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辉煌之世>第四百零四章 鏖战亚平宁 (二十四)

凯塞林的神色微微一黯,他知道隆美尔的话没有说错。

相对于世界上的其它国家,大明就是一个庞大到让人心碎的庞然大物。或许只有美国人的感受不是那么强烈,毕竟美国人的实力虽然比不上大明但是也不算弱小。而像是德国这种国土人口工业科技能力等等各个方面全都远远不如的国家却是能够深切的感受到大明那让人绝望的压力。

德国军队无论是在任何方面都比不上大明军队。哪怕他们本土就在一山之隔的山那边,可是兵员与物资的投送能力却比不上本土远在万里之外的大明。这种巨大的差距足以让任何人绝望。

一旦明军完成了前线部署,盟军想要南下攻击夺回失去的地盘简直就是在痴人说梦。对于德军来说,现在时间比什么都重要。

凯塞林是南方集团军群的参谋长,隆美尔想要做出这种大动作那必然是要得到他的支持才好向总参谋部提交作战计划。如果前线指挥官自己都没有统一意见,那他们要如何去奢望总参谋部会同意他们的提案?

“好。”端着酒杯沉吟片刻之后,凯塞林目光转向坚毅,重重的点了点头。虽然是空军的人,但是凯塞林拥有着出众的军事能力,眼前的局面主动出击远比眼睁睁的看着明军不断增强实力之后再打过来要好。

隆美尔得到了凯塞林的支持之后很快就召集盟军的高级将领们商讨局势。当他提出主动出击趁着明军立足未稳的时候南下给予明军打击的提议之后。美国远征军的指挥官巴顿当即就表示了支持。

因为巴顿也清楚依靠防守是挡不住明军攻击的,这一点早已经在各处战场上被一次次的证实过。在俄国前线,数以千万计的盟国军队组成的防线依旧被一次次的打穿。如果不是俄国战场的明军没有什么太强烈的作战yù_wàng,那或许现在整个欧洲都已经沦陷在了明军的铁蹄之下。明军强大的攻击能力,那种似乎能够用毁灭世界的火力投放来摧毁一切的攻击根本就挡不下来。

不过作为支援意大利战场的法国军队指挥官,在北非战场上见识过明军手段的戴高乐将军却对此表示了怀疑和困惑。

“我在******的时候见识过明军的战斗力。”米兰盟军指挥部,会议室。面色平静的戴高乐沉声开口“坦白说,那是我见过的最强的一支军队。趁着敌军立足未稳的时候主动出击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这的确是一个很有效的战术。只不过我之前在******战场上曾经使用过。”

“说到这里。”戴高乐转头看着巴顿将军,沉声开口“当时乔治也在。我们选择的时机非常好。当时明军正处在进军状态之中,正是前力刚尽,后力未生的大好时机。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是我们被打的一败涂地。”

戴高乐的声音之中带着一丝的苦涩,而巴顿的脸色也顿时难看起来。哪怕是现在想起来依旧是心有余悸。那一场倾尽全力的大战最终却沦为了自己的溃败,这种事情放在任何一位军人的身上都不会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回忆。

“无论结果怎么样,现在的情况下这是最好的选择。”会议室内陷入了沉浸之中,片刻之后巴顿将军出声说道“敌人很强大,但是我们也不能就此放弃。战争终究还是要继续下去。”

巴顿的意思很简单。不管这场战争的最终结局如何,他们这些前线指挥官终究还是要将战争继续下去。实际上这些对于战争最为敏锐的军人们已经渐渐察觉到战争正在向着他们最不愿意看到的方向前进。当大明开始逐渐发力之后,盟国已经开始展露出败像。意大利王国的投降就是一个极大的刺激,对所有人来说都是。

从这里就能够看出张诚逼迫意大利人投降给盟国带去了多大的震动。像是巴顿他们这些高级指挥官们都心生悲观情绪,更别说那些普通军人和国民们了。而在战争时期军心民气可是极为重要的。自己都认为打不赢,那这战争还怎么打下去?

从这里就能够看出来盟国为什么拼了命的也要夺回意大利,这可是事关军心士气的大事件。大明横行世界数百年,强大无敌的身影早就一代代的烙印在了各国民众的心头。一旦形成了明军不断攻击,并且战无不胜的形象,那这场战争也就不用再继续打下去了。

“那就这样吧。”戴高乐出声说道“我同样支持这次作战。不过法国军队不会参战。我们负责后方防御。”虽然这话说的足以让人脸红,但是无论是隆美尔还是巴顿都是用理解的目光看着戴高乐。

因为之前在明军的攻击之下丢失了北非,虽然戴高乐并没有受到什么处罚,但是他的权势和声望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如果不是之前刚刚开战的时候从大明的手中夺取了大片的土地,从而被宣扬成了法国人的英雄,导致戴高乐的声望实在是让人不能动。那说不定这一次国内的反对势力就已经乘机将他给掀翻在地。

内部的勾心斗角,哪个国家都不会缺少。这次虽然法国出兵意大利前来支援,戴高乐作为指挥官却没有什么太大的权利。法国国内早就已经牢牢掌控了军队,并且定下来法国军队保住自己为先的基调。毕竟现在大明军队已经逼近了法国本土。在这种情况下,自身难保的戴高乐虽然同意了隆美尔的作战计划。但是他却无法派出一兵一卒去帮忙。

“那我们就上报总参谋部了。”得到了盟国的支持之后,隆美尔用力的点了点头


状态提示:第四百零四章 鏖战亚平宁 (二十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