个中校二副都不放在眼里了。好吧,我现在就让你见识一下什么是二副列卡斯基中校的力量。“混蛋家伙,马上把你的双手举起来!离开这里,跟我到指挥舱走一趟!”二副列卡斯基中校拔出了手枪,顶在了三副比绍夫少校的脑袋上,说道。

喝,动起武来了是吧?三副比绍夫少校起先有点紧张,他倒不是怕二副列卡斯基拔枪,而是怕他的手枪万一走火,岂不是就要命了吗?现在三副比绍夫少校是天不怕,地不怕,就怕二副列卡斯基中校的手枪走火。

因为他手里的这把手枪,三副比绍夫少校是再熟悉不过的了。过去,这把手枪曾经是比绍夫少校的配枪。那还是他担任炮手副总监的时候,舰长给他配备的。谁知道,这把枪都老掉牙了,枪栓要不就打不开,要不打开了,就合不上了。

还有,弹夹里的子弹,永远是第四发子弹卡壳。而且是天经地义的卡壳。既不是第一发,也不是第二发,还不是第三发,偏偏就是第四发。而且,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发射完子弹的枪口里,总是跟烟囱一样的冒着青烟。

为什么要冒青烟,谁也解释不清楚。有人认为这个很可能是子弹的质量问题。音信燃烧不充分,部分的火药在枪膛里自己在燃烧,所以就出现了冒烟的情况。还有人不是这样看的,认为是枪膛里太热引起的。

为什么枪膛太热,会出现冒烟的情况呢?持枪膛太热观点的人认为,或许是外面冷,枪膛里面是高温,所以说冷暖空气这么一汇合,就会出现枪口冒烟的情况。这样的现象在大自然当中是屡见不鲜的。你只要看看海边春夏之交的时候,老是出现雾气腾腾的景象,就不难理解枪口为什么要冒白烟的事情了。

且不管上述的几种观点是对还是错,反正这样的手枪谁掌握,谁都心里不踏实,甚至在端起枪射击的时候,还有点发毛呢。唯恐子弹会在枪膛里没有击发出去,而出现在枪膛里爆炸的意外情况。因此,当比绍夫少校一旦获得了担任三副的新职位的时候,马上要求领导将自己的手枪更换了。

现在,这把老掉牙的手枪又武装在了二副列卡斯基中校的手里,他还美滋滋的以为自己掌握了什么新式武器呢。所以说,为什么三副比绍夫少校起初紧张呢,就是生怕这把破手枪万一出现走火的情况,可就糟糕了。

要知道,二副列卡斯基少校把手枪几乎整个的顶在了三副比绍夫少校的脑门上,你想想,万一走火的话,枪口不是冒白烟的情况了,而是货真价实的发射出三发子弹来。为什么是三发子弹呢?因为前面不是说了吗?这把手枪实在是太老掉牙了,你扣动扳机,想发射一颗子弹,可是一连三发子弹都会嗖嗖嗖的飞出枪膛去,你说要命不要命呀?

如果只走火一发子弹,在枪声响起的一霎那,你可以迅速偏头,躲过子弹,可是接二连三的嗖嗖嗖的连续三发子弹都出来的话,你就是上帝,也没有那么灵敏的反应速度呀?既然是没有神马的速度,那就等着一命呜呼吧。

因此,三副比绍夫少校眼瞅着二副列卡斯基中校的手里的手枪,起初紧张并且发毛,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不过,他很快就调整了情绪,越是在这个危急的时刻,越是要保持一颗沉着冷静的心,要出惊不乱才行呢。

如果你要做到从容不迫的话,就会给对手带来一种不安的。所以说,本着这个想法的三副比绍夫少校把脑袋高高的扬起,胸康子高高的挺起来,并且收腹,提臀,吸气,让丹田里的气息慢慢的从呼吸道出来,这样就可以避免身体不由自主的抖动的情况。

“正当二副用枪盯着我,我也不能失去骨气,为了捍卫一个军人的尊严,我做好了随时献出自己年轻生命的打算……”瞧,这个三副比绍夫少校面对着黑洞洞的枪口,竟然哼唱起了俄罗斯民歌。而且歌词都是自己瞎编乱造的。

当然了,这个歌曲也不是白唱的,这样临危不惧的姿态也不是白做出来的。果然,二副列卡斯基中校倒是显得有些底气不足了,他的握住手枪的手,在微微颤动着。啊,这是他心里发虚的表现,这是他自卑的体现。

啊,我胜利了!就像是中国古代兵法所倡导的那样,不要一兵一卒,而迫使敌人屈服。现在,我三副比绍夫少校没有拔枪,不是我没有枪,我有枪!而且,我的手枪要比二副列卡斯基中校手中的枪要好,性能要强。

可是,我有枪为什么没有拔出来指着二副列卡


状态提示:第八百七十七章 让我们敬畏智慧吧!--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