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他们不言放弃,团结一心,早晚能够推翻残暴的蒙古人!
而朝廷上的蒙古王公们,经此一役,更加暴躁愤怒了。暴怒的外表下,掩藏不住的是他们的色厉内荏。他们不愿意相信,却不得不正视,这帮汉人贼子,拥有挑动他们统治的能力。
在这种背景下,双方之间进入了一个诡异的和平期。蒙古朝廷防范着明教弟子为首的起义造反,明教弟子却憋足了劲,想要扩充势力,干他一票大的。要是能直接推翻朝廷,那就最好不过了!
张无忌与曲聆到达河南的时候,正是明教在三省境内的主事人,共同策划了这次起义。
由于事前一点风声都不曾泄露的关系,朝廷对这次起义真是毫无半点防备。匆忙应对之下,对起义军的进攻显得特别被动,很快就被拿下了三省。
三省内的起义军首领一看:哎呦,朝廷的兵力不行嘛!是个好机会!
正准备趁着朝廷还没反应过来之前,一鼓作气,争取再多拿下些地盘的时候,以峨眉派为首,四处牵头,六大门派准备合力,攻占光明顶了!
这群六大门派简直就是汉人的猪队友,蒙古人的神助手啊!
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他们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跳出来,说要与他们明教,一决生死!
一决生死你妹啊!
三位首领简直泪流满面,恨不得人人都身负绝世武功,直接去把挑事的灭绝师太弄死得了。要不是这个老贼尼,哪里来的这么多事?
可是他们毕竟是明教弟子,不可能看着总坛被人攻陷却无动于衷。光明顶是明教的总坛,也是明教弟子心中的圣地。一旦被人攻克,那给底层弟子带来的打击,将是不言而喻的。
所以明知道这个时候回援光明顶,无异是前功尽弃,三位首领仍然下令撤出大部分的弟子。而要剩下的弟子去阻挡已经回过神来的朝廷大军,无疑是让他们去送死。
曲聆与张无忌到达的三天前,河南、河北二省的弟子早就已经撤出了,战场上只剩下安徽境内的明教弟子还在坚持抵抗。
这是张无忌第一次亲眼看到,什么叫做战争。比起以前看到的江湖仇杀,战场要残酷血腥的多。到处是飞溅的鲜血和断裂的肢体。所有人都像失去了理智一般,红着眼睛互相拼斗。
曲聆和张无忌毕竟只有两个人,在战场中丝毫不显眼。可是曲聆十年前就在江湖中走动,那时候明教起义的规模没这么大,曲聆作为随军大夫,也时常参战。中原内经常起义的明教分舵,曲聆几乎都去过,与他们的舵主,基本都有几分情谊。
现在这些新进弟子认不出她很正常,可曲聆还是能认出与弟子们一同在战场上拼杀的刘琦杉,明教安徽分舵的舵主。
“无忌,你继续往光明顶走,务必要阻止这次六大门派对明教的围剿。你也看到了,明教弟子一心一意在与蒙古人对抗,那些口口声声家国天下的名门正派,怎么可以在这个时候拖后腿?要想推翻元朝,明教才是其中的主力!”
“那姑姑你呢?”
“我?我当然是留下来,救助这些明教弟子了。”
短短一息的功夫,曲聆就将两人的行动安排好了。看着曲聆身姿敏捷的穿行于流矢之中,救下刘琦杉,张无忌也不再犹豫,向着光明顶继续赶路。
*
很久以后许多参与了围攻光明顶一役的六大门派弟子,在想起名满江湖的张无忌当时的出场时,都喜欢用一句话来形容自己的感觉。
那就是:天空一声巨响,老子闪亮登场!
如果这些弟子生活在现代,那他们就能用更加文艺的语言来描述。那个时候的张无忌,就像一道耀眼的闪电,划破了阴霾的天空,闪耀的光芒携着开天辟地的威势,震撼人心,久久不能忘怀!
许多人事后回忆起当时的自己,无不与有荣焉的说道,当时的自己是多么的鼠目寸光,见识浅薄,竟然会将狭隘的将正邪之分当做自己的处事原则。如果没有张大侠振聋发聩的点拨,他们这些囿于门户之见的人,可能一辈子都只会在口头上说说驱除鞑虏,而手上做着的却都是相反的事。
好吧,会说出这样的话,完全是因为那个时候的张无忌,声名赫赫,如日中天,已经到了一般人无法随意品评污蔑的地步。如果真的让他们说说当时的感觉,那估计就只有一句话:卧槽!哪里来的臭小子,竟然不知天高地厚,妄想阻碍他们的除魔大计!
正当昆仑派掌门何太冲极其不要脸的,趁着白眉鹰王殷天正与武当七侠之一的莫声谷比拼完之后,内力尚未恢复之际,想要捡个便宜。眼看着手中的长剑都要刺中殷天正的时候,不知道从哪冒出了一个打扮古里古怪的臭小子大喝一声:“好不要脸!”
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他已经不受控制的与对方交起手来。结果是他完败,手中长剑被人家夺了去不说,自己还被打的气血翻涌。
几十年的脸面就这么被人拔了下来,扔在地上,还踩了几脚。何太冲又不是什么心胸开阔的人,当即就黑着一张脸,咬牙切齿的吼道:“哪里来的臭小子,竟然敢在这里撒野,还不快点报上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