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宁笑道:“哪能啊,你老是一家之主,还是要你拍板才好。再说爹见得世面多,还能帮我参详参详。”
宋老财满面笑空,沉吟了一会儿道:“先不急,我慢慢给你打听,看看谁家经营不下去,或是家里有事了急着转让,咱好低价买来。”
方宁笑着应下了,她此时不由得想起了小舅妈的话:家里的事有时候真的没必要非得分出个输赢来。对于小事杂事,也不能事事都讲原则。有时候老人讲究的不过是几句话而已。你让他舒心了,自己也就舒心了。
就像买铺子这事,大主意肯定是自己拿,但是到宋老财面前说一声,于她也损失不了什么。怪不得现代人说婚姻家庭是一门高难度的学问,有很多一辈子都做不好这种学问。而古代的情况比现代要复杂多了。
临近过年时,方宁又进了一批写春联用的红纸,宋乔和宋柳终于能发挥长处了,两人比赛飚字。两人的风格也颇为不同,宋乔的字清俊端方,显得中规中矩。宋柳的字则是十分飘逸酒脱。方宁看着直赞叹,小木头连忙安慰她:“不会写字也没啥,他们还不会做饭炒瓜子呢。我也不会写。”
方宁冲小木头笑笑,带着来福玉嫂在旁边剪纸,有时还帮着想春联对子。写好的春联和剪纸都拿到店里卖。
宋家店铺的生意越来越好,宋老财整日满脸带笑。如今家业兴旺、儿女和睦,儿子儿媳乖巧懂事。他觉得十分满足。以后就等着含饴弄孙吧。经此一事,他对于孙子虽然期待,但也不再催了。他是过来人,自然明白太早生育对女人损伤大。晚一年又算什么,反正自己正当壮年不用着急。宋老财不急,倒有别人替他着急起来。有的村民看方宁嫁进宋家一年仍无动静,大嘴一歪,开始说起闲话来。特别是孙氏,她闺女冬宁也有了身孕,朱家人对她比以前重视了许多,这让她一度夹着的尾巴又重新翘了起来。夏宁和秋宁已有身子,她略过不提,就开始专拿方宁说事。方氏曾对一些关系走得近的妇人委婉的说明了事情真相,但仍挡不住有些人起哄架秧子。方宁得了消息,也没说什么,反过来劝慰父母不要多想。她自家的事没有必要跟这些闲人解释。
孙氏见了方氏得意洋洋地炫耀:“这女人只有有了孩子才能在夫家站稳脚跟,自从你侄女有了身子,她婆婆对她那个好哟,走路怕累着,坐着怕抻着,天天大鱼大肉的进补……”
方氏神色平淡:“方宁她公公说了,方宁年纪不大,等养上两年再说,以后孩子也壮实。再说了,我闺女跟你闺女可不一样,她一进门脚就站得很稳当。”
孙氏被噎了一下,顿了顿,接着唧唧歪歪个不停,方氏左耳听右耳出,继续做她的活计。
……
腊月十三这天,王家来人给杜朝西一家打了个招呼,说三天后来接圆宁进门。王氏一打听对方竟然只打算用顶轿子把人抬进门,心中老大的不爽快。那来传话的婆子皮笑肉不笑地说道:“纳妾都是这样,跟娶正房奶奶可不一样。夫人要若是不乐意就去找我们老太太说去。”王氏哪敢去找,上次到王家去闹,一看到王老太太那神情,当时就怕她吓怂了。
王家不重视,王氏决定在家好好办上一回,也好将以前送出去的礼都收回来。
方宁已经成家,自然也要随礼。但她十分不想去见那母女俩,实在破坏心情。
宋老财一听要去杜朝西家吃饭,自告奋勇道:“你没空是吧,我去。小木头、来福也跟着。”小木头虽然爱凑热闹,不过今日却破例了,他才不愿意去。宋老财动员不了小木头,只好拿着几尺卖不出去的陈布,带着来福玉嫂和两条狗大摇大摆的去吃席了。方宁实在无语了,这个公公估计能把王氏的鼻子给气歪。
家里就只剩下了他们四人,这几人像离了大人管束的孩子一样,欢呼雀跃,兴致颇高。宋乔和小木头负责烧火,方宁和宋柳合作做饭。四个人嘻嘻哈哈,连说笑边做饭,方宁烙了鸡蛋灌饼,做了酸辣汤,还炸了金黄酥脆的薯条,番茄酱也有,是她秋天时熬好藏在地窖里的。冬日天冷,四个人干脆就凑在温暖的灶房里吃饭。一阵阵欢声笑语时不时的从厨房里传出去,连阴冷的冬日似乎也被抹上了一层暖色。
他们刚吃完饭没多久,宋老财就带着人回来了。玉嫂去收拾厨房,方宁则在躲在屋里用细线缝一截羊肠,旁边的盆里还有像鱼鳔的东西。宋乔不明白这是做什么用的,一脸好奇的盯着看了一会儿,方宁神秘而又略带羞涩地一笑:“过几天你就知道怎么用了。”她示意宋乔俯耳过来,小声的把用途说给他听。宋乔面红过耳,手脚无措,等了好一会儿才平静下来。他再看看那两样东西,摇摇头认真地说道:“太、太小了,根本穿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