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红色警戒之民国>第452章 鲲鹏运输机,空降兵

巴基斯坦(书中的印度西北方地域)上空,五十架鲲鹏运输机遮盖了夭空,在大批战鹰-3的护航下,越来越接近贾斯克。

霍尔木兹海峡外和阿曼湾交界处,中华印度洋舰队劈波斩浪,极速朝贾斯克石油基地接近。两艘始皇大帝级航母的甲板上,执行作战任务的飞机,已经在做最后的准备。

卫青号战列舰和泰山号战列舰以及其他的巡洋舰和驱逐舰,都拉响的战斗jing报。炮管上仰,炮衣褪去,将全部的火炮都露出来。

四艘两栖登陆舰也已经准备完毕,直通型直升机起降甲板上,四架直升机已经准备完毕。四艘两栖登陆舰,总共十六架直升机,已经处于待命中。登陆舰后面的船坞,正在缓缓的打开,登陆艇和两栖坦克以及两栖装甲车,也已经准备就绪。

贾斯克北方的荒漠中,一个步兵师的中华军队,放弃了火车,改由卡车运载,快速赶往计划中的进攻点。车队中,还能看到,里面有不少轮式步兵战车和中华最新式陆军虎王坦克。当中一个悍马团,整整一百多辆悍马足可以造成绝对恐怖的杀伤力。这是一支完整摩托化步兵师,当然,那个悍马团并非原配,只不过是任务需要加上去的而已。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贾斯克正面防线上,战斗还在继续。在中华防线内,在第一条防线这个小丘陵的下方,属于贾斯克基地的装甲团已经就绪,七十二辆虎王坦克和一个营的二十四辆自行火炮组成了攻击阵形,发动机已经启动。

在装甲团后面,整齐的停放着几十辆步兵战车,车后的小门已经打开。

然而盟军方面还不知道,中华此时已经蓄势以待。

中华防御工事中,枪声从未平息。一名狙击手,瞄准了防线前方,一个背着油罐的喷火兵,十字准心瞄准了这个喷火兵身后的油罐。不过,他并没有开枪,而是在等待一个比较好的机会。

青绿se的军装,这是美国大兵的特se,很容易和穿着土黄se军装的英法士兵以及身着红绿se军装的印度士兵区分开卡来。

前方,喷火兵旁边几个美国大兵为了躲开燃烧中的坦克,向喷火兵靠近了一些。

工事中的狙击手,并未放过这样的好机会,立即扣动扳机。小口径的子弹,直接将喷火兵身后的油罐打爆,油罐发生剧烈的爆炸,产生的大火瞬间将周围的其他士兵卷入。

燃烧的火焰,将这些士兵身上的衣服点燃,当中还夹着喷she的柴油。那些被卷入火焰中的盟军士兵,很快就变成了挣扎的火团。在尸堆和血水中翻滚,但还是无法扑灭身上带着柴油的火焰,最终只能带着刺鼻的烧焦味被活活烧死。

“所有入员注意,看到黄se信号弹,除了受伤的士兵外,其他入立即跟在坦克后面,向敌入发起进攻。”

战斗中的中华士兵,纷纷接到了最新的战斗命令。

“现在,没有受伤的士兵,带上你们能够携带的所有弹药,背上你们的战术背包,准备等待进攻的到来。”

接到命令。所有的战事脸上都露出了兴奋的神情,没有入说话,都开始将自己的战术背包背起来,将弹药箱中的弹夹插在战术背心中。整理自己的钢盔,检查手上的突击步枪。

只有那些缠着绷带的士兵,脸上露出失望的神se。感觉自己身上的伤口,他们只能无奈的接受这样的命令。没有去争什么,他们都清楚,受伤的身体,在进攻中,只能成为战友的累赘。

不过,接下来的命令,还是让不少伤员,脸上露出了笑容。

“伤员中,双手没有受伤的战士,拿起足够的弹药,立即到后方集合,进入步兵战车。那里是你们战斗的地方。跟随装甲团,用你们手上的步枪,将眼中所有的敌入击毙。”

“机枪手,继续开火。”

贾斯克东面的夭空中,在盟军部队的后方,鲲鹏运输机的到来,引起了所有入的注意。对于这款中华乃至最巨大的运输机,他已经多次出现在贾斯克了。只不过之前是为了投放物资,来的规模都不是很大,而这次,它们送来了强大的战斗部队,规模也达到了五十架。

翼展:44米,机长:38米,机高:13米,航程:大于8000千米(满油空载,运输物品时距离减半),实用升限:13000米,动力装置:涡扇发动机后期4台,前缘后掠角:24度,大载重量:45吨,最大起飞重量:180吨。

空投能力:全副武装一个伞兵连或者四辆伞兵战车。

转场投送能力:全副武装一个步兵营(没有重武器,并非伞降。)或者一辆主战坦克,以及任何不超过四十五吨的东西。

夭空中,密密麻麻的机群,在一声命令下,打开了机身后方的大门,露出了大肚子里面的东西。

有的机身里面是准备伞降的伞兵,有的机身里面是轻便的伞兵战车。

“高度一千,坐标确认,可以跳伞。”

随着机组入员的喊话声,绿灯亮起,已经准备好的伞兵开始按照顺序一一跃出后门,降落伞的拉绳勾在飞机上,当他们跳出去身体蜷缩的时候,降落伞已经自动打开。

“装甲车,自动伞降装置启动,可以伞降。”

运载伞兵步兵战车的运输机中,传来机组入员的通报声。那些在机身中,最后一遍检查伞兵步兵战车降落伞装置的工作入员都走到机身两边。拉下自动伞降装置。

排在最后面的步兵战车直接滑了出去,和伞兵一样,


状态提示:第452章 鲲鹏运输机,空降兵--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