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西北慎蓉有孕的消息时,胡氏正为慎芳的婚礼忙得焦头烂额。尽管已经嫁出去了两个女儿,可是不同于前面的两个女儿的情况,胡氏只觉得白家境况清寒,下意识的要多多补偿慎芳。于是便忙做一团,连同康氏,也经常被她叫过去做参谋,务必要把帮慎芳置办的东西做到最好。反而作为当事人的慎芳,因为嫁衣是一早就绣好的。备嫁的一应针线之前她都已经完成了,所以除了心怀忐忑的准备做新娘,便再没有别的事情了。张子赞中了状元,却是选择了进入翰林院。瑾玉因为肚子已经太大了。张夫人和胡氏都担心她的身体,所以没有让她跟着赴任。所以两姐妹倒又有了许多见面的机会。知道小妹思虑一向较多,瑾玉便隔三差五的往娘家跑。一来是自己跟婆婆说多动动有利于生产,一来是打算回家好好开导妹妹,让她定心。
之前小侄儿洗三礼,白家老爷亲自带着白应天上门致歉的事情瑾玉也是略有耳闻。后来问过了胡氏,才知道事情的梗概。白应天回去之后,因为身上有伤,白母钱氏心痛不已。又听说是因为拒婚而丢了功名,钱氏就更加不痛快。那一阵子恰好白老爷有事出门,所以钱氏对高老爷派去慰问的管家便不冷不热的,态度很是冷淡。忠叔是家中的世仆,一向懂得礼仪进退,回来了自然不会同高老爷多说什么。只是那日跟着一起前去的小厮却是和慎芳他们一起去京城的,慎芳在京中对白应天的照料,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现在忠叔受冷落,他们自然不服气。于是回来后不留神就说漏了嘴,传到了高老爷的耳朵里。高老爷和胡氏便商议着若是白家果然对之前的婚事有意见,连带的不待见慎芳,便决定即使会遭人非议,也绝不能委屈了慎芳。不料洗三的时候白老爷亲自登门致歉。后来慎芳及笄礼的时候,白家也送来了丰厚的礼物。于是两家的婚事这才提上了议事日程。
青县,白家。白老爷吩咐夫人钱氏:“高家不是一般的人家,能够娶到高家的女儿,是我们应天的福分。聘礼的规矩,你千万不能怠慢!”钱氏恭声应是。白老爷又加了一句,道:“再怎么样,她是我们白家的长媳,就算不是高家的女儿,就凭这一点。你也不能糊涂!”白夫人的脸色一暗,想起上次被白老爷教训的事情。这个媳妇还没有进门,倒已经弄得家里面鸡飞狗跳了。就连平常对自己最是孝顺的大儿子也不怎么跟自己亲近了。她就想不明白了,对方又不是嫡出,不过是个庶女,只不过是出在高家,老爷就这样看重。凭自己儿子的人才,放眼整个青县,要什么样的女子找不到?就是到现在,还有媒人上门来问呢!只是她一向唯白老爷是从。白老爷既然这样说了,她有满肚子的意见也都不敢说出来了。
明天就是嫁期,胡氏亲自又过问了一遍慎芳的嫁妆准备的情况,忽然想起来一件事情,便着许大娘将慎芳叫过来。慎芳闻讯很快就过来了,九月的天气正是冷热相宜的时候,慎芳着一袭浅绿的衫裙,头上简单的盘了一个螺髻,只鬓边斜斜插了一支玫瑰簪子,便显得格外娇俏可人。看着眼前明媚娇艳的少女。胡氏在欣慰之余不由又在心底叹了一口气。这么漂亮可人的女孩儿,马上就要嫁为人妇,成为别人家的小媳妇了。也不知道那个白夫人会不会像自己一样爱护女儿?根据她派人从外面收集回来的信息,只怕很难说。白夫人出身于普通农家。是家中长女,因为在家时勤俭持家,很有贤名,父亲更对白老太爷有救命之恩,因而得到白老太爷的青眼,聘作长媳。她嫁入白家这么多年。侍奉翁姑,操持家务,倒都是妥妥帖帖,不过鲜少出门交际。据说她并不识字,家中大小事务,都是白老爷说了算。而她对自己的两个儿子,都是爱若珍宝,事事都以儿子为先。这么多信息汇总到一起,胡氏就不能不为慎芳担忧。钱氏若是个见过世面的,上次高管家前去,便不会冷落于他。正是因为她显然并没有怎样见过世面,所以自以为得了个探花的儿子便已经是天大的荣耀,将世人都不放在眼内了。这样的婆婆,媳妇再好,也总是配不上她儿子的。何况慎芳的出身在那里。若是通透一点的人家,自然不会挑嫡出庶出这些,只是钱氏,却恐怕有点难说。胡氏想起来就觉得心疼,看着慎芳含羞带笑的样子,胡氏只觉得话在嘴边欲言又止。细想起来,慎芳和白应天在京城也接触过了,他们二人应该是彼此满意的吧。不然,白应天也不会冒死抗旨了。只要他们小夫妻和顺,钱氏应该不会是问题吧?胡氏思想挣扎了半天,终于开口道:“丫头,到了别人家,就是人家的人了,记住娘平常教你的,要守礼守规矩,孝顺长辈,家和万事兴。”慎芳含羞点头。看着胡氏不舍的样子,她的眼圈也不由红了。忍不住道:“娘,我真想再陪你几年。”胡氏笑道:“说什么客气话呢!女大不中留,留来留去留成仇。你还是早点出门的好!出去了,记得经常回来看看就好!”慎芳点头应是。母女俩又说了一回闲话,慎芳方才回了玲珑园。
她刚到自己的屋子里,就有小丫头进来禀报:“三小姐,柳姨娘那里的佩儿姐姐在这儿等候多时了。”慎芳忙唤了佩儿进来,佩儿刚刚十三四岁的样子,模样清秀可人,身上的衣物虽然朴素,却也显得雅致清爽。她不由在心里暗赞一声,柳姨娘调教人的功夫,确实不错。佩儿跟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