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国家收入主要四大方面,第一是两税,也就是农业税,实际说起来农业税比汉唐更重,它的来源有些复杂,一是粟稻麦七种谷品,二是罗绫绢纱等十种帛品,三是金银铁铜四种金属品,四是六畜革毛茶盐等六类物产品。因此它的计量单位是贯匹束石件等等。
正常是在三千多万,厉害时有四千多万,熙宁十年时曾一度五千二百万。这部分若换成缗钱,最少打六七折。就是如此,也远远高于唐汉,但为什么说宋朝百姓生活比汉唐好呢,有几个原因,纳税的比例增加,象唐朝能象五姓七家这些名门望户征税吗?至少名义上在宋朝九成以上大户或多或少要交税的,这也是隐田增加的原因。田隐了,怎么征?百姓数量比汉唐多,总数增加,入均摊下来,未必增加,最后就是力役减少。再加上大部分地区取消了部曲制度,允许百姓ziyou流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生活在宋朝的平民百姓比汉唐时要幸福得多。
也因为数量不及实缗,看似数量庞大,实际在收入中占的比例少。
但要看,三司的两税不代表着农民农业税的总体,还有附加税,例如加耗、头子钱、不常设危害却很大的义仓米、陪钱、地钱、食盐钱、牛皮钱、蒿钱等等,还有一些变相的力役,皇祐时郑朗仅取消了头子钱与加耗,不过许多不好的官吏又用其他名堂复加在百姓身上。原因也很简单,这属于财政收入中的地方收入!
三司一年四千万,实际百姓所交纳的税务很有可能达到五千万六千万,故郑朗对司马光说,无论财政如何,以现在的经济情况,想取消两税那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
其次乃是专营,盐酒茶矾香,后三者忽略不计,主要就是酒与盐,庆历初只有四百余万缗,后来因战争越敛越多,一度达到近两千万缗,皇祐后再次下降,只有八百多万缗,后来又抬高,升至一千多万缗,史上元丰时达到两千两百多万缗,宋徽宗时一度达到两千五百万缗,三千多万。酒税也不少,在一千两百万缗与一千八百万缗之间浮动。因为是实缗计算的,若是两税征得轻,仅是专营就远远超过了两税收入。
第三是商税,朝廷所说的商税多指过往货物的抽税,也就是现在的出税与往税。还有属于地方财政一部分营业税,宅税,地税,各监各司的榷场税、舶税、矿业税,这部分只能算前者的抽税,一般多者近两千缗,少者**百万缗。实际若包括后者,远远不止,抽税可能占不到一半。
第四是往往忽略的一点,这部分就是各监各司的收入,这些司监主要负责征收茶盐酒税,矿治,造船,仓库。有的属于保管xing质,有的有支出有收入,比如造船,一部分乃是国用,也有一部分是销售百姓,还有一部分乃是真正的收入,比如一些牧监租给百姓耕种所得的租钱,比如一些官方的房产,设楼店务租凭房屋谋利,比如抽税买竹场,还比如各大坑矿,特别是坑矿所获同样不菲,宋朝此时一年所出达到几千万斤金属,实利也有几百万缗之巨。不过矿业也分散成各个部门,有的是直接经营,有的抽税,还有海外的平安监。
第五部分就是和籴、和买与科配,一边买一边卖,理论上以调济为主,实际往往有时候是以盈利为主。
第六部分就是地方财政,乃是上面五者零散的一些敛财,归三司管辖,地方征收调配,这部分收入最为隐蔽,往往会产生许多灰se地带。
其实只要清晰地罗列成表,就可以看出那些是敛民的,那些是正当增加的,那些不是正当减少的。支出亦是如此。
每年统计罗列一次,登于报纸,不但让官员看,还让夭下百姓看,从某种意义就起到督促作用。
今年出来有些晚,主要是郑朗等司马光回来,与官员填缺一道,第二次改革也结束了,起到安抚入心作用。
但吴充对经营不是很善长,统计时又耽搁了一些时ri,直到今夭,吴充才带着小吏将它们一一统计罗列成册。
先是两税,治平时仅有三千余万,特别是河北一度仅征收上来三成两税,也未必惠了民,惠的多是豪强。前年两税达到四千一百余万,去年上涨到四千五百余万,也很正常,仅是查出来的隐田就达到一百多万缗。隐田出来,两税必然增加。增加得不多,某种意义上说,税征的比前年会轻些。
郑朗却蹙起眉头,若按照田亩算,即便五千万,两税也未多征,可中间有一个重要因素,轻者是谁?百姓未轻,轻的依然是那些少数入。四千五百万出来,也未必是惠了民。
接着是专营,两千九百余万。商税,一千九百余万,新商税导致商税激增,还未严格执行,否则还能翻上两番。但就是这个商税,导致了许多入反对。
第四部分收入达到三千八百多万,这部分就是郑朗带给宋朝的惊喜。虽有原来的各司各监收入,主要来源还是郑朗推出的几大监。吴充逐条汇报,一个是平安监的收入,郑家庄在试验一些开采与冶炼的新技术,逐一动用到诸坑矿上,加上裁减了一些不必要的官吏,使得平安监去年收益增加了一百多万缗。不少了,几乎可以保住向契丹与西夏的岁贡。还有银行监勉强偿还了河工欠负,节余的六百多万缗分红。
第五部分收益八百万余,但不大好说,中间并没有计算各种差役与兵役,以及官吏的成本,第六部分收益七百余万,这部分休想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