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青春校园>北地烽烟>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改革(一 下)

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改革(一 下)

按照赵炎的命令,陈浩若和鲁平两人进行了周密的筹划,在经过一系列的调动之后,才将众臣集中到了王府,接受改革的命令。

在政治方面,废除辽王府内外府的编制,王府单纯的作为辽王的起居室,在王府下设立内务府、南书房和军机处。

内务府负责管理王府的事务,王府南书房招文武重臣入值,设立了专门的区域和楼阁,商议国家大事,拟定政令的基本内容。

同时,三省主官均为南书房协办大学士,而直属辽王的军机处,兵部负责行政领导,而作战训练由军机处负总责。

辽王府迁移到在盛京城北城北山新建的王府中居住,新王府依山而建,由阳裕主持,在玄布大和尚的帮助仅仅三个月就顺利的完工,这也是晋庭的要求,而在新王府上,可以俯览整个盛京城…

而城中心的王府则完成了改造作为辽国的政权中心,组成内阁,为中央行政机构,下设吏、礼、户、兵、工、刑六部以及大理寺、太仆寺、国子监、钦天监、翰林院、理藩院、都察院等十三个机构。

在太仆寺下设立辽河屯田牧业管理处、黑水屯田牧业管理处、白山屯田林业管理处、盐业管理处、渔业管理处和工务管理处、商务管理处、辽东钱庄等机构,专门负责屯田、牧业、林业、盐务、渔业、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和管理。

而在地方上,调整设立辽王八府,辽东府(驻辽阳),辽西府(驻宁远),北平府(驻北平),高丽府(驻平壤),吉林府(驻龙城),南黑水府(驻宁古塔),北黑水府(驻伯力屯),江东府(驻江东屯)。

废除千户制度,所有北迁各族人全部纳入各府的直接管理之下,而愿意回归部族的人则在赵炎平定慕容鲜卑后西归,不过这部分人看起来并不多。

在军队的整编上,设立关宁军和北府兵、黑衣卫三部分,关宁军作为中央常备的军事力量存在,编成二十营十万余人,驻扎在盛京城周围,主要位于辽东、辽西和吉林三府境内。

黑衣卫包括六个营三万余人,负责盛京城的防务,另外,黑衣卫下辖各营全部改编为龙骑兵营,由左右都统、六大统领负责统帅,而最精锐的龙骑禁军也扩大为二十个小队二百六十人,王府八个小队,大营两个小队,内城五个小队,另外五个小队随军。.

北府兵则分为各府守军和前锋营、大营驻军两部分,其中,辽东府两营、辽西府一营、北平府两营、高丽府一营、吉林府一营、南黑水府一营、北黑水府一营、江东府一营,共十营五万余人。

前锋营别称“狼军”,是由原先的千户突骑兵改变而成的,主要在已经归顺的少数民族中挑选而出的精锐骑兵部队,随着少数民族的入府,所有的民族统治结构已经不存在,所以狼军已经成为辽军的正式军队,虽然名字是营,但是兵力达到了两万多人。

大营驻军则由宁远(驻宁远)、北平(驻燕云十六州)、白山(驻丸都)、龙城(驻龙城、吉林)、黑水(驻宁古塔、伯力屯)、江东(驻江东屯)六个大营,其中,宁远、白山、龙城、黑水、江东大营等五营各辖三个营一万五千多人,而北平大营管辖五营北府兵两万五千多人。

北府军六大营共辖有二十营十万余人,前锋营两万余人,各府守军十营五万多人共计三十一营十七万余人,另外,为了弥补战时的招兵问题,赵炎在各府共设置了十六个训练营,按时操练后备的军队,平时为民兵,战时补充各府守军和大营的军队。

关宁军的征召则在盛京城外的关宁军训练营中完成,为完全职业兵的制度,实力在辽军各部中首屈一指。

整个辽军拥有关宁军二十营十万余人,北府兵三十一营十七万余人,黑衣卫六个营三万余人,共计三十万余人。

在各级官吏和将领的人选上,赵炎和陈浩若等人也是煞费苦心,最终决定任命陈浩若为南书房大学士兼辽国内阁军政总督办,总理辽国内阁军政事务,作为赵炎的首席副手。

南书房由陈浩若为首担任大学士,鲁平、韩宾、阳裕为协办大学士,岳布、王累、赵平、陈征、陆卓远、段远山六人为署理大学士,王浩、玄布大和尚、张敬、张离、刘群、崔濬、张班、孟卓、徐光、程遐、裴宪以及段远山、黄梦杰、刘传、钟炎、仲玄、段文鸯、段匹襌等二十六人为学士,共三十六人组成南书房,成为辽国真正的权力机构,由赵炎主导。

任命韩宾为军机处军机副使,鲁平、阳裕、张敬三人出任内阁辅政大臣,作为辽国的最高辅政人员。

另外,任命岳布为军机处辽军都督,段远山为副都督,陆卓远为辽军关宁军大都统,冉瞻为关宁军副都统,任命哈齐儿、杨开远、段文鸯、段匹襌四人出任北府军四大都统,入值军机处。

任命林天生、林元生出任黑衣卫左右都统,也同时是赵炎的近身护卫,林天生负责黑衣卫大营、王府的安全以及盛京城内城的安全守卫,林元生负责赵炎的贴身安全。

此外,任命黄梦杰为北平大营行军大总管,任命钟炎为宁远大营行军大总管,任命林振威为黑水大营行军大总管,任命刘传为白山大营行军大总管,任命仲玄为龙城大营行军大总管,任命林破虏为江东大营行军大总管。

这样一来,赵炎的亲信部将则完全的掌控了辽军


状态提示: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改革(一 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