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青春校园>毒麦>第012章 梦醒时分

她说:“像老头网游之天下无双。【//”

德志说:“我知道,我比较成熟,你看上了我,其实我没有钱,也没有高大帅的外形,我只有一颗真诚的心。”

她说:“原来,光有真诚的心还不行。离井背乡的,到外地谋生,不容易。还受气。”

德志说:“现在还好,各负责各的项目点,不来往,不干涉,都不为对方负责,都为刘小姐负责,还行。就是不能常常照顾家庭。”

她说:“现在就挺好,不过,将来就不好说了。孩子长大了,要上幼儿园、小学、中学和大学,怎么办?你还这样在外漂着?学费怎么弄?”

德志说:“我来想办法。”

德志心想,自己每个月就那么一点死工资,吃饭没问题,但攒不住钱,怎么办?本来做慈善事业,扶贫,帮助别人脱贫,求发展,自己却穷的揭不开锅,怎么打仗,怎样做工作呢?这是个难题,难怪男人可以说是难人呢!

做慈善,就不好意思要求加薪,人家一问,就不知道如何回答,比如:“既然献爱心,还谈钱干什么?”社会民众总认为做慈善都是大资本家,富翁,钱多得没地方用了,才发给穷人校园全能高手。但这些发钱的人,自己也是穷人,谁发给他们钱呢?

做送钱的社会工作的人,自己饿着肚子去做,时间长了,也就没人愿意去做了。理想和现实的争斗从来都没结束,不过,有时候要么理想退让,要么现实退让,但是到现在,还无法得知谁会胜利,谁会失败。

在小花园玩了一会儿,德志对他妻子说:“我们回去吧。”他妻子点了点头,不用问孩子的意见,问了也白用。

对他妻子来说,下山很困难,上山更困难。走过一段弯弯曲曲的平路,倒还没什么,问题是面对数不清的台阶,让人作难。德志爬山,感觉费力,更不用说他妻子了。

当然,德志在山区工作了两年多,还比较习惯这种“运动”方式,对他妻子来说,简直就难于上青天了。

德志边走边说:“平时没事少看电视,多逛逛超市,带孩子到花园玩。”

她说:“要命!还到超市,能在门口买点菜,为那些爷爷奶奶送点菜钱,要好得多。”

德志说:“你怕爬山,故意说些好听的。”

她说:“鬼才愿意爬山呢。”

德志说:“你想苗条,就需要多锻炼,生了孩子的女人,很少有苗条的。”

她问:“你嫌弃我了吗?”

德志说:“没有嫌弃,我也是为你好。”

她说:“算了,我会安排好的。”

德志听她这么说,也就不再坚持。德志心里很清楚,姚太太是非常有个性的人,坚持原则,不肯轻易妥协,她不想爬山,可以理解。因她从小在平原长大,哪里习惯在山区生活呢?

不是为了家,为了孩子,为了老公,她才不愿意到这深山里来。如果旅游,可以到处看一看,开开眼界,还新鲜,满足好奇心,如果是定居,打死她也不愿意。

话说回来,习惯了山区生活的人们,强迫他们搬家到平原,同样也不会满意。三峡移民到平原的人,纷纷回到山区,哪怕注销了户口,也阻挡不了返回的脚步,宁愿不要户口,也不想呆在广阔的平原。这就应了那句话,叫“故土难离”。非常正确!德志爬山到一半的时候,就抱着孩子坐在台阶上。雨水过后,台阶很快就干爽,青石砌成的台阶,有的地方还没完全干,有些湿润,蚯蚓爬过,留下长长的痕迹,还有一些忙碌的黑蚂蚁,在勤快地工作。德志指着那些飞奔跑过去的小甲壳虫,让孩子看,孩子反应不快,不看,却盯着山下慢慢往上挪动的他的妈姚太太,那个目标较大,孩子又熟悉,当然比甲壳虫或者蚂蚁具有吸引力。

德志只好让孩子站在自己双腿上,看着可怜的妻子往山上爬着,德志冲她喊:“老婆,加油,老婆,加油!”小家伙也挺高兴,站在德志的腿上,上上下下地蹦跳,小腿非常有力。

等姚太太上来,看她满头都是汗珠子,德志掏出餐巾纸,递给她,让她擦。姚太太说:“老公,你害死我了!我的心都快跳出来了。”

德志说:“没事,万一跳出来了,我再把它放回去。”

她说:“懒得理你,我都不想说话了。每说一句话,都要费很大力气。”

德志说:“幸亏我不在西藏工作,要是那样,打死你也不会去西藏了吧?”

她说:“那不一定。听说西藏是个高原,上去了就是平地,除了缺氧,什么都好。真让人向往。你到了这个巴东,上不上,下不下的,不好不好。”

德志说:“方便啊。至少可以常常回家看看。如果到西藏,那我们见面就难了。”她说:“不一定。像我们现在这样,一家人都在西藏,不是更好吗?”

德志说:“领导不会让我们在一起的。怕影响工作。另外,机构也不可能到西藏开项目,那里是佛教地区,不欢迎基督教的机构。”

她说:“不分宗教派别,都是为老百姓服务的,有什么关系呢?”

德志说:“不是你说的那样。少数民族地区是很敏感的,特别是对民族宗教问题,政府很重视。即使我们想去,有钱,有人,有项目,群众都需要,如果政府不答应,我们还是去不了。”

姚太太说:“哦,是这样。那就算了。我不懂。”

德志说:“你的首要任务,就是把孩子养好,


状态提示:第012章 梦醒时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