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青春校园>北地烽烟>第二百六十五章 中原暂定(四 上)

第二百六十五章 中原暂定(四 上)

随着岑延入辽国的高层,那么必然会引起旧的格局发生严重的变化,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各方势力的此消彼长。

虽然赵炎知道坞堡系是自己最忠实的支持者,但是很明显,坞堡出身的这些人大部分都是一个合格的将军,而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或者说是官员,而且面对着辽国错综复杂的关系,这些没有多少外在势力支持的坞堡官员很难很好的施政。

当然,在赵炎的内心深处也是明白平衡的重要性的。虽然坞堡势力很忠诚,几乎可以说是自己的铁杆支持者,但是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势力全面的控制了辽国,那也不是一件好事情,即使他们是自己最忠实的支持者,对统一大业来说也不是意见好事情。

政治就是妥协,政治就是利益的交换,北方士族、江左世家、北方世家实力极其的强大,想要牢牢的占据河北、河东诸地,没有这些世家的支持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而这也是赵炎目前最头疼的一件事情。

而这次史万里等人对岑选不满的原因也在这里,毕竟江左岑家也是一个很大的势力。虽然岑淹他们的关系并不大,但是这也足以引起这些开国元勋们的警惕了。

之前由于战事的原因,辽国各方面的权力高度集中,一方面便是六道行军大总管掌握了辽国大部分的地方军队。虽然黄梦杰、陆卓远等人都是忠心耿耿的,但是现在也暴露了很大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权责不清,这也是这次的叛乱成功爆发的另一个外部原因。

要不是赵炎很快分割权利,命令段远山、陆卓远等人平乱,后果恐怕不堪设想,所以行军总管这一类的职务平时就不用设立了,而这次赵炎设立的州总管和刺史制度却是很实用,自己的那几位老兄弟还是分配各重要州去做总管或者到燕京去好些。

迁都是赵炎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而在幽州燕京修建乾清宫就是这样的一个原因,盛京城地处辽东,以前还不觉得什么?但是现在才发现了行动的不变,而燕京城本身就是北方重镇,由玄布大和尚营建的乾清宫更是扩大了燕京城的面积,即使这次羯族人北上也未能打到燕京城下。

而迁都一方面是出于政治和军事上的考虑,为了能够更好的掌控中原,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平衡朝局而设立的。

赵炎一直很信任陈浩若,当然,陈浩若也做的很好,但是赵炎忘记了一点,陈浩若只是臣子,而不是辽王,他不想做一个权相,但是按照赵炎平时的做派,他不做个权相也控制不住朝廷。

这种情况赵炎也是知道,所以才会有宣政殿的设立,但是因为事情匆忙,很多问题都没有处理好,在这种情况之下,一定程度上也引起了朝廷的混乱,这样来看,赵炎也有着很严重的责任。

所以,赵炎这次北上,主要就是要处理三件事情,第一,最短的时间里平定辽东的叛乱,第二,迁都燕京城,第三,整饬朝纲,重新规划朝廷制度,由于大批人才的加盟和大战的结束,赵炎现在有着足够的时间、精力和人才来支撑他的改革,而在这之中,最重要的就是三省六部制度的实施。

不过在北上之前,还需要把中原的事情安排好,这里是自己新的根据地,肯定需要守好的,而由于军内人士的反对,赵炎现在不得不重新规划守备中原的人选。

“孟孙兄,我辽国人才济济,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来替我守中原啊!唉!孟孙兄,你可有什么好的建议?”烦闷的赵炎看了看身边一脸笑意的张宾,无奈的轻声问道。

张宾看了看赵炎,笑着问道:“王爷,不是已经命令岳布、福全、杨杰三位将军守备,而岑选大人负责政务了吗?”

赵炎闻言摇摇头,无奈的说道:“孟孙兄,很多将领都反对这件事情,我也有些踌躇啊!而且说实话,我现在也有些缺人手,如果可以,我绝对不会让岳布将军留在中原的!”

张宾闻言笑了笑:“王爷有珠玉在手,怎么就没有发现呢?”赵炎闻言愣了愣,看着张宾说道:“张先生是国之大才,守备中原自然是绰绰有余,但是我还需要先生来坐镇燕京啊!”

张宾闻言笑了笑:“王爷,非是宾也!目前中原需要的安定,所以,我们需要设立一个总的机构来统领中原,战事其实并不多,等到迁都是事务完成再寻机撤销,因此,臣向王爷建议,军事上由杨杰将军、王烈将军、哈齐儿将军、林元生将军、史万里将军、燕荣将军、王照辞将军七人负责,政务上由裴用、岑选、郑元、崔则等四人负责,并且在北上之后调张敬先生南下负总责,同时引入闪族谷深杰、蒙奥、子车英、伯赏木华四人!可保中原无忧!”

赵炎闻言不由得一愣,但是很快反应过来,看着张宾笑着说道:“孟孙兄果然不愧智者之名,好!就这么办!”

赵炎想了想继续说道:“命令组建河北道行台,驻屯襄国,任命张敬为行台尚书左仆射兼吏部尚书,杨杰为行台右仆射兼兵部尚书,岑选为户部尚书、裴用为工部尚书、郑元为刑部尚书、崔则为礼部尚书,哈齐儿为兵部侍郎兼河北道行军大总管,王烈为副大总管,林元生、史万里、燕荣、王照辞、谷深杰、蒙奥、子车英、伯赏木华并为总管!”

张宾闻言笑了笑,显然也是很赞同赵炎的意见,由张敬和杨杰两人负总责也是张宾的意见,毕竟


状态提示:第二百六十五章 中原暂定(四 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