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奋斗在初唐>2231第2044章 耽误事了

崔仁师道:“你想问你的父兄是怎么死的?”

徐惠强忍悲痛,用颤抖的声音道:“还望崔侍郎直言相告。”

崔仁师叹了一口气,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徐小娘子,这个问题的答案,您还是不知道为好。”

“为什么?”

“那位文老兄肯定最清楚此事了。”

文四海道:“徐小娘子,崔老头临死之前,总算说了一句人话。这事呀,您知道了一定会后悔的。其实,怎么可能有仵作验不出来的伤?他们不是验不出来,是不敢验出来。”

郭业道:“我开出了十万贯的赏格都没人应征,难道刑部仵作的油水有那么丰厚?”

“那当然没有了。不过,事情的关键在于有命拿没命花。您手里有钱收买他们,崔仁师却握有他们贪赃枉法的证据。秦王您想想,一个仵作几十年干下来,就没干过一件亏心事?那怎么可能!”

徐惠道:“可是,我还是想知他们三人……”

文四海无奈道:“若要人死而皮肤无伤,无非就是那么几种手段。稍微有点经验的仵作一验就明。老朽不敢说,恐怕污了小娘子的清耳。”

郭业似懂非懂,也不愿深究了,道:“惠儿,算了。如果被世人知道他们是含辱而死,恐怕也有伤岳父的令名……”

徐惠又是一阵哭泣,心中隐隐觉得,再问下去,就是一个绝大的错误,只得满怀委屈地说道:“夫君,我……我现在只有你了!你可一定要对我好……”

“那是自然,我不会让你受委屈的。呃……天色已晚,要不你先回府去处理丧事。我这就入宫面圣,好揪出幕后的主使之人。”

“我听夫君的。”

当即,刑部拨了几个衙役,抬着棺材,把徐氏父子送归本宅。至于郭业,则打马扬鞭,直奔皇宫。

其时,已是夕阳西下。

李二陛下道:“马上宫门就要落锁了,郭爱卿有什么话赶紧说吧。”

郭业把事情的经过简短说了一遍,最后说道:“所以,微臣是来请旨要对刑部侍郎崔仁师动刑。”

李二陛下眉头一皱,道:“郭爱卿,你糊涂啊。动什么刑?这事不是秃头上的狮子,明摆着吗?”

“陛下您的意思是……”

“能指使动崔仁师,又对徐氏恨之入骨的,除了我那个不孝子还能有谁?”

“您是说齐王殿下?可是此事明显对他没什么好处呀?”

“无非是泄愤而已!”李二陛下恨声道:“这孩子真不争气,连坏事都干的不是地方!”

“您确定是他?”

“错不了,知子莫若父,此事肯定是他所为。要不然,你以为朕为何立治儿为太子?因为佑儿根本就是烂泥糊不上墙!”

郭业道:“不见得吧。别的不谈,想当初陛下的大军在高句丽,生死一线……如果不谈道德的话,这招还是挺毒辣的。”

“那是因为别人在利用他!这个主意,肯定不是他自己想的,他也笼络不到那样的人才。”李二陛下微微一叹,道:“和治儿斗,没有朕暗中为他遮掩,他早就死了八百回了。”

话说到这个份上已经足够交浅言深了,郭业转移话题道:“那您准备如何此事?”

“唉,还能怎么办?朕总不能为了这点破事而就把亲生儿子宰了吧?”

“那崔仁师……”

李二陛下长身而起,来回踱了几步,道:“郭爱卿,其实崔仁师是个好人。不过这次,他是被荣华富贵迷了双眼,晚节不保。”

“好人?您是指的他详审青州谋反案,释放了很多无辜之人?”

“不只是这件事。有一个案子,兄长谋反,其弟连坐。众人都说谋反者夷三族自古皆然,理应处死。唯独崔仁师拘役力争,说周礼有云,父子兄弟罪不相及。朕最后听了他的意见,赦免了那个弟弟。”

“那也是陛下仁德。”

“还有一件事,有校书郎王玄度为《尚书》做注,要求朝廷以此注为准,废除其他注解。也是崔仁师慷慨陈词,加以驳斥,令朝廷没有酿成大错。有此三事,崔侍郎称得上国之诤臣了。”

郭业道:“陛下的意思……不会是宽恕崔仁师吧?”

“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唉,崔仁师跟了朕一辈子,总不能让他落个没下场,朕准备让他告老还乡。”

“可这毕竟是三条人命……”

“三条人命怎么了?死了两个狱卒为他们抵偿兑命还不够?再说了……郭爱卿,你那所谓的纸条是假的吧?这个证据可不大充分。”

郭业一愣,随即苦笑道:“陛下慧眼如炬,崔侍郎是关心则乱了。怎么可能有那种人,能把任何人的笔迹临摹得本人都认不出来。”

李二陛下道:“事情的真相是,临来之前,空空儿已经和文四海定计,而郭业你则是临场发挥随机应变。”

“陛下英明。”郭业道:“要不是崔侍郎主动承认,还真不好给他定罪。”

李二陛下道:“那就是只有崔爱卿的口供了?给朕一个面子,还是放他一条生路吧。”

郭业心里如同吃了一颗苍蝇难么难受,不过大唐就是这种人治社会。很显然,在皇上的眼里,崔仁师和徐氏父子是没办法画等号的。

人家李二陛下是给自己面子,才跟自己商量。自己要是不依不饶的,那也太不知进退了。

他只得道:“好吧,那微臣告退。”

……

……

郭业出了望北阁,发现此时已经是


状态提示:2231第2044章 耽误事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