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裂土封疆(二)
赵炎知道,历史上,在公元321年祖逖将军郁郁而终后,东晋的士族权贵们依然不放过他的亲信部将,祖逖将军之弟祖约以侍中出任平西将军、豫州刺史统领祖逖余部,朝廷先是假意召他回淮南,百般刁难后迫使祖约与苏峻等谋反,而后晋庭出兵直接剿杀,直到祖约走投无路之下投降了胡寇石勒,使祖逖将军的一世英名蒙上了灰尘,祖逖幸苦九年建立的军事力量土崩瓦解,晋庭里的那些豪门名士这才松了口气校园全能高手。
虽然祖逖之弟祖约做了汉奸,但是在东晋的权臣们安心了,没有人能威胁到他们的偏安统治了,君臣上下再也没有北伐的雄心壮志了,所以之后的几次北伐都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就是朝廷上下都没有北伐额勇气了,勉强的北伐即使在前期获得了一些战果,那么最后也只有失败…
当然,祖逖将军九年北伐的成果也在祖约失败后立刻分崩离析,曾在祖逖将军旗下英勇奋战的河南、淮北百姓也被迫沦为胡寇的奴隶,汉家袍泽中又少了位真汉子,但是为此,晋庭的豪门世族权臣们却弹冠相庆,为此欢欣不已。
祖逖的经历就是前车之鉴,要想乱世求生,绝不能仅仅依靠晋庭,也不能奢望深受儒学熏陶的衣冠世族能够矢志北伐,匡扶中原,能够依靠的就只有自己手中的雄兵,所以赵炎必须靠自己,他也只能靠自己的努力在能在辽东存活。
公元317年9月底,赵炎一行人离开襄平,开始了巡视的路程……
辽东自古以来就地广人稀,在五胡乱华的中后期,整个淮河以北的大地上,只有一千万左右的人口,平均起来每平方公里不过三四人。在中原,后赵石勒死后,其子石虎的统治下的中原甚至出现了一个旷古绝今的、方圆数万平方公里的兽园,如此大的兽园里没有一人居住,居住的全是石虎圈养的野兽。
而现在虽然人口要比后来多,但是地处苦寒之地的辽东、千山山脉一带的辽河平原人口大概也和后来的中原差不多,而辽河平原则是赵炎巡视辽东的第一站,也是发展辽东经济重要的一环…
赵炎一行人从襄平南下后经过侯城再向南行百里,那里就是肥沃的辽河平原,盆底状的辽河平原一面临海,三面环山,易守难攻,后世的中国将这里建设成了一个巨大的商品粮基地。
而在几十年后,日益壮大的慕容鲜卑部族大举南下,独占了这片肥沃的平原,这才使慕容鲜卑有了挑战天下的实力,而那位威名赫赫的民族英雄也是死在了慕容鲜卑的刀锋下,当然他那武悼天王的名号也是慕容鲜卑君主迫于民愿而追封的。
清晨,赵炎看着眼前广袤的平原久久的不能平静,陆卓远则兴奋的看着眼前仙境一般的土地,不由得有些痴迷了,则就是我们的土地,而哈齐儿则更是感到一阵阵的震撼,因为在远处,还有着大片大片的草原,这里可是天然的马场…
“主公,这里的土壤如此的肥沃,如果我们有着二十万的百姓在此处屯田,开垦千亩良田,那么我们辽国仅凭这里就几乎可以养活全部的百姓和军队了”岳布看着眼前的土地若有所思的说道。
赵炎闻言点点头,但是这个耕种方法却需要商榷,不过他对这个方面确实没有什么研究,所以只好看着岳布,岳布也微微一笑:“主公,在耕种方法上,现在普遍使用的是牛拉耕犁,直辕犁倒是很好,但是我的师傅曾今收集并设计了几种农业器械,有石磨、风车、双轮双铁犁、连枷、纺车、草鞋器、碓、打谷板等,还有他精心写的一部书,阐述农业技术和耕种技术,我相信这会给主公很大的帮助的”。
赵炎闻言大喜,想不到自己还在为农技的问题烦心,但是现在马上就有了一位专业人士了,“岳布先生,看来辽东屯田的事情需要你和工部、户部的人一起负责了,呵呵,岳布先生,麻烦你了”!
“愿为主公效劳”岳布也微笑着答应了赵炎的委派…
辽东农业的发展关键在于有经验的农夫、农业技术的改良和牲畜的数量,大量胡人的归来带来了先进的畜牧技术,也带来了大量的畜力资源,以前辽东的农夫都采用人力拉纤耕作,但现在好了,以后工部下面的工场可以根据岳布的设计,打造出“双轮双铁犁”与其它的耕种器械。
将来辽东的百姓可以使用双轮双铁犁,让耕牛能够在田地里快速的作业,顿时令耕作效率比普通牛耕提高二十余倍,此后,辽东地区的农夫可以耕作比以前多八倍的田地。同时,境内的胡人牧民也依靠畜力的使用,彻底与辽东百姓融合到了一起。
在赵炎的记忆里,根据史书的记载和后来的推算,英国一个劳动力就能耕种一百二十亩旱地,每年至少收获一万两千斤粮食。
在中国,一直到了到了清代,在中国古代农业最发达的江东地区,一个采用牛耕的劳动力能耕十二至十三亩水田,岁收米二十至三十石,合稻谷四千五百至六千七百五十斤,虽然单个的劳动力生产效率上,英国农夫远远比不上中国农民,但总产出上,英国农夫的成果是中国农民的一倍以上。
而现在辽东的情况则和英国类似,拥有广阔的可耕地,但是劳动力不足,而且大部分是旱田,所以赵炎首先想到的就是改进农业技术,因为辽东的旱田广布,单位生产再高也不可能比不上南方的水田,所以精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