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青春校园>凰涅天下>388生死一线
江苏苏州)昆山药斑布、江西虔布等。

南宋丝织品和麻织品的生产继续增长,随着植棉区的扩大,棉织品在全部纺织品中的比重有所上升。

四、织锦缂丝刺绣

宋代的织锦,以苏州、建康、成都的最为著名。

纹样通常是龟背纹、云水纹、古钱等,穿插龙、凤、朱雀、“三友”、“四季”、“八仙”,以及“百吉”等图案、文字,绚丽多彩。

缂丝也称“刻丝”,主要产地为定州、苏州。织法称为“通经断纬”,可以将山水、花鸟、人物、楼台等照样织制,成为绝妙的工艺品。传世的沈子蕃缂丝花鸟,图案逼真。

刺绣有平绣、辫绣、扣绣和打籽绣等多种绣法,针线细密,配色精妙,所绣山水、花鸟、昆虫、祥云等,宛如图画。1967年浙江瑞安仙岩塔中,发现宋庆历(1041~1048)以前的三方经袱,在杏红色素罗地上,用白、黄等色平绣的对飞翔鸾团花双面图案,花纹两面一样,是传世的双面绣品中有明确年代的最早艺术品。

五、漆业

雕漆即“剔红”。以金属或木作胎,通常再涂上几十层朱红色漆,乘未干透时镂雕人物、花鸟、山水、楼台等,金属作胎的常露出胎底金属本色。用黄漆作底再涂朱红漆,刻成黄地红花,称为“腊地”。也有以朱漆作底而涂黑漆,刻成锦地压花。或以各色漆重叠涂抹,雕刻时所刻花纹深浅不同,现出各种色彩的图案,如黄蕊、红花、绿叶、黑石等,十分美观。

产地主要是两浙路,尤以温州最为著名,北宋首都开封有专卖温州漆器的店铺。

六、染色业

宋代印染技术比唐代有所提高。刻工雕造花板,供给染工印染斑缬。开封有官营染坊,也有象“余家染店”的民营染坊,还有推车染色的工匠。各州也有民营染坊和染工。

七、造纸业

随着雕版印刷业的兴盛,纸张的需要量激增,促使民间造纸业迅速发展。宋代造纸技术比前代大有提高。徽州黟县、歙县生产的纸张,放在熏笼上用火焙烤,五十尺为一幅,各幅匀薄如一。这种方法比上墙日晒要进步得多。因此,纸张的产量比前增加很多。

宋代纸张一般都达到薄、软、轻、韧、细的水平。纸的种类很多,有白色纸、自然色纸等。在质量方面有薄厚与粗细之分,又有全料和半料之别。四川的藤纸、浙东的竹纸、江南的楮纸等,因原料的不同而各有特点。江西清江的藤纸、江东徽州的龙须纸、平江府的春膏纸等都是纸中佳品。

各地还有多种加工制作的笺纸官路法则。纸张经过加粉、加蜡、染色、砑花,制造成精致的印花笺,笺色有红、紫、褐、黄、碧等,而以红色笺最为流行。建阳书坊曾用一种特制的椒纸印书,系用山椒果实煮汁染成,纸性坚韧,且可防蠹。纸还用来制作纸甲、纸被、纸帐、纸衣等。

著名纸:四川布头笺、冷金笺、麻纸、竹纸。徽州的凝霜、澄心纸、粟纸。浙江藤纸。闻名于世。

八、制瓷业

宋代制瓷业普遍发展,在产量和制造技术方面都比前代有很大提高。制瓷窑户几乎遍布全国各地。不仅供贵族享用的高级瓷器,在工艺技术上达到新水平,而且生产出大量的一般日用器皿,为居民广泛使用。各地瓷窑形成自己的特色。

北方的定州(今河北定县)定窑,所产薄胎白瓷,用印花、刻花和划花装饰的日用器皿,曾充作贡品。

汝州(今河南临汝)汝窑,生产带有较细纹片的青釉瓷,“色近雨过天青”,宋徽宗时专为王室烧造。

颍昌府阳翟(今河南禹县)出产的瓷器,釉色若玫瑰般娇艳,间以紫红和青蓝,极尽绚丽灿烂,后世称为“钧瓷”。

开封官窑生产的瓷器,土脉细润,有月白、粉青等色,带蟹爪纹片。

南方的饶州(今江西波阳)景德镇窑,出产各种品类的瓷器,远销各地,号称“饶玉”。该镇瓷窑内部已有很细的分工,有陶工、匣工、土工之分,有利坯、车坯、釉坯之分,还有印花、画花、雕花之分。

临安府凤凰山、乌龟山下官窑,出产瓷器的釉面呈现出各种美丽的纹片,特别是青瓷,有翠青如玉之感,是瓷中珍品。

此外,如北方的耀州(今陕西耀县)窑、磁州(今河北磁县)窑,南方的吉州(今江西吉安)窑、处州龙泉(今属浙江)窑以及广南东路、福建路沿海地区的瓷窑,也都发展迅速。广南东路和福建路的瓷器主要是销售海外。

宋代瓷器产量的增长,使制瓷业在宋代全部手工业中占有突出的地位。

九、制盐业

宋代制盐有晒、煮两种方法。

解州安邑(今山西运城西北)、解县(今运城西南)境的盐池是池盐的主要产地。

京东、河北、两浙、淮南、福建、广南等路沿海地区,煮海水为盐。

河东、陕西、河北等路的一些地区的贫苦农民括取咸土煎煮为盐,称为土盐,以并州的永利监(今山西太原南)为最多。

成都和梓、利、夔州等路凿井取卤煎煮,称为井盐。宋仁宗时,蜀中民间首创卓筒井,口小而井深,井壁与唧筒都用竹为之,采用了机械提卤的先进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功效。

十、手工业作坊

宋代规模较大的手工业生产,都集中在官营和少数私营的作坊。

官营作坊为皇室和官府制造器物。南、北作坊在宋神宗前,分


状态提示:388生死一线--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