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青春校园>宦海风流>第二十二章 授职

孙回之案,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丁晋大难无恙、竟有后福,也颇让一些曾经幸灾乐祸,以为他已经完蛋的胥吏们心中踹踹。

不过这些家伙,无一不是混迹官场脸皮修炼得铁厚的老油条,再是慌张恐惧,也知道现在自己最应该做什么。于是,无数的马屁讨好话,像窝蜂一样飞向丁晋。

虽然对这些反复无常的“墙头草”很讨厌,但丁晋也知道,官场之中,最是这种人居多,也没必要得罪他们,毕竟以后自己主持县署事务,还需要这些人的配合。

圣旨下达后的第八i,“御史”铁良臣离开了裕县,启程返回京城长安。送走他后,孙案风波已经算是彻底烟消云散,丁晋立马给家中写了一封信,催促兄长等人即i赶赴裕。

来,丁虎和姐夫黄玉,在上个月已准备带着丁晋妻儿启程。临到就要出的时候,却接到丁晋的书信拦阻,说是近i裕县境内出现了匪盗,路途不平,为保安全,让他们稍等数i,待自己缉清盗贼后,再让他们过来,于是丁虎一行便耽搁了。

其实,丁晋当时担心得是自己会在孙案中被处置,那么,如果冒然让家人前来的话,到时候不仅不好进行安排,也徒让他们担惊受怕,于是便决定等待案件有了眉目后,再行处置。

现在。风波已平,丁晋思念亲人地心,愈加热烈起来,于是急忙写信给家中,让亲人来团聚。1c整理

在等待兄长妻儿到来的这段时间。丁晋作为一县之令。当然不可能是无所事事地闲着,相反,肃清孙回党羽后,丁晋面对的是一个积弊重重、人心散漫的烂摊子。

俗话说“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县署种种职权:劝农、理财(征税)、狱讼、兴学、治安、刑捕。军役。工程建筑等等,这些重要事务,哪一样都需要县令的cao心和劳力。虽说是外人羡慕地“权力”,在某一方面来看。却是最为累人缠人之“麻烦”。

丁晋记得在平遥县地时候,虽然“县令”李翱同样需要对这些事情一一过目审查,但是因为各有其司,每一样事务,都有对应的能干之吏,尽心负责。所以李翱虽懈怠,县署种种公务却能有条不乱地进行着。

而裕县的情况却和平遥完全不同,在孙回横行霸道之时,衙虎肆虐,阿谀奉承之辈占据重要岗位,得力干练之人却被排挤,县署行政虽能运行,却处处显得臃肿混乱,效率极为低下;而在孙回死后,孙氏党羽一一被剿灭缉捕,虽使县署黑暗荒唐的情形一扫而清,但是留下一个大大的弊端便是:很多岗位地职务,竟然找不到合适之人来担任。

说句实话,打倒孙回后,环顾裕县署,再没有一个强势人物,能够稍稍影响到丁晋地权威。他地狠辣和果断,使众人对其命令不敢有丝毫阳奉yin违。只要是县令下达的政令,绝对畅通无阻,施行得很痛快;同时,又因为“县丞”索秀玉和他的关系,及“主簿”崔斯立地胆小懦弱,丁晋手中的权利是非常集中地,行政效率也非常高。

但是,再小的z fu,也不可能依靠一两个人的能力和勤奋完成所有的事务,说到底,一个行政机构,要想效率极高地完成众多的公务,必须依靠在职的所有人的共同努力。

尤其是“县”一级的z fu,朝廷只任命县令、县丞、主簿等几名官员,再由这几人管理诺大一个地方,政务繁忙,无数的报告、记录和各种件都要例行公,通常还需要制作各种副。每种件都有独特的格式,不得有丝毫偏差。而胥吏比长官们还要jing通这些烦琐的细节,他们成为官僚体制内不可或缺的角se。

裕县现在的情况,正是缺一大批这样熟悉公务的“老吏”,虽然临时招收了一些新人,但这些菜鸟离“上手”“上岗”的程度还很遥远,在他们正式能主持工作前,需要一段颇为漫长的时间,熟悉部门的事务及接受众多的培训课程。

就是在这种艰难的形势下,丁晋对负责培训新手工作的温静还是再三强调:要jing不要快,你即便是用一年时间将他们培养出来,也比你三个月时间为我带来一批投机钻营不学无术之辈要强得多。

丁晋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最近一段i子,他在清理县署积弊的过程中,实在被一些贪猾小吏们触目惊心的不法行为震撼了。

如果不是考虑到要为裕县带来新气象而彻查积案,恐怕丁晋怎么也想不到那些曾经在孙回yin威下,战战兢兢、胆怯畏缩的胥吏们,竟然有如此大胆做出种种让你不可想象之不法罪行。

丁晋曾用十天的时间,查处了一桩案子:“伪造公盗卖库粮案”。这是一件典型的保管县库和审核县库之污吏相互勾结,盗卖国家财物,中饱私囊的案件。

而且,这些污吏选择下手的时机非常狡猾,正是在丁晋打死孙回,裕县政局处于极端混乱之时。他们趁此良机,假造朝廷公,偷偷调出贩卖了多达五千石的粮食,可谓计划周密,胆大包天。

为什么说这些人计划周密极为狡猾呢?因为,他们不仅选择了一个合适的时机,而且污吏们竟还伪造出了一封几乎可以假乱真,加盖了“河东道转运使”印章的合法公。

连丁晋都几乎被他们欺骗过去,因为他审查公记录簿的时候。不可能一一核实对照,一些不是很重大地事情,只能依照记录中记载的有无加盖有效印章,来审核其是否合法。而根据人们的习惯思维,z fu印章几


状态提示:第二十二章 授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