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六百八十三章 魔术师(下)
侬氏,变得容易治理,所以郑朗带着侍卫过来看了一看。

但在郑朗到达文象坝子的时候,自杞几个部族酋首前来拜会,表示向宋朝献忠。别以为疆域线一划,自杞就是宋朝的了。那是在地图上属于宋朝的地盘,实际不是。

能献忠最好,民曱族政策,永远以抚为主。战为辅,这几部都是在自杞边缘地带,多在南都湿江北岸地区(南盘江),于是郑朗率领侍卫来到自杞。周沆阻止。郑朗说了一句话:“可见得种世衡乎?”

种世衡化解陕西蕃人最得力,不仅是武力手段,抚也用了心的,与蕃首约会,大雪封门,仍率少数侍卫登门拜访,几个蕃部大悦。对朝廷忠心不二。

事实郑朗来到这些部族,诸族酋们十分开心,要杀牛宰马招待,却被郑朗劝阻。

如今两广最缺的是什么,正是这些大牲畜,不能杀。要杀,杀一些羊与鸡即可。

牛与马让郑朗神伤了。

说了一些话,甚至看了看他们的地形。准备几月后派官吏前来,协助他们兴修水利。与两广开发无关,要修让他们自己修。朝廷仅派人才指导,不出费用,不出工具。

然后郑朗又来到观州。

宋朝对观州管辖依然很弱,名为一州,实际几乎常年不派官员,仅在东边临近宜州的交界处设了一寨,高峰寨。但到达高峰寨,开始有正常的道路通向广南西路各处,能嗅到一丝文明的气息。

观州郑朗兴趣也不高,但会围绕着高峰寨着手适度的开发。至少让它成为一个块。不但观州,宜州与邕州、融州等广大地区,皆颇类似梅山蛮那种国中国形势。不开发没有事,一开发这些强横的蛮部必须要考虑的,更必须做到了解。

到了观州,两广送来许多札子。

出现许多难题。

这种大开发。总体规划肯定是好的。

大部汉户南下,在蛮部未反应过来,就能在这里生根发芽成长。全面开发,看似用了许多钱帛,实际减少各种浪费。利于国家统曱治两广,开化百姓,发展当地经济与种植业。

但规模太庞大了,问题也多多。

非是人口问题,移民的效果比郑朗想的要好,自夏天以来,陆续有二十一万余户主动迁移到广南东路,百姓数量达到八十五万余人。实际不是,郑朗古怪的分田政策,导致大半人家开始分家,六口人合在一起,仅是五十亩地,一分为二就是八十亩地。简单的账面,老百姓都会算。明为二十一万余户,实际可能仅是十二三万户。统计人口达到八十五万余人,实际有可能仅是七十几万人。以前太平州也出现过人口虚报的现象。

不过总的说来,比预想的要略好。

但这是广南东路,广南西路想要取得这样的数量,是绝对性不可能。无论郑朗做任何的安排,对生蛮南方百姓仍然很畏惧。

也非是劳力问题。

移民数量多,不是所有移民都是正常的劳力,不过青少年与妇人能当六分工,许多人家为了明年生计,妇孺老幼先后投入建设当中,不及壮年,但产生大量劳力。再加上元绦与田瑜动援本地的劳力,就近安排,薪酬不菲,又是农闲时候,劳力最少的时候达到六十余万,最多的时候达到九十余万,接近百万百姓,投入建设。仅是薪酬开支就达到七百多万缗,若再加对移民的安置,给予工具、生活用品,仅此费用就达到一千多万缗开支。

钱帛也不是问题,甚至在田瑜等官员精打细算之下,朝廷拨出的款项还有节余。

另一个问题越来越浮出曱水面,耕牛。

如今宋朝在种种扶持政策下,大牲畜渐渐多了起来。

大牲畜增加,江东圩全面开发,还有三白渠与北方的农田水利产生的新耕地,这才是粮食下跌到一斗七十几文的原因,史上此时一斗米涨到近两百文,百姓多有饿死,赵祯不得不经常拨出内藏库的钱帛赈济百姓。当然,没有其他穿越者,这个对比,别人也不知道。

北方大牲畜渐渐好转,两个榷场开始打曱压西夏大牲畜的价格,另一边契丹费了千辛万苦,将北阻卜反叛终于镇曱压下去,可是打了这么多年,国内一片凋零,又准备借贺元旦节之名,派使者继续来宋朝,销曱售一批牲畜,是从北阻卜得来的牲畜。数量不少,缓和国家的经济。但依然抱着敲诈的心理,即便如此,契丹人还是认为自己是老大哥的。

但南方的牲畜依然不太理想。

这么多年下来。仅是耕牛数量有可能增加到两倍多,不过缺口太多了。

元旦到了,再过两个月就正式春耕生产,各个官员看到耕地的牲畜稀缺,皆着急了。既然开发,就不能再向蛮人那样使用脚踏犁,而是使用更先进的江东犁。

但牛呢?

旱地用马。可马在宋朝的操作下,价格虚贵无比,现在跌了跌,一匹南马还需要十五缗到二十缗钱。有牛,多为黄牛,适合旱地耕耘,不适合水田拉犁耕地。

于是提高收曱购价格,将牛价分等划成五到七缗钱收曱购。再运回广南东路,贷给百姓,十年为限。一年还贷一缗钱。实际再加上运输与死亡,实际等于是无息贷曱款。

又收曱购了三万多头水牛。

一下子导致江南水牛价格猛涨,一头好牛达到八缗钱。又出现一个结果,母牛性格温顺没事,公牛暴躁,大多数人家将其阉割,使其性子变得温顺。能配种的公牛不多,牛价上涨,许多农民看到这


状态提示:六百八十三章 魔术师(下)--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