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年纪太小,生出儿女不易成活,此事已为世人所知。因此,大晋的女子多在十六至二十岁之间出嫁,若是富贵人家,还要再多养女儿几年,婚期会更拖后。

太子妃苏氏十九岁嫁入东宫,是年太子已是二十三岁“高龄”,而跟在太子身边一直照顾他起居的四名宫人都已二十五岁开外了。

按照大多数人的标准来看,太子是个十分称职的丈夫,成婚两年来,始终歇在太子妃的寝宫,身边也没添任何新人。

大晋也和天朝一样,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院不宁,最起码也要惹人非议;若为官员,宠妾灭妻更是要遭到御史上本,上峰申斥的。

值得一提的是,大晋不禁男风,达官贵人养个男宠,皇帝封个男妃屡见不鲜。正因为多了男人,后院里人际关系的复杂程度,以及争宠难度都创了历朝新高,而与之相应的是内帷女人们的眼界、斗争手段不仅高超,也更倾向于不动声色、一击致命。

所以当太子妃知道她夫君与小叔子之间暧~昧~难~言之时,什么也没表露出来。

在丈夫心里有了足够位置之前出手,显然不怎么明智,退一步想,太子与亲生弟弟纠缠不已总比被外面狐媚子勾走要强得多。

今天,太子要借用苏家,太子妃才显出副不遗余力的模样。三天后,一封密信经由苏家的“特快专递”传到云国公嫡长子手中,竟比他那受了欺负的弟弟诉苦信来得更快。

初夏时节,书房依旧没撤去火盆,云国公嫡长子看着摆在案头的几封密信,不由长叹一声:也曾想过劝父亲向皇帝交出云地三省之中的两省,以保全全家性命,但父亲与弟弟皆是贪婪且无远见之辈……他已经能猜到自己去世后,父亲、弟弟和妹妹会是怎样的悲惨结局。

思及此处,一股厌烦感袭上心头,他合上眼枯坐良久,才定住了神:罢了,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活一天便为他们谋划一天吧。

云国公嫡长子取了张花笺刚提笔写完,便气喘不已,贴身丫头忙赶上前来拍起后背,迭声叫着快请大夫。此时窗外日薄西山,“朝不保夕么?”云国公嫡长子心中如此思量,不免苦笑,只是这表情出现在他因气喘而通红的脸上真是说不出的扭曲。

京城牡丹园,哪怕当天下雨,由太子和太子妃主持的“文武汇聚相亲会”依旧准时召开。太子夫妇高坐在主位,两侧坐着三个尚未成婚的弟弟,下首便是文臣武将家的各位公子小姐。

徐家和唐家都因为出过皇后而排在苏家、崔家之前。徐家如今正有嫡长女与嫡次女待选,而苏家在座的只有个嫡次子,分量完全无法和崔、唐、徐三家相比。

大家坐在一处用过些酒菜后,便可自由行动。崔琰跟着二哥上前,向太子与太子妃,以及诸位皇子敬过酒,便回了席。但凡天冷一些,崔琰就不甚自在。崔珩最是心疼,略略与众人应酬一番,便回来守着妹妹不肯挪窝。

也许在顶尖世家眼中不算什么,但二皇子乔仲枢在绝大多数世家闺秀眼中乃是标准的“金龟婿”人选,于是在被或温婉或娇羞或爽朗的小姐们轮番截住、闲谈的时候,二皇子频频以目光向崔珩求救。

崔珩笑了,一望便知乔仲枢的意思:替我解围,咱们下棋吧。

崔琰身子不舒坦,人却容易心软,轻推了下二哥,“不好视而不见啊。”

二哥出马,只花了一盏茶的功夫就把乔仲枢从水深火热中解救了出来。口干舌燥的二皇子刚坐下吃了口茶,四皇子乔季桓也凑了过来——崔琰乃是为救他而落下的病根,无论于公于私都要来问候一二,甚至亲手照拂。

大家还没说上几句,听说崔琰略有不适的唐家兄妹又亲来探问……崔家兄妹所在的凉亭三面虽然都挂上了竹帘,但并不怎么影响视线,至少看清亭内来人与言谈时的神情还是绰绰有余的。

不过亭里的一团和气在某些有心人眼里却是另一番模样了。

太子此时正与徐家姐妹说话,太子妃的弟弟,苏家的二公子目光扫过崔家的亭子,微微一笑,“姐姐就放任崔家人左右逢源?”

太子妃手中酒盏只略略沾了唇,便盈盈一笑道:“不急。”

太子妃自然不是无的放矢。因为一位分量不轻且与崔、唐两家都有干系的小姐已然妒火中烧了。这位小姐正是崔珩与崔琰的正经表妹,唐夫人亲哥哥的嫡女。

话说崔珩与崔琰的亲舅舅乃是现今定国公的堂兄,因战功卓著而成为东军,也就是大晋海军的大都督。三十多年前大晋正逢风云飘摇之际,上代国师果断废帝迎立太子,当时正是唯才是举,不太在意门第的时期,若非如此,皇家怎可能让南军与东军的大帅都出自唐家?

崔琰的舅舅倒是个通透人,就任东军大都督之后,明里暗里都与崔家、唐家再无瓜葛,只忠心于皇室,最终也得以善终。可惜此人大约心思都放在了朝堂与军营,疏于管教儿女。在他去世后,年近四十的嫡长子居然想首尾两端,待价而沽,最后竟惹得皇家、崔家、唐家全都不待见,靠着老子的威名和积累的人脉也只混成了个杂号将军。而妹妹生得个好颜色,却眼高手低,偏偏还想靠着她与皇子联姻,以图再进一步,恢复当年父亲在世时的辉煌……

面对这样异想天开的亲表哥和亲表妹,崔家的兄妹的态度始终都是……少来往。而唐韵和唐歆兄妹也实在对这样太过野心勃


状态提示:18小麻烦--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