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辉煌之世>第四百四十四章 燃烧的莫斯科 (十四)

八月五日凌晨时分,在上千门火炮的支援下,以六个坦克旅和四个机械化军作为主力的朱可夫装甲集群开始全面出击,从萨索沃北部大约十公里的地方向着瓦西里亲王所部逼近,试图解救友军。

这支拥有一千余辆坦克的装甲突击部队经过一整天的激战之后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代价打穿了明军第四十一步兵军设置的防线,在天黑之后其前锋部队已经靠近到了距离瓦西里亲王所部大约三十公里的地方。

八月五日夜间,俄国空军发起一场规模空前的夜间补给行动。在付出了上百架运输机的巨大损失作为代价之后,俄国空军给包围圈内的俄军送去了大量急需的燃料。他们要突围,别的东西都不需要,只需要燃料。

第二天的上午,包围圈内的俄军在援军接近的大好消息鼓舞下,动用最后的实力向西发起了一场决死攻击,妄图进行突围。

俄军的突围部队由第317,第393和第150步兵师,第49和第26骑兵师,第5,第15和第37坦克师以及第122,129坦克旅的残部组成拳头部队。这已经是他们能够动用起来的最后力量,其余的部队只能是以步行的方式试图离开战场。事关生死存亡,就连瓦西里亲王都亲自投入到了第一线进行指挥。

俄军在上午大约九点多钟的时候发起攻击试图和二十多公里之外的第114坦克旅建立路上联系通道。但是俄军的突围部队很快就遭受了明军强大炮火的攻击和连续不断的空袭。同时明军第九装甲军也不断派出小股的装甲部队进行反击作战。

已经之前几天的激战之中打的筋疲力尽的俄军在接近中午的时候失去了最后的一点力量,所有的指挥体系全部崩溃。而此时突击部队最前方的第129坦克旅距离朱可夫的第114坦克旅只有大约十公里左右的距离。双方之间甚至都能够看到对面部队激战时候的炮火!

但是这最后的十公里却耗干净了俄军所有的力量。驻守在这里的明军第六装甲集团军直属第295机械化步兵师付出了全师伤亡超过一半的惨烈代价在装甲部队的配合下将来至两个方向的攻击全部击退!

这一整天的时间里面到处都是血腥残酷的战斗,双方阵地犬牙交错。坦克,装甲车,卡车,火炮以及各种车辆的残骸到处都是。原野上铺满了双方官兵奇形怪状的尸体。入目所见,战场上到处都是熊熊燃烧冒着黑烟的各式车辆。无论是天空还是地面全都是一片喧嚣沸腾!

八月六日的激战耗干净了俄国人手中的最后一丝力量。朱可夫当天夜里就已经明白事不可为。明军第十一装甲集团军的前锋部队都已经快要逼近到特尔诺沃附近了,那里距离梁赞不过五十多公里的距离而已。如果他还继续把部队耗在这里的话。那别说是去救援瓦西里亲王的部队了,就连他自己都得搭进去!

俄国空军已经没有力量再次为包围圈内的俄军进行大规模的物资补给了。明军陆航已经调来了大量夜航战斗机部队用来进行空中封锁作战,俄国空军没有那么强大的实力去损耗。至此。被包围在萨索沃到萨罗瓦之间的四十余万俄国军队失去了最后的突围希望。

从八月七日开始,俄军救援部队全线退缩。不仅仅是朱可夫的救援兵团,就连左右两翼距离瓦西里亲王所部不过数十公里的德尼索夫与帕夫柳琴科的部队也开始全线撤退。他们要是再不退的话,明军第十一装甲集团军就连他们都能给包了饺子。

八月九日。俄军第一坦克集团军和第九坦克集团军以及第三,第二十二,第二十七步兵集团军还有四个独.立坦克旅和四个步兵军以及众多的后勤辅助部队组成的突击兵团被强大的明军围歼。其中第一坦克集团军是短时间之内的第二次被重创。而这一次可是全军覆没。

俄军阵亡约十六万人,被俘近三十万之众。损失装甲车坦克超过两千辆之多,火炮和迫击炮近四千门。这支俄军之中最为精锐的部队全军覆没也意味着明军对莫斯科的攻势遇上的阻力将被极大的缓解。

俄国沙皇最终还是没有能够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弟弟去死。他在八月七日的晚上派出自己的卫队乘坐********降落在了包围圈内。带着沙皇的命令强行接走了瓦西里亲王。这一事件也直接导致了包围圈内的俄军士气全面崩溃。瓦西里亲王的声誉受到了巨大的损害。

明军取得了一场极其辉煌的胜利,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完成了一次大型战役。以区区数万官兵死伤失踪被俘作为代价全歼了四十余万敌军。绝度堪称辉煌,也必然会在历史上留下浓厚的一笔印记。

然而这一辉煌的胜利却并不是结束。张诚在通电嘉奖之后继续指挥着中央集团军群的部队再次拉开一个更加巨大的包围圈,意图以梁赞为中心将正在向梁赞附近集结的朱可夫所部以及德尼索夫与帕夫柳琴科的部队给再次合围起来!

张诚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不断的进攻再进攻,包围再包围。就连莫斯科实际上都只是一个巨大战役的节点而已。大明疆域辽阔,人口众多。各种各样的需求物资都能够得到满足。无论是铁矿石还是石油,无论是橡胶还是钨矿。大明全都应有尽有。

与现代时空历史上除了一支强大的军队之外什么都缺的元首不同,张诚对于这场战争拥有充足的底气。他不需要像元首那样去为了各种物资伤透脑筋,甚至是调整战略部署。他只需要大规模的歼


状态提示:第四百四十四章 燃烧的莫斯科 (十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