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饭很丰富,主菜是火锅冥后很任性。【..///虽是夏季,但是,还是习惯吃火锅,这个习惯不容易改变。另外,有些配菜。当地的蔬菜比较低平地区的蔬菜来,要好吃多了。不知道原因,口感就是好一些。这可能和气候、土壤还有不打农药有关。因为是高山,病虫害就少,不像低平地区,虫害相当多,不打农药不行。
吃完饭,差不多都三点了,看看太阳,想想路程,的确不敢再耽搁了。李书记说:“天不早了,明天我要去县委开会。姚先生也要赶回去。”
记者说:“今晚还要赶稿子,争取明后两天在电视台播出。我们也要回去。”
村支书说:“那好,你们这时候走,不紧不慢的,准能在天黑之前赶到家。我们也不耽搁你们了。”
村主任对德志说:“麻烦姚先生好好跟你们机构领导说说,村委会这里有二三十户人家没水吃,说起来让人都不敢相信,连村委会都没水吃,那还了得?说出去人家都不信重生,珊水佳人。”
德志说:“我尽量争取吧。只要领导没意见,我当然愿意再来你们村。”
村支书说:“那还不是您说了算吗?”
德志说:“我只是打工的。决定还是领导来定。”
村支书说:“好,我们敬候佳音。”
德志说:“行,那就这样说吧。”
刚准备走,文书说:“请姚先生留个电话号码好吗?”
德志说:“那行。”
于是,德志就告诉了文书他的电话号码。
弄完这个,留了号码,李书记请德志上车,德志不肯,非要请李书记先上不可,李书记推让不过,只好先上车,随后德志也上了车。
上了车,村支//向李书记和德志招手,眼神中充满着期盼。德志回避这眼神。李书记说:“放心吧,尽量争取!”
德志说这话的确心里没数,不知道机构领导的心里怎么想。他不能过早地表态,免得到时候领导不批,他也不好交待。领导是女的,很容易改变初衷,当初的表态,转眼成空,且受感情干扰,不够理性,容易凭个人喜好恨恶来决策,这种丧失原则的处事方式让人摸不着头脑,德志看出里面的问题,不敢表态是基于种种考虑,但实质上是没权力的无奈。
就是这样保守,其实没有什么坏处,至少给人的印象好,说到做到,乃真君子!其实,德志一直在努力创造一个给人守信的印象,但是,失败的多。在不经意的时候,往往让人觉得他在撒谎。
德志坐在车上,李书记说:“希望姚先生向机构刘主任好好争取,将项目落实下来。我们很期待。”
德志说:“您放心吧。领导的心思不用去猜测。只要做好分内的事情就是了。”其实,德志也不清楚为什么要说出这话来。他可不能给一顿饭就打发了的。他希望多做一个村,不管这个村是什么背景,只要多点见识,多跑跑路,换个环境都是好的。免得在白虎坡村看那宫支书可恶的嘴脸。宫支书那里肯定不会长期干下去,因宫支书本身就是一个典型的无赖,德志万万不清楚自己的命苦苦到这个天地,竟然上下走都举步维艰,领导难缠,村干难缠,不知道设立中间人干什么?还不如不要中间环节,直接让两头的人面对面要好得多。
针尖对麦芒,那有多好!问题是偏不这样做,给人一种吃夹生饭的感觉。
加上县民委万局长的自私自利,小集团利益,和刚愎自用,实在让人受不了。如果木村是最后一站,是要开赴新项目点的前奏的话,这个序曲应该已经开始,这个路程已经开始行走,就像坐上了车,发动了引擎一样。至于什么时候到达目的地,那只是个时间的问题。
在路上,德志睡着了,这个习惯由来已久,随着车的摇晃,车上又沉闷,空间又小,人就容易睡熟。晕车倒不至于,这一点让德志更加有信心从事社会工作。德志对社会工作的理解,就是常在路上跑,在城乡之间穿梭。有时候在乡里安静寂寞到无奈,有时候厌倦城市的繁华喧嚣,期望到一方净土,修养生性,成为一个无为而又有为的人,留下点什么,可帮助到别人。或者,做一些实际的工作,帮助到别人。
在车上,德志偶尔会做点梦,梦想如掺假的粉条,放在火锅里,变了色,拉不长,一动就断了。德志经常在车上这样做梦。
来的时候很漫长,充满了好奇,回去的时候却短暂,仿佛瞬间就到了。当德志睁开眼睛,车就到了六公里了,看着山谷里那些白色的房子,和一条长江水蜿蜒通过巴东城,德志问:“李书记,到了啊?”
李书记说:“快了,最多还有10分钟,就就可以到家了。”然后李书记对司机小王说:“把姚先生送到他家吧。”
德志说:“谢谢!”
李书记问:“不好意思,您搬家之后,我还没去过呢。”
德志说:“在白土坡,县疾控中心上面一点。”
李书记问:“好,我们一起去。”
正说着,车就开始爬坡,爬到头,再拐弯,就是一支武警中队,和葱坡的部队是一个系统,都是负责雷达工作的。三峡工程,关系到华中华东亿万人的性命,守护三峡,就是守护长江中下游众人的生命,责任十分重大。其中,信息雷达至关重要。德志每天早晨还听得到军号吹响,似乎是他们在那里起床或者操练或者熄灯睡觉。
送德志回家,德志邀请李书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