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书吏李实出言劝阻,丁晋算是下了台阶,也就顺势收回“旨授”,却看那“司法曹”郑元伯依然是一副大模大样的神情,丁晋暗付这人如果不是受人指使,就是一个完全不知死活的傻蛋,如要对付却是容易得很,自己现在和他见怪什么,徒惹人嘲笑。
想罢,心中愤怒也就消了许多,脸上始终是一副不卑不亢的淡淡笑容,再和李实交谈数句,又向“驿丞”杨守谦和地道了谢,翻身上马,随着众人打道回城。
那看似落魄的“县丞”王谦一直冷眼旁观丁晋所作所为,见这年轻人先是陡然陷入尴尬中,然后又仿佛不懂反击以自己崇高的身份指责郑元伯,使得郑法曹洋洋得意更加猖狂,而后,丁晋又好像舍不下面子,徒劳地想用就地勘验“朝廷诏令”的行为来实施反抗,但被李实敷衍两句便打消了念头。
这种先是软弱而后又犹豫不决的举动,看进在场众人眼中,其中不乏有人便露出轻视嘲讽的神情,认定了这位即将上任的主簿大人是个软柿子好捏。
可王谦却另有想法,这丁晋显然没有想到刚上任就遇到下属的公然蔑视,但是仓促下并没有显露什么慌张神情,而是从容应对,一丝愤怒神情掩饰得几乎没人看出来,这份“能人不能”的深沉让他心悸。
存着这份想法,王谦便联想到丁晋之所以不当场反击,给愚蠢的郑元伯好看,恐怕也是顾虑着先前自己等人疏冷的表现,让对方对平遥县衙的人事有了疑惑和顾虑,暂时不熟悉的情况下,不敢冒然行动,而这份“忍耐”功夫,以他小小的年纪,更是不可思议了。
既然现在能“屈”,恐怕来i必将“伸张”,郑元伯那老头或许真是遭惹了不能惹的煞星了。
暂且不提王谦心中的念头,再说丁晋在李实的安排下,骑上了县衙带来的一匹裹着红绸的骏马,众人敲锣打鼓,簇拥着他向数里外的平遥城行去。
李实这人不仅能说会道,而且很会办事,或许是看出丁晋有些不愉,在城门口,他特意让众人停了下来,然后几声锣鼓轰响,待得周围聚满了好奇的百姓后,大声向众人介绍本县新来的主簿大人。
百姓们平i最惧怕的就是这些官吏,但是表面上还不得不装出一副恭敬感恩的神态,此时闻得这位年轻人是好大一个官儿,慌忙齐齐跪下磕头,嘴里连声用当地方言高喊大老爷好,大老爷如意,一片恭敬虔诚之语,倒也冲淡了丁晋心中的愤怒。
丁晋新晋得志,什么时候受过如此大礼,赶忙让众人起身,拉了李实等人就走。
李实的热情照应、善解人意确实让丁晋很是感激,不过他也从县衙中人的调度安排上看出些端倪,这李书吏恐怕是县府中的大红人,自身才是个不入流品的普通胥吏,却能在行事上俨然为县丞和法曹的领头人物,绝对不是个简单人物。
丁晋一面暗自思付,一面和李实交谈着,县城并不大,很快众人便来到了平遥县衙。
平遥县衙占地颇广,大概有数亩地,十多进的大宅子,按照各部门的职权不同,各自占据一二进院子,后面是县令、县丞等各位大人的家眷内院,闲杂人等禁止入内,平时众胥吏办公,一般都在前面的数十间“公务厅”中。
到了县衙中,王谦冷淡地和丁晋打了声招呼便自行离去,而郑元伯早已不告而别,就连那些小吏差人都没多少恭敬之se地请辞退下,李实好心地解释着说近i政务繁忙,各位大人不得不回去办公了,让丁晋不要多想,咱们先去拜见县令李大人,晚上各位大人还会给丁大人设宴接风。
丁晋先前再大的轻视侮辱都忍受了下来,哪会把这些小关节放在心上,笑着点点头,随着他穿过几所院落,进入幽深宽敞的中宅,县令的办公室“签押房”(不是审案的那个大堂)便是在此地。
让人通报,片刻,县令李翱亲自出来迎接丁晋,让丁晋大感诧异的是这位原先想像中架子颇大的县令非常热情,扶了自己的手臂,便一起进了屋中,而李实向县令禀告一番后便退了下去。
“丁大人,咱们客套话待会再谈,首先老夫要向你请罪啊。”
县令李翱大概四十多岁,面白无须,保养得很好,说话不紧不慢,一副好脾气的样子,请丁晋坐下后笑眯眯道。
丁晋有些惶惑,不知这位县令大人卖的是什么关子,恭声道:“丁晋惭愧,不知老大人之意是。。。?”
李翱眯着眼笑道:“近i政事繁忙,又赶上正是催科征粮之期,本县几乎心力交瘁,今i原本是丁大人上任之期,老夫本yu亲自出城十里相迎,奈何突然又发生几件刑盗之案,不得不赶紧去查勘一番,却错过了迎接时间,真是太过失礼了,还望丁大人多多谅解!”
原来是这事!丁晋松了口气,先前看李翱说得郑重,他还以为是自己有什么不妥当的行为,惹得对方反感,平白担心一场。
按照习俗,主簿这样的官员上任,通常顶头上司县令也是要出去迎接的,毕竟两者都是朝廷命官,虽为统属,但在政务上也是相互节制监督的,并不是绝对的领导关系。
所以为显示亲热,以方便以后公务上互相配合,县令出城迎接主簿是常有之事,而李翱先前没有欢迎自己,丁晋以为这个县令比较爱摆架子,可能很难相处,再加上郑元伯的敌意,不免有些忧虑以后的i子恐怕不可能一帆风顺。
此时得李翱这番解释,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