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青春校园>我心安处>第一章 :苦难的童年

作品:我心安处

作者:黑马银狐

前言

回首沧桑,笑看世事,也无风雨也无晴;

放开得失,勘破成败,化尽悲欢是他乡。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

人生之事,来往如梭,

恰似潮来又潮归!

归去来兮,

吾归何处?

归乡何在?

此心安处……

第一章:苦难的童年

我叫田之霖,出生在关东地区的一个偏远而闭塞的小山村。

和所有的出身农村的孩子相比,我童年的回忆并不美好。准确的说,我的童年是在饥寒交迫中度过的,这种生活直到现在也没有明显改变的迹象。

这一切都源自于我是个孤儿,是的,我是个孤儿。我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是谁,在哪里,做什么,更不知道他们是否还在这个世界上。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逐渐没有了思考他们当年遗弃我的原因的yù_wàng和兴趣,甚至不再痛恨、哀怨,因为这一切在贫穷和饥饿面前是那么的微不足道。

我是在村北头路边的大柳树下被一个老男人捡回来的,当时只有两个月大,被一块花花绿绿的棉布包裹着,幸亏当时是初秋,如果是在冬天的话,呵呵,那就没有如果了……老男人抱着我回到家里喊来了他的女人,于是我就成了他们夫妻唯一的亲人――孙子。因为他们没有子女,年纪却足可以做我的爷爷奶奶了。

爷爷和奶奶的身体都不是很好,爷爷是个老革命,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残酷的战争生活已经严重损伤了他的身体,有轻微的失聪,是因为战火中被枪炮炸弹声震的,至今在他的腰间也还残留着一块弹片。奶奶患有风湿性关节炎,平时还好些,遇到潮湿的阴雨天小腿会浮肿,手指一按就是一个坑,走路都困难。但即使这样,他们还是坚强而乐观的生活着,用他们的话说,我就是老天赏赐给他们的宝贝,是他们的命根子,是他们活下去的全部动力和希望。

人生在世,草木一秋。个体在尘世中显得微不足道,时间不会因为你的悲惨苦难而加快脚步,也不会因为你的幸福风光而滞留片刻。我就是那沧海一粟,渺小而可怜,在惊涛骇浪中战战兢兢的活着。出身是不能选择的,命运却是可以改变的吧!我不知道,至少现在的我还没有改变命运的能力,我依然在为能吃上一顿鲜肉而拼搏,在为能穿上一件新衣而努力。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我只能也必须承担起更多的责任来。五岁时我可以打扫卫生,七岁时学会了洗衣服,八岁可以为出去干活的爷爷奶奶准备好热气腾腾的饭菜,十岁时拿着镰刀去山上砍柴,十二岁我已经可以代替爷爷赶着牛车去种地了。

我很少笑,因为我的生活里实在是没有什么能让我有笑出来的理由。衣食住行,柴米油盐是我每天都要担心和忧虑的,坐在教室里,我只是盼着早点放学,好回去帮爷爷奶奶干活,他们年纪越来越大了,身体状况也越来越差,我实在是不想他们再去劳累了。因为这样,在课堂上我时常的无法集中精力,溜号梦游是常事儿。老师们对于我的表现早已熟视无睹了,也很少有批评我的,因为他们都了解我的家庭状况,也许是不忍心吧!对于此他们也只能是无奈的苦笑一下。

然而连我自己都很意外的是我的学习成绩竟然不错,尤其是小学的六年,我基本上都是班级的一二名。小学升初中的全乡统考,一百五十多名考生我排在总分第二名,据说是村子有史以来最好的成绩。

其实我是可以考第一名的,之所以第二是因为在考我最拿手的语文时,最后关头我又精神溜号了,脑子里开始想考完试后还要赶回家去把房后的那块玉米铲一遍。于是乎,我鬼使神差的就拉了一道题,一道足足有十分的改错题。最后,我总分比第一名少了0.5分,排在第二。

这个世界上没有如果,也没有假设。第二就是第二,不过我也不在乎,即使第一又怎样呢?我依然要每天早早起来,趁着上学前的一点时间能多铲一垅庄稼,能多拔一些杂草,给爷爷奶奶减轻一些负担。他们在我心里是最重要的,我不敢想象如果有一天失去了他们我该怎样继续面对这个世界。

我们的村子有个很土气的名字――弯垅背,名字的来源或许没人说的清。我想,这可能是因为村子里大部分的土地都是在那些起伏连绵的山背上,顺着山势、地形一垅一垅的弯曲蜿蜒吧。

村子里共有十一个居民组,两千五百多人口,是全乡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行政村。没有什么矿产资源,没有优美的风景,交通也不方便。全村唯一的一条公路就是从县城通过来的,到了围里(围里是这个地区特有的称呼,通常是一个村子的中心,人口密集,村部,供销社,卫生所都在这里。称谓来源于日本侵华时期,倭寇由于兵力不足,为了便于控制、管理,强制性的把分散的住户、人口合并到一起,也就是归屯并户。)就戛然而止不肯再多修一步了。不修的原因当然是有的,因为再往前就是一条江,到了尽头,根本没有价值可言了。

村子经济落后,人的观念也很守旧,因为弯垅背的地理位置实在是太闭塞了。唯一一个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就是毗邻的那条珲江,吃鱼倒是方便许多。

我所在的居民组却是不靠近珲江的,我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旱鸭


状态提示:第一章 :苦难的童年--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