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氏前几天听说了圆宁诋毁方宁名声的事,对这孩子的恶感加深,她才不想揽这档子事呢。方氏冷淡地接道:“夏宁刚嫁过去,谁也不认识。再说圆宁这孩子生得好,只怕眼界高,一般的人家未必瞧得上。”
王氏忙说道:“她眼界才不高。我和他爹也不求别的,能像钱家或是宋家那样的就行。”
方氏暗笑,这还不高呢,上哪儿找去,她当她闺女是天仙啊。方氏跟王氏东拉西扯了好一阵子,实在不耐烦,只推说还有别的事要出门。王氏不得不悻悻离开。她回到家少不得又将方氏的推托之词复述了一遍,末了,又埋怨闺女没本事。
圆宁狠狠地咬着唇,眼中闪着冷光,她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最后抬起头一脸坚毅地说道:“娘,你别到处求人了,求谁也不如靠自己。我知道该怎么办了。你就等着瞧吧。”她心里暗自冷笑不已,终于有一天,她要让这些人羡慕自己。自这天以后,圆宁比以前更注重穿着打扮了,而且跟小婶陆氏打得十分火热。她的嘴头伶俐,又着意奉承,杜朝栋对这个侄女十分满意,连连对外人夸奖,当然有时还会贬损一下方宁。
静宁得知后,气得要去找他评评理。方宁忙阻拦道:“我不稀罕一个带绿豆壳的绿头苍蝇的夸奖。他爱夸谁夸谁。”被这样的夸是她的耻辱。
新年过后,天气渐渐转暖。春回大地,人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忙碌。方宁一家更是忙得不可开交,这一次,方氏一下子抓了八头猪仔。因为杜朝南常年去给县里的饭铺送菜,跟那些掌柜的都熟悉了,有几家饭铺的泔水都归他了。他想着接下来还有两个闺女要嫁,还要给四闺女准备一份丰厚嫁妆,自然要拼命一些。其实当初给夏宁备嫁时,方宁姥姥和刘大同都说嫁妆太丰厚了,要都这样,家底都掏空了。但夫妻两人再三商量之后,决定还是这样才安心。首先,钱家的家境不错,在别人眼里夏宁是高攀钱家,况且对方下的聘礼也厚,如果嫁妆太少,闺女在婆家难免会抬不起头来。反正他们夫妻俩还年轻,还能干个十几年都没问题,再说家里又没儿子,招女婿也不用费什么钱,财产不分给闺女分给谁?
除了抓猪仔,杜朝南又和李三顺一起,开了半亩荒地当菜地。东院的猪圈又在方宁的建议下重新修整了一下。以前光要清理猪圈就是一项重活。一担担的往外挑猪粪真是又脏又累。如今可是八头猪,活计越发重了。方宁就跟父亲一起商量着将猪圈的地面铺上石板修成斜坡,坡下打通几个圆孔,用粗些的竹筒直连到外面的大粪池中。每天用水冲洗猪圈,然后连水带粪一起流到粪池里。天热时直接冲洗就行,天冷时用热水冲完再铺上麦秸。这样既干净又省力气。
猪圈修整好,春宁和李三顺的婚期也到了。方氏夫妻俩只请了方家、刘家、钱家、汪家和里正夫妻。老宅的人只是例行通知了一下而已。对于春宁的再嫁,村民们说什么的都有。不过,他们一家人也学会无视传言了。人活在世上,要想不被人说是不可能的,自己过得舒服才最重要。
按照之前商量的,夫妻两人想给春宁陪嫁二亩地。不料,春宁死活不肯接受,李三顺也红着脸说他以后一定能让一家人过上好日子。方氏见两人态度坚决,只好作罢。反正他们离得也近,想帮衬也方便。
接下来方宁开始带着父亲准备嫁接果树,他们都没有经验,一切都是摸索着来,成不成也无所谓。杜朝南又联系卖果树苗的人定了几百棵树苗,准备把果园扩大一些,同时还跟李三顺商量着在园中间彻一道木栅栏。方宁不明白他为什么要隔开果园,杜朝南温和地一笑:“你以后就知道了。”
今年八月,宋乔就要去府城参加三年一度的乡试了。因此从年后开始,他就在宋老财的督促下开始用功读书。除了送肉送点心外,他来方宁家的次数明显减少,方宁觉得他读书辛苦也回送了一些吃的。送得最多的还是鱼虾。小木头成了他们之间的快递员。
这些日子以来,方宁变着花样给宋乔做鱼,炖鱼、煎鱼、烤鱼、炸鱼。
宋乔觉得自己都快变成鱼了。
他忍不住问小木头:“为什么总送鱼?”其实他最想问的是鱼有什么特殊含义吗?他翻遍了诗经也没找到关于鱼的情诗。只在《庄子》里面找到了几处关于鱼的记载。
小木头再次对他露出嫌弃的表情:“方宁说了鱼是补脑子的,吃鱼可以让人变聪明。”
“嗯。”原来如此。
小木头继续说道:“她肯定觉得你不够聪明。你看她都没送我鱼吃,我想吃啥吃啥。”
宋乔慢条斯理地接道:“她肯定觉得你补了也没用。”
小木头别过脸去:“我就知道你眼红我。”说罢,得意扬扬的离开了。
时光飞驰,转眼间就到了六月底。考试在八月初举行,宋乔七月初就要动身去省城。宋老财也挺善解人意,恩准儿子可以四处走走,换换脑子。宋乔接到赦令,拔腿就往村南头跑。
方宁早早准备好了一床薄被子,还有驱蚊、提神的药膏,以衣治痢疾的药丸,外加一些零碎但实用的小东西,装了满满的一包袱。
她一见到宋乔就笑着将包袱递了过去,宋乔抱着沉甸甸的包袱,感动得一塌糊涂。她一个女孩子家哪里知道科场用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