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青春校园>大艺术家>1037 达成共识

>今天第三更,求推荐,求订阅!

艾伦-阿金忽然一下就站了起来,然后在餐桌旁边开始踱步,显然他回到了拍戏的状态,正在揣摩这场戏要什么样的情绪才是最到位的。其实刚才ng了那么多次,艾伦-阿金心里也是知道的,自己呈现在镜头上还是有问题的。刚才埃文-贝尔的示范性表演让艾伦-阿金十分直接地发现了自己的不足,现在他需要做的,就是把这个不足弥补上,然后呈现出来。

坐在旁边的史蒂夫-卡瑞尔、托妮-科莱特、格雷戈-金尼尔不由自主地交换了一下视线,倒不是说默契什么的,他们只是在互相观察对方的反应,看看现在到底应该怎么办。至于两个小朋友,保罗-达诺和阿比盖尔-布兰斯林依旧老老实实地坐在位置上。

阿比盖尔-布兰斯林那双灵动的大眼睛,这儿瞄瞄,那儿瞅瞅,最后她悄悄地转过头,看了一眼坐在监视器后面的埃文-贝尔,此时埃文-贝尔正在和身边的导演助理讨论镜头的问题,埃文-贝尔是处于倾听姿态的。忽的埃文-贝尔抬起头来,视线和阿比盖尔-布兰斯林碰撞到了一起,这让小姑娘顿时受到了惊吓,猛地就回过头来,湛蓝色的眼眸里心有余悸,但是又掩饰不住自己的好奇心。犹豫了一下,小姑娘又慢慢地转过头去,埃文-贝尔没有看着她,而是继续侧头倾听着助理的意见,但是他嘴角的那抹笑容却被阿比盖尔-布兰斯林捕捉到了。这个年仅九岁的小姑娘不由想到,“他的笑容真好看,比发火的时候好看多了。”

餐桌之上,格雷戈-金尼尔第一个做出了反应。他把剧本重新拿了起来,开始翻看自己刚才那场戏的台词。对于格雷戈-金尼尔来说。其实他对埃文-贝尔的排斥还好。前天第一次见面时,埃文-贝尔对于他表演之中的不自信有着敏锐的洞察力。而且他对于角色的挖掘并不仅仅是编剧或者导演的那种深刻,而是对角色的发展轨迹有一个清晰的脉络,他知道这个绝对面对这种情况时会做出什么反应。这不是对剧本参悟透了就能够有的成绩,更多是站在演员的位置上。对每一个角色每一个情节都有令人佩服的掌控。

刚才,格雷戈-金尼尔又看了埃文-贝尔在暴怒之中对爷爷角色的示范性演出,埃文-贝尔敏锐地把自己身上的怒气收敛起来。只留下了戾气。恰如其分地把爷爷这个角色的语气表现了出来,他和艾伦-阿金的表演有着细微的差别,那是用言语很难描绘的差别,但却可以清晰地感觉到,埃文-贝尔“饰演”的爷爷才是最具有说服力的。更重要的是,随后埃文-贝尔离开了角色。又继续发飙,这种收放自如、掌控无疑的控制力。让人瞠目结舌。

不管其他人怎么想,格雷戈-金尼尔却是知道,埃文-贝尔有今天的成绩,可不是媒体吹捧两句就可以累积出来的,他那惊鸿一瞥的硬实力,绝对让人钦佩。所以,格雷戈-金尼尔把剧本重新拿了起来,他开始对“阳光小美女”的拍摄过程有更多的期待了。

看到格雷戈-金尼尔的动作,史蒂夫-卡瑞尔和托妮-科莱特下意识地朝对方看了一眼,但只是视线触碰了一下,甚至还来不及传递自己的想法,两个人就又把视线躲避了开来。他们可算不上是朋友,至多也只能说是合作伙伴罢了,所以两个人都意识到,在这件事上,别人的看法不重要,自己的工作才是第一位的。正如埃文-贝尔所说,不管他这个导演如何,他们身为演员,演好戏是他们的责任,今天艾伦-阿金没有表现出演员的专业,他们可不能再出现这种情况。

史蒂夫-卡瑞尔看待埃文-贝尔的角度其实颇为玩味,他似乎有点明白为什么大家都说埃文-贝尔是一个个性十足的人了,他对于剧组内部的和谐似乎不太在意,他就是很直接地告诉大家:我知道你们不服我,我也不需要你们服我,你们呈现出精彩的表演,这就足够了。埃文-贝尔展现出了一位成熟职场人士公事公办的风采,这份理智和清醒,在二十二岁就赢得了如此多赞誉的年轻人身上可不多见。

史蒂夫-卡瑞尔觉得,也许,“阳光小美女”拍摄完成之后的成品真的会出乎意料,他对于和埃文-贝尔的合作不仅没有了排斥,反而有些期待(屋 .)起来。毕竟,“神秘肌肤”可是拿下了威尼斯银狮奖,还让埃文-贝尔成为了奥斯卡历史上最佳导演提名最年轻的记录保持者。

至于托妮-科莱特,其实她从一开始对于埃文-贝尔就没有什么太多的偏见。作为一名在美国奋斗的澳大利亚人,托妮-科莱特对于英国人埃文-贝尔在这里取得的成绩其实是很佩服的。而这一次,她将饰演的母亲雪儿这个角色,也是一家六个人之中最单薄的角色,其他人都有鲜明的故事和矛盾在身上,只有雪儿颇有些似是而非。但是埃文-贝尔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还是鼓励托妮-科莱特对角色进行挖掘,并且保证说,如果托妮-科莱特对雪儿可以挖掘出更多的东西,他甚至不介意对剧本进行改动。不管埃文-贝尔说这些话是处于什么目的,但托妮-科莱特却是感受到了埃文-贝尔对于电影的热情,还有对于演员的信任。

所以,矛盾爆发之后,托妮-科莱特其实就一直在犹豫,自己是不是应该站起来为埃文-贝尔说几句话,但还没有等她思考出一个结果,埃文-贝尔就把事情解决了。看到史蒂夫-卡瑞尔和格雷戈-金尼尔都低头去看剧本了,托妮-科莱特


状态提示:1037 达成共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